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的是公民更改姓名的问题。根据不同年龄和原因,公民可以有不同的更改姓名方式。对于未满18岁的公民,需要父母或抚养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过公安机关核实后予以变更。而18岁以上的公民原则上不予更改姓名,但如有正当理由需要更改,本人可以提出申请。需要注意的是,更改姓名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例如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准予变更的证明。
曾经有刑事案件的人可以更改姓名。未满18岁的公民需要更改姓名的话,可以由父母或抚养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过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核实情况后予以变更。对于18岁以上的公民,原则上不予更改姓名。但是,如果有正当理由需要更改姓名的话,本人可以提出书面申请。例如,属于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话,需要提供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准予变更的证明。
能 否 更 改 姓 名 ? 了 解 法 律 规 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姓名权,可以自由更改姓名。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因此,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公民可以自由更改姓名。
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应当使用与本人真实姓名相符的姓名。禁止使用盗用、假冒、伪造或者含有恶意标记、字符等可能影响他人正常使用的名称。”所以,更改姓名时需要注意避免使用与其真实姓名相仿或者可能引起歧义的名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更改姓名时,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遵循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同时,各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也应当积极配合公民更改姓名,保障公民的姓名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更改姓名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并且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就可以自由更改姓名。
公民有姓名权,有权自由更改姓名。在更改姓名时,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遵循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各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也应当积极配合公民更改姓名,保障公民的姓名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1、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2、十八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
"是否曾经改变名字的人现在可以再次改变名字?"
457人看过
-
曾经犯罪的人有改名自由吗?
226人看过
-
"曾经改变过名字的人还能再修改一次吗?"
347人看过
-
能否在犯罪记录影响下改变姓名?
392人看过
-
自首是否能改变累犯的罪名
167人看过
-
曾经犯罪,是否还能出国?
428人看过
我国民法典规定,收养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工作人员审核过材料,认为符合收养条件的,会予以办理收养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 更多>
-
改名后能改回曾用名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26能把名字改回到曾用名。变更姓名需要去本人的户口所在地进行办理。需准备的材料如下:1、户口本及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变更申请书;3、单位(街道办或者学校)开的变更姓名证明信。上述材料准备好了,就向派出所户籍科提交,然后是派出所自己经过调查审核,确认无误后,上报地方分局进行再次审核。还有就是之前的名字会在户籍页“曾用名”一栏中体现。
-
成年人曾经犯下罪过,是否属于累犯?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27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将被视为累犯,并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在此情况下,前款规定的期限将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
曾经犯罪的可否适用缓刑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8不能适用缓刑的情形有: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
曾经故意犯罪的应当,曾经故意犯罪是指已经判刑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0曾经故意犯罪应当以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为根据。曾经故意犯罪被法院依法判处刑罚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次故意犯罪,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逮捕;曾经多次故意犯罪或者曾经故意犯罪与此次故意犯罪性质一致的,则不受上述五年时间限制。
-
能否在未经通知的情况下犯下经济犯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4-12-131、若犯罪嫌疑人涉嫌经济犯罪,公安机关在拘留24小时之内,会通知其家人。但若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或恐怖活动犯罪,则可能有碍侦查,公安机关可能无法通知家属。 2、《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在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除无法通知或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外,公安机关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之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