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罪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5 21:21:39 421 人看过

放火罪的刑事责任是:对于故意制造火灾,危害公共安全,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人,一般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故意制造火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6日 00: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火灾会有刑事责任吗
    如果火灾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无论行为人是否故意,都要承担刑事责任。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6-11
    500人看过
  • 放火罪和失火罪的惩罚有哪些区别?
    放火罪与失火罪在处罚上的区别:1、放火罪是犯罪分子主观上故意犯罪,失火罪是行为人由于过失导致的,因为两罪的主观目的不同,所以在量刑处罚上也不一样;2、犯放火罪但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节较轻微,依法判处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失火罪情节较轻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区别是什么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放火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失火罪的主观方面则为过失。2、犯罪主体不同。放火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失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则为16周岁。3、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放火罪是危险犯,只要具有足以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结果的危险,即可构成,而且是既遂,失火罪为结果犯,只有实际发生了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才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2023-07-01
    405人看过
  • 那么放火罪既遂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放火罪既遂刑事责任应按如下承担:1、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最新放火罪既遂处罚标准应该如何的?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
    2023-08-14
    416人看过
  • 未成年放火了会承担刑事责任吗
    如果是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放火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法律其他规定。一、青少年初犯盗窃罪应判多少年如果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不满十四周岁对于盗窃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二、未成年人多少岁规定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
    2023-03-28
    267人看过
  •  放火罪附加刑包括哪些?
    这段文字描述了放火罪的刑罚及其严重程度。放火罪包括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等主刑,以及财产刑等附加刑。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人,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实施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人,刑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1.放火罪不附加任何刑罚,其刑罚包括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等,而财产刑属于附加刑。2、行为人实施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如果行为人实施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放火罪附加刑有哪些?放火罪
    2023-08-30
    466人看过
  • 放火罪判缓刑的条件是哪些?
    一、放火罪判缓刑的条件是哪些?(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刑法》(修正案八)将74条修改为:“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二、《刑法》对放火
    2023-04-20
    110人看过
  • 放火罪的量刑标准,放火罪如何判刑
    根据本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本条的法定刑处罚。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才能根据本法第115条的法定刑处罚。一、放火罪的具体立案标准根据刑法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
    2023-03-02
    205人看过
  • 失火罪和放火罪的区别是哪些?
    一、失火罪和放火罪的区别是哪些(1)客观方面不同,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3)主体要件处罚年龄不同,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4)主观罪过形式不同: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
    2023-04-20
    66人看过
  • 放火罪是哪些条件才构成放火罪
    以下条件下才会构成放火罪:1、主体要件: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4-25
    459人看过
  • 放任制售伪劣商品罪行的刑事责任包括哪些
    一、放任制售伪劣商品罪行的刑事责任包括哪些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要件:要求主体主观上为故意。三、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与徇私枉法罪之区别1.本罪的主体是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
    2023-11-27
    88人看过
  • 放火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放火罪最高判多少年
    一、放火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也就是说,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这种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往往是难以预料的,甚至是行为人自己也难以控制的。这也是放火罪同以放火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本质区别。因此,可以说,并非所有的用放火方法实施的犯罪行为都构成放火罪,关键是要看放火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行为人实施放火行为,而将火势有效地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没有危害也不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就不构成放火罪,而应根据案件具体情节,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或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本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私建筑物或者是其他公私财物。实施的对象包括工厂、矿山、油田、港口、仓库、住宅、森林、农场、牧场、重要管道、公
    2023-06-11
    320人看过
  • 故意放火罪最严重刑罚有哪些
    故意放火罪最严重刑罚是死刑。依据我国《刑法》对放火罪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放火行为的,即构成放火罪,一般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其放火致人人重伤、死亡或致使公私财产损失重大的,则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5-17
    398人看过
  • 刑事有哪些责任
    法律综合知识
    1、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刑事责任;2、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
    2024-04-21
    411人看过
  •  放火与失火,罪责有何差异?
    放火罪和失火罪在主观和客观方面存在区别。放火罪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而失火罪要求行为人具有过失。失火罪在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过失,因此对失火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而放火罪在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因此对放火罪可从重或加重处罚。放火罪的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而失火罪的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要件。放火罪和失火罪在客观方面存在以下几个区别:1.结果要件:失火罪要求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而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2.故意程度:失火罪要求行为人具有过失,而放火罪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3.目的:失火罪的目的在于造成严重后果,而放火罪的目的则是危害公共安全。4.处罚:失火罪在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过失,因此对失火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而
    2023-11-11
    20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放火罪涉嫌放火罪有什么刑事责任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30
      根据本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本条的法定刑处罚。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才能根据本法第115条的法定
    • 故意放火罪会有刑事责任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0
      要看具体情况,有后果的和无后果的处罚会不同,后果严重和不严重的后果也会不同。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修正案(三)第一条】 第一百一十五条【第114条情节加重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
    • 火灾刑事责任刑事判决书中失火罪和放火罪有什么区别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7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共安全。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
    • 放火罪遂犯刑事责任是怎么判的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09
      放火罪既遂刑事责任为:对于放火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对于因失火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刑事放火罪共犯类型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4-03
      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的犯罪类型包括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从理论上说,界限不难区分。但在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对于某种放火行为是一般放火行为,还是构成放火罪,有时发生意见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