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劝退有经济赔偿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8 06:24:25 219 人看过

一、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劝退有经济赔偿吗

公司“劝退”员工,实则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逃避责任的一种形式。劳动者遇到劝退情况时,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单位的劝退而单位非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如果劳动者同意与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则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单位辞退员工的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

单位辞退员工符合经济补偿情形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单位违法辞退员工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两倍作为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员工被迫辞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符合经济补偿的情形的,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具体如下: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四)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五)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六)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过渡性条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n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n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09: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劝退员工赔偿是否需要进行支付?
    一、劝退员工赔偿是否需要进行支付?劝退员工赔偿是不需要进行支付,此时需要支付的是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二、公司可以辞退职工的情形是什么?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
    2023-04-18
    150人看过
  • 员工因劝退是否享有合法经济补偿?
    公司“劝退”员工,实则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逃避责任的一种形式。劳动者遇到劝退情况时,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单位的劝退而单位非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如果劳动者同意与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则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可否随意对员工进行停职停薪用人单位不可随意对员工进行停职停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
    2023-07-09
    146人看过
  • 大病发生也可以用人单位进行经济裁员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一、破产的可以裁员吗破产的可以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二、企业裁员应符合的条件企业裁员应符合的条件有: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
    2023-02-24
    448人看过
  •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的计算规则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一、用人单位不得有性别歧视由于法律对“三期”女职工给予了诸多保护,一些企业便在招聘过程中会对女性应聘者的婚姻状况、生育情况进行调查,优先录用未婚女性。这就催生了职场上的隐婚、隐孕一族。那么,如果女职工在录用时未如实告知自己的婚姻或孕育情况,是否构成法律上的欺诈行为呢?根据法律规定,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工作岗位外,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人单位不得对女职工有性别歧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
    2023-02-18
    417人看过
  • 单位裁员可以进行经济性的裁员吗?
    1.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2.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3.单位在“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时可以裁员。一、可以裁减人员的情形另外《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二、员工什么情况可以辞退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的
    2023-06-21
    103人看过
  • 用人单位劝退员工法律依据是什么
    在探讨公司劝退员工行为是否触犯《劳动法》时,我们必须区分具体情境。假如公司无正当理由而解雇员工,那么该行为无疑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属于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范畴。在此情形下,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员工为其服务每满一年向员工偿付两个月的平均工资作为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应当参照员工在个人离职前十二个月的总体收入状况来确定。如果公司未能按照规定给予经济赔偿,员工有权通过申请调解、劳动仲裁乃至法律诉讼等途径,坚持索要赔偿金。然而,若是由于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而导致被解雇,那么用人单位将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但是,用人单位需承担起举证责任,证明劳动者确有严重违规行为发生。《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
    2024-05-05
    167人看过
  • 用人单位以员工完不成业绩退回劳务工司,有经济补偿吗
    一、用人单位以员工完不成业绩退回劳务工司,有经济补偿吗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应当对因个人原因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不予提供经济赔偿。然而,在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时间,按照每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薪酬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对于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整年的时期,同样按照整年计算;而工作时间未能达到六个月的,则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薪酬作为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
    2024-07-31
    361人看过
  • 用人单位裁员如何计算经济赔偿金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裁员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
    2023-02-21
    404人看过
  • 职工被公司劝退如何对职工进行赔偿
    在职工没有严重违法公司的规章制度等法定情形下,无过错被公司劝退的,是有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4-05-13
    161人看过
  • 单位非法用工有经济补偿吗
    非法用工,劳动者也有权获得经济补偿,这是对劳动法的一个突破,出资人承担无限责任,充分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实务操作中,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包括以下情形:(1)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2)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3)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4)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5)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单位或者其出资人承担的并非连带责任。《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
    2023-04-24
    373人看过
  • 用人单位应当对经济下岗的下岗人员给予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下岗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违约和终止经济补偿办法》(现无效)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因法律原因处于破产边缘或工作出现严重困难时,必须予以下岗在生产经营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岗职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应当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性裁员的经济补偿金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和每年一个月的工资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如果少于六个月,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所在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工资经济补偿标准为员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最长支付期限不得超过12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前12个月内的平均工资)第41条第1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要裁减20人以上或者20人以下,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
    2023-05-07
    101人看过
  • 工伤员工能否要求单位经济赔偿?
    可以。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受到损害一经判定为工伤之后就可以按照工伤事故进行处理,即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作出工伤赔偿,但是因为员工的过错也导致工伤的话,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该员工承担一定的赔偿费并且还是可以依法享受到工伤待遇的也就是说因为员工的过错而导致工伤的话是可以减少部分用人单位赔偿的。员工过错致工伤能否减少单位赔偿1、员工因重大过错导致工伤,如果员工有重大过错的话,可以要求承担一定的赔偿的,但是员工还是可以依法享受工伤待遇的。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
    2023-07-13
    137人看过
  • 单位劝退员工需要支付的赔偿标准解析
    单位劝退员工赔偿标准要看什么情况如果是员工合同即将期满公司不准备与员工续签合同,这种情况则不用赔偿,如果是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则公司则需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按照工作年限来进行补偿员工,如果员工有孕在身则公司不能进行辞退,根据员工工作年限来进行赔偿,如公司不愿意进行赔偿员工可到劳动局进行仲裁。用人单位开除员工的赔偿标准用人单位开除员工的赔偿标准: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赔偿标准,赔偿年限为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年限。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赔偿。若违法开除员工的,需要按照前述标准的二倍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2023-07-01
    381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按照《劳动法》第27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并且规定,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6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所谓“法定整顿期间”,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破产程序进入整顿期间;“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是指依据地方政府规定的困难企业标准来确定。
    2023-06-09
    14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在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用人单位是否应当给员工经济赔偿?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22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
    • 用人单位先行裁员,再进行经济补偿,单位怎样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01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
    • 试用期内被劝退员工经济赔偿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0
      试用期作为劳动关系中一段特殊的时期,和常规的劳动关系还是有区别的。这个要分两种情形来分分析:试用期内,如果员工证实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辞退员工,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试用期内没有违反任何的公司准则和行为规范,这种情况用人单位辞退员工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一般为一个月的工资。《劳动合同法
    • 劝退员工要赔偿多少经济赔偿金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9
      首先,公司“劝退”员工,实则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逃避责任的一种形式;其次,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的话,要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就是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条件是什么, 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6
      裁员分为经济性裁员和一般性裁员. 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情形仅限于四种: 一是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是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是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是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如果一些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而出现上述几种情况,则企业就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劳动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