解决劳动关系的下一步行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20:50:25 72 人看过

确认劳动关系需进行劳动仲裁。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人民法院对劳动关系法律方面的理解和运用不同程度存在差异。有两种选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是上诉二审法院,这个方法为下策,一审不认可的劳动关系,二审估计也是一样,一个地区的法院对同一劳动关系方面问题的认知应该基本相同;二是按民事纠纷在一审法院起诉。

交了五险就能确定劳动关系吗

社会保险能证明劳动关系。根据《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

1、《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2、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职工本人,每年向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报或者在本单位住所的显著位置公布本单位全年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用人单位代职工申报的缴费明细以及变动情况应当经职工本人签字认可,由用人单位留存备查。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6日 08: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争议调解相关文章
  • 劳动者有以下情形,劳动关系解除
    一、劳动者有以下情形,劳动关系解除(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解除劳动关系原因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3-04-21
    147人看过
  •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步吗?
    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劳动争议纠纷,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到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到法院起诉的必经程序。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北京劳动争议仲裁需要什么资料?(一)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式两份,内容包括: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5、致送单位名称。(二)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同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下列材料:1、身份证复印件一份;2、劳动关系相关证明;其它证明材料。3、申请人系用人单位的,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4、有委托代理人的,提
    2023-07-18
    362人看过
  • 终止劳动关系的情形:劳动合同的解除与劳动关系的关系
    解除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等等。企业无条件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有哪些?所谓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狭义的用人单位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的情形,是指符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下,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而实施的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劳动合同解除就属于此类。具体包括:劳动者被证明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隐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严重损失的;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
    2023-07-12
    310人看过
  • 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恢复劳动关系可以吗,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解除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当前社会我们可能会遇到劳动关系违法解除的情况,很多企业这样做是为了规避一些责任,但是殊不知解除劳动关系方面国家是有特殊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话会受到一定的处罚,那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恢复劳动关系可不可以呢?劳动关系违法解除的是可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通过该规定可以看出,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如果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同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而改为向劳动者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如果双方另有违约赔偿约定的,违约方还应赔偿另一方的损失。其次,《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中说明,员工是可以要求回复
    2023-04-29
    380人看过
  • 劳动调解不成的下一步是什么
    要看是仲裁调解还是诉讼调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调解不成应当进行下一步的诉讼程序。一、民事诉讼一定要诉前调解的吗民事诉讼不一定要诉前调解,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通常法院在进行民事审判前会对双方的矛盾进行调解;调解行程和解后就不在进行民事审判,按调解的内容进行民事矛盾的解决,调解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事实进行判决。二、原告不同意调解会怎样?在民事诉讼中若一方不同意由人民法院进行调解的,则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案件作出的相应的审理以及判决。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三、离婚案件还需要调解吗?离婚案件是必须要经过调解的,调解不成法院才能依法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
    2023-06-20
    367人看过
  • 从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看,劳动关系解除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在事先约定的条件下解除劳动关系,此时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仍然存在。而劳动关系终止则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在事先约定的条件下终止劳动关系,此时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终止。
    劳动关系解除终止的区别如下:1、劳动合同的终止和终止是否由当事人表示不同。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全部履行前因某些情况提前结束劳动关系的行为;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在具备特定条件时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自劳动合同终止以来,劳动合同将失去效力;2、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合同终止的原因支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合同解除和终止的区别1.适用情形不同。合同终止适用于继续性合同,而合同解除适用于非继续性合同。2.法律效力不同。合同终止仅使合同关系发生将来消灭的效力,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此不能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发生既往消灭的效力,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而对已履行的合同将产生恢复原状的后果。3.权利专属不同。合同终止权为非专属权,可随债权或债务一同移转第三人;而解除权为专属于债权人的权利,除可随同债
    2023-07-16
    263人看过
  • 什么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如何解除
    一、什么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二、劳动关系如何解除?合法劳动关系成立后,并非一成不变,正如普通合同有解除情况一样,劳动合同在出现无法维持情形时也要解除。因劳动合同的解除用工双方的权利义务即行终止:1、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按照《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必要分清是谁的责任导致。2、过失性、非过失辞退过失性辞退即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予以辞退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消灭。即《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情形;非过失性辞
