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弃继承权死亡赔偿金还能拿到吗
若致人死亡的罪行实施者已然离世,原案件中受害者的家属仍然享有权利提出索求赔偿与补偿的请求,此种需求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且依据相关规定,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下,原本应由罪犯承担的刑事责任以及赔偿义务将转移至其自身,由他们全权负责。
然而,对于受害者的亲属而言,尽管他们已竭尽全力进行协商,但如果最终未能达成共识,则仍然保留着对罪犯法定继承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试图透过法律途径实现被告在所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然而,若罪犯并无遗产可供继承,或者即使有继承人,但他们自愿选择放弃继承份额,那么这些后代将无需承担任何形式的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
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二、放弃继承权能撤销吗
可以,但是有时间和条件限制。放弃继承权有两种方式,一是书面的形式;二是口头的方式。放弃的表示一经作出,并得到其他继承人的认可,为恢复其继承权、重新主张继承权而引发的诉讼纠纷,必经人民法院依据放弃继承权人提出的恢复继承权的理由作出,否则,继承权不能复得。
放弃继承权的表示作出后,要恢复继承权,需经法院作出决定。放弃继承权必须在继承开始之后和遗产分割之前表示,恢复继承权则必须在遗产处理之前表示,否则法院不予支持。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放弃继承权死亡赔偿金还能拿到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n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
继承权放弃还能争取到吗?
162人看过
-
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前放弃继承权还需要偿还债务吗
130人看过
-
放弃继承权,还能产生代位继承吗、放弃继承权后,还能恢复继承权吗
350人看过
-
放弃继承死亡之前有效吗?
474人看过
-
死亡抚恤金是子女放弃继承权的主体吗?
363人看过
-
放弃继承权声明书(父母死亡)
386人看过
-
放弃死亡赔偿金的继承条款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9经协商,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条款,共同遵守: 一、乙方愿意于年月日一次性赔偿甲方人民币元,以作为甲方对收货方的赔偿,甲方表示同意。 二、甲方同意本协议第一条履行完毕后,放弃对乙方其它责任的追究。 三、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如任何一方违约,需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元。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协议人:(甲方盖章)协议人:(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法定代表人或委托
-
放弃继承权,还能产生代位继承吗、放弃继承权后,还能恢复继承权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4放弃继承权的,不能代位继承。放弃继承权后一般不能恢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
放弃继承权必须在死亡之后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5-221.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表示只能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开始前作出,才具有法律效力。 2.《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3.放弃继承权的表示作出后,得到其他继承人的认可即成立。一般情况下,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又反悔的,一般是不予
-
-
死亡赔偿金继承人不出场能拿出遗嘱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161、死亡赔偿金遗嘱继承人不存在,则需要按照法定继承人来进行处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法定继承的规定如下: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