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人员回避的方式有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自行回避是指参加查办案件的人员发现自己与本案具有规定需要回避的情形,主动提出不参加或不继续参加查办本案的请求。申请回避是指在查办案件中,参加查办案件的人员符合回避条件,应当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时,有关人员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回避。指令回避是指由有回避决定权的机关或负责人直接作出决定,告知或责令其回避的一种回避方式。
办案人员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公开哪些内容?
根据公开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规定,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办案人员必须做到六公开:
(1)公开办案人员的身份;
(2)公开告知各当事人或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
(3)公开事故调查事实和证据,出示现场记录图、事故照片、检验鉴定结论等;
(4)公开事故责任认定依据和责任认定结论;
(5)公开处罚的依据和处罚决定;
(6)公开事故损害赔偿项目、标准和事故调解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
哪些情况下治安案件需要回避
369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民事诉讼法院人员要回避?
483人看过
-
刑事诉讼办案人员自行回避的情况包括哪些
349人看过
-
人民警察在办理案件时什么情况下需要回避
318人看过
-
在特定情况下审判人员必须如何自行回避
312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劳动调解委员会回避
70人看过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
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回避?仲裁员在哪些情形下,必须回避申请?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4申请仲裁员回避是仲裁中当事人的一项重要权利。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如仲裁员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时,应当回避,不得担任案件的仲裁员。我国仲裁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
-
哪些情况税务人员需要回避?天津在线咨询 2024-08-26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 (1)夫妻关系; (2)直系血亲关系; (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4)近姻亲关系; (5)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
刑事案件人民警察回避,哪些情况下警察要回避呢?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91、其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本案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被侵害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2、与此同时,草案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勘验、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公安机关开具的勘验、检查证明文件。 3、检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性人民警察进行。 与现行治安管理
-
审判人员具有哪些情形的,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自行回避或者申请回避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4这一情况属于回避制度的调整范围。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审判人员执行回避制度有如下规定,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
-
公安人员在哪些情况下不得搜查证件,公安人员在哪些情况下进行搜查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0我国刑事法律的规定,搜查只能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进行,也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但是,进行搜查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出示搜查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公安人员在哪些情况下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07条对此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