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案件涉及国家秘密,为了防止泄露的;2、证人、被害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和作证行为的,为了便于他们保密,消除他们的顾虑,所以采取的这种情况;3、证人、被害人的所在单位或其家庭成员,以及住所周围的人员与该案件的利害关系;为了防止干扰,保证证人、被害人如实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保证证人、被害人的安全。
一、非法证据的类型
1、收集或提供主体不合法的非法证据。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若由上述主体作证人提供证据,将不符合法律对于收集、提供证据主体的规定,是为非法证据。
2、取证程序不合法的非法证据。这是一般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非法证据。如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3、内容不合法的非法证据。即不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或与案件事实无联系的事实材料,因其不具备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对案件真实的查明毫无意义而为非法证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1款也规定,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4、表现形式不合法的非法证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二款列出了证据的七种表现形式,即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这是为了从形式上保障证据的事实内容的客观性而明确规定的事物的形式必须适合事物矛盾运动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证据是客观事实这一本质便决定了诸如梦幻、占卦等等的东西不可能成为它的表现形式。
二、怎样保护证人的安全
保障证人的安全,是使证人能解除后顾之忧,充分、客观地提供证据,认真履行作证义务,如实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的重要条件。司法实践中,证人不愿作证、不敢作证或不如实作证,办案人员取证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证人的安全得不到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亲属,对证人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打击报复,甚至杀害等严重威胁证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给证人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失,也严重地影响了司法人员办理案件,影响了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证人如实地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保证办案人员顺利地调查取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特别是人身、财产的安全。这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法定义务。
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调查取证中,应当想办法保证证人的安全。如询问证人应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尽量不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他们的亲属知道。发现证人及其近亲属可能因作证有危险时,应当及时采取保护性的措施,如及时拘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帮助证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在侦查阶段,应当为证人及其近亲属作证保守秘密等。对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证人或其近亲属的,应当根据情况追究其法律责任。对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情节轻微,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拘留、罚款、警告等治安处罚。对证人进行“威胁”包括以伤害、杀害、毁坏财产等人身、财产安全的威胁,还包括以揭露隐私、毁坏名誉或利用证人的困难或弱点进行要挟,阻止证人作证、逼迫证人作伪证或者对证人或证人的近亲属进行打击报复。对证人进行“侮辱”包括人身侮辱和人格侮辱。
-
办案机关如何询问证人和被害人?
458人看过
-
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应避免哪些情况
247人看过
-
公安机关对人身损害案件应进行伤情鉴定的情形有哪些
270人看过
-
询问被害人、证人也应二人以上进行
53人看过
-
监察机关可以进行讯问还是询问
163人看过
-
办案人员在哪些情况下要进行回避
216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证人和被害人到公安局到询问的情况有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01第 一、案情涉及国家秘密,为了防止泄露的; 第 二、证人、被害人的所在单位或其家庭成员,以及住所周围的人员与该案件有利害关系。为了防止干扰,保证证人、被害人如实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保证证人、被害人的安全。
-
公安机关询问证人、被害人时应如何进行?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2询问前,应当了解证人、被害人的身份,证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询问时,应当告知证人、被害人必须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应负的法律责任。侦查人员不得向证人、被害人泄露案情或者表示对案件的看法,严禁使用威胁、引诱和其他非法方法询问证人、被害人。询问中,涉及证人、被害人的隐私,应当保守秘密。
-
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应避免哪些情况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11、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应当避免的情况包括不得向证人泄露案情,不得采用拘禁、暴力、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获取证言。 2、讯问被告人的时候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等。
-
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应当对受害人的伤情进行检验、鉴定主要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2-01-26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应当对人身损伤程度和用作证据的痕迹、物证、致伤工具等进行检验、鉴定。对人身伤情进行鉴定,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鉴定机构二名以上鉴定人负责实施。公安机关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受害人的伤势做出鉴定。《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通字[2005]98号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应当对人身损伤程度和用作证据的痕迹、物证、致伤工具等进行
-
什么情况下办案机关应当进行技术侦查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20与其他侦察手段不同,技术侦查可能涉及和侵犯被侦察人的隐私,因此刑事诉讼法严格规定了其适用情况。《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立案后,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可以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程序,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立案后,对于重大贪污贿赂案件,以及利用职权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可以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