    2023-04-29
    56人看过
  • 不服劳动关系裁决怎么解决?
    对劳动中擦认定的存在劳动关系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确立劳动关系裁决书包括哪些内容?仲裁裁决书惠阳劳人仲案字[2012]279号申请人:委托代理人:被申请人:惠阳××印刷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地址:惠州市**区淡水镇白云坑工业区法定代表人:陈×水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因确认劳动关系劳动争议一案,本委受理后,依法组成仲裁庭,并
    2023-04-29
    52人看过
  •  公司终止劳动关系的步骤
    某公司员工欲离职,需遵守公司相关规定并提前告知。员工应与公司充分沟通,以便妥善处理相关离职手续。同时,员工要求对方在规定时间内迅速移交与工作单位相关的文件、资料和财务等,以避免遗漏。在规定时间内离开工作岗位和工作单位,确保不耽误工作进度。如果牵涉到工资、福利等费用问题,请使用打卡方式进行结算,确保一切明细无遗。此外,员工还应及时与客户等相关部门沟通,并向其告知已离职人员,以避免公司遭受损失。1.建议与公司充分沟通,以便妥善处理相关离职手续。2.要求对方在规定时间内迅速移交与工作单位相关的文件、资料和财务等,以避免遗漏。3.在规定时间内离开工作岗位和工作单位,确保不耽误工作进度。4.如果牵涉到工资、福利等费用问题,请使用打卡方式进行结算,确保一切明细无遗。5.及时与客户等相关部门沟通,并向其告知已离职人员,以避免公司遭受损失。离职时间安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
    2023-11-09
    257人看过
  • 对劳动关系学的初步介绍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劳动力市场越发展,劳动关系问题越重要。劳动关系学是研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和历史发展的学问。劳动关系学这门课程主要讲述了劳动关系的理论、历史发展,劳动关系的主体以及运行制度,如劳动合同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商机制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本书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概括了西方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学派、制度模式和理念,总结了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尤其是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的立法、政策和经验,介绍了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制度,探索了在加入WTO背景下劳动关系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方向。劳动关系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2023-06-05
    259人看过
  • 劳动关系的终止:员工请求解除劳动关系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三是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员工主动解除劳动关系情形有哪些?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2、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4、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5、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6、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7、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8、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9
    2023-07-08
    395人看过
  • 自动解除婚姻关系的步骤
    夫妻一方死亡可以自动解除婚姻关系。但是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只能通过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可以签订离婚协议,双方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协议不成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确认夫妻感情破裂,没有和好的可能的,会准予离婚,在法院判决书生效之后,双方婚姻关系即解除。若未经过法定程序解除婚姻关系,不算离婚。分居两年就可以自动解除婚姻关系了吗?我们国家不存在自动离婚的说法,结婚需要依法登记,离婚也需要走法定程序。想要离婚,如果没有去办理离婚登记或者经过诉讼,就算分居二十年你们的婚姻依然存在。那么如果你因为感情不和,长期分居,但是对方还不配合办理离婚登记,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处理第一,收集两人感情不和以及分居两年的事实证据;第二,依据收集的证据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
    2023-07-05
    109人看过
  • 想要了解一下申请劳动关系仲裁的有关事情
    关于申请劳动关系仲裁的写法进行了以下归纳:一、申诉书包含的内容:劳动者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名族、籍贯、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以及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用人单位方当事人的名称、住所地、单位性质、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以及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申诉请求事项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日期,申请人签名(盖章)。二、申诉书写作要求:申诉书中对争议事实的叙述必须实事求是,突出主要问题,写明因果关系。申诉的理由要合情合理,具有说服力。请求仲裁的事项,一定要明确具体,具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用语要准确、通俗,字迹要清楚,文面要整洁,必须用钢笔或毛笔书写。三、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文书时应当注意的问题第一、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前应当对有关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
    2023-02-06
    156人看过
  • 劳动仲裁可以解决哪些与劳动关系相关的争议
    一、劳动仲裁可以解决哪些与劳动关系相关的争议劳动仲裁可以解决与劳动关系相关的争议如下: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劳动仲裁的申请条件有哪些劳动仲裁的申请条件有:1.申请人与本案有直接
    2023-11-15
    262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调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劳动争议调解
    相关咨询
    • 劳动仲裁只确认劳动关系下一步怎么办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09
      只有单位和你解除劳动合同时,才能要求单位经济补偿,通常是每工作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
    • 被撤销劳动关系能否走下一步程序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7
      对法院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提出上诉,如果判决已经生效,可以申请再审
    • 确定劳动关系的步骤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2
      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
    • 了解一下劳动法律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的区别一般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4-09-17
      劳动法律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法定模式不同。劳动法律关系是符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而事实劳动关系则完全或部分不符合法定模式,一般称为劳务关系。 2、内容设定不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即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双方预期设定的;而事实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权利义务,但这不是双方当事人预期设定的。 3、法律保障不同。劳动法律关系由法律规定保障;事实劳动关系如果不能依法对
    • 无劳动关系的解除劳动仲裁如何解决劳动争议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对仲裁范围作了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争议属于该范围。且参照第十五条的规定,达成协议后仍可仲裁。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