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对双方都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规定或者当事人因离婚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对男女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由此看来,如果双方事先约定了财产分割的方式,但离婚后不履行,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一、离婚了还可以起诉吗
离婚之后还能起诉的。但一般只能就财产分割或损害赔偿问题提起诉讼,即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二、离婚后财产分割有哪些注意事项
1、离婚登记是指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解除现存婚姻关系所采取的一种行政程序。当事人协议离婚时达成了财产分割协议,离婚后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而发生纠纷,由此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实践中,离婚后出现财产纠纷的情形多为一方在离婚时隐瞒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或其他收益,离婚后,另一方发现了这些财产,从而主张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而产生的纠纷。此类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2、还应注意,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向人民法院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当在协议离婚后1年内提出。
3、此外,当事人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当事人事后不履行的,该协议本身并无强制执行力,当事人还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其效力作出认定,方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
签署协议后如何遵守?不履行如何应对?
148人看过
-
夫妻签署离婚协议书后还需要履行吗
454人看过
-
离婚协议履行问题:如何应对对方不履行?
74人看过
-
协议离婚后对方不履行适用强制执行吗
96人看过
-
解决对方不履行离婚协议的方法
345人看过
-
合同签署后对方一直未履行
79人看过
离婚协议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准备。男女双方选择协议离婚的,应当共同签订书面的离婚协议,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并且民政局会提供简单的离婚协议书,男女之间的情况不复杂的,... 更多>
-
在签署三方协议后不想前往履行协议内容,该如何应对?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07鉴于您已经签署了三方就业协议书,但是现在却有意愿放弃该职位,以下两种方案可能会帮助您实现这一目的: 方案一:您可以先与所在单位以及学校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阐述您目前面临的困境和个人原因,从而达成共识。之后,您可以前往之前所签署三方协议的用人单位报到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劳动合同的签订,最后依照相关程序办理离职手续。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作为劳动者,您享有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因此您可以提前30天通过
-
签署协议后两年没履行违约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0合同约定两年后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合同签订后两年内未生效的,合同签订后两年内未履行不构成违约。 合同签订生效,两年后未履行的,构成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离婚调解协议书不履行离婚后对方拒绝履行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252004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者将协议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
-
签署了三方协议后是否需要履行违约责任?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17在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共同签署协议后,该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该协议旨在规范各方行为,避免随意解约,并确保任何一方如违反约定,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因此,一旦毕业生签署三方协议后未能赴往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并有权要求毕业生履行其违约责任。关于违约金的支付,需参照该份协议是否涉及相关条款。如果三方协议或后续签署的补充协议中明确规定了违约金的数量,那么在毕业生完成入职手续并被用人
-
对方不履行协议离婚抚养费咋办江西在线咨询 2023-12-121、一方拒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与其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履行。判决后,仍然不履行支付抚养费义务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采取提取、冻结财产等措施支付抚养费或者以财物相抵。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一条,对拒不履行或者妨害他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中有关子女抚养义务的当事人或者其他人,人民法院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