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属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国非常重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在刑事诉讼法中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通常称为少年审判)做了特别规定,比如审理案件的合议庭成员最少有一名女法官,独任审判由女法官审理等。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少年审判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近几年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法院积极探索少年审判工作的新规律,逐步建立健全了德主刑辅、德法相济的少年审判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把好组织关,抓好司法主体与特定审判的结合
少年审判是以特殊主体即未成年犯(少年犯)为对象的特殊审判,是关系失足少年能否得到正确的疏通、引导,进而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的特殊审判,它的灵活性强于一般审判的原则性,主动性强于一般审判的被动性,因而,其对司法主体的要求就格外高一些。在少年合议庭成员包括人民陪审员的确定上,必须坚持优中选优、慎而又慎,把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业务技能好、工作耐心细致等方面作为选任的基本条件。人民陪审员聘任前,应进行集中培训,除学习少年审判的有关法律,了解少年审判的基本特征外,着重强调保密原则。作为上岗条件,每位人民陪审员要签订尊重少年犯隐私权、保守审判秘密的双向责任保证书,并交到陪审员所在单位作为考核项目之一。
二、把好审判关,抓好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结合
教育挽救为主、惩治处罚为辅是审理少年犯刑事案件的基本方针,寓教于审、审教结合是少年审判方式的显著特点。要正确贯彻这一处理方针,体现这一特点,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建立不同于成年犯审判的审判模式。
1.庭前两查,理清思路。庭前两查目的是明确审理重点和教育方向,做到有备而审、因人施教。一是查案情,了解指控的基本事实和证据及二者的关联性,着重审查嫌疑人供述,从中发现问题。二是查背景,通过对与少年犯联系紧密的社会关系的调查走访,先期了解和掌握嫌疑人的基本资料,大到工作表现、生活态度,小到起居细节、性格特征,以此来确定庭审施教方案。
2.庭审三问,摸清底细。一问指控是否准确、二问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三问今后怎么办的三问模式,能够准确探寻少年犯的思想动态。在语言风格上,要实现法官语言从格式化向通俗化的转变;在讯问内容上,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的正确解读融入其中,在控辩双方进行法律控辩的同时,做到法官与少年犯及其法定代理人的道德控辩,在德与法两方面给少年犯设立心理禁区,指明其重获新生的道路。这种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可以产生以情感人、以理动心的显著效果。
3.不拘一格,巡回办案。伴随着司法改革的进程,很多法院对少年庭审形式提出了颇有创见性的方案,比如圆桌式庭审等。对于在押犯,一般应直接在少年合议庭办公室进行,长幼同座,尽量为少年犯创造较为轻松的环境氛围;对于取保候审犯,除送达时传唤来院外,与检察机关协商,可以轻车简从、不带法警到被告人家开庭。
4.保障权利,体现政策。在诉讼程序方面,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对少年犯权利的特殊保护规定。对涉及少年犯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坚持两到庭制度,即法定代理人必须到庭,辩护人必须到庭。特别是在维护少年犯的受辩护权方面,积极与司法行政机关沟通,保证每一个请不起律师的少年犯得到法律援助。由于少年犯判缓刑的较多,尽量加快办案节奏,缩短办案周期,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具有权利保护意义。因此,在审判流程的各个环节,涉及少年犯的案件必须优先办理,以提高少年审判工作效率。
三、把好综治关,抓好帮教网络与改造个体的结合
少年审判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宣判后的帮教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需要运用综合治理手段的一个关键领域。在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主力军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发动社会、家庭的积极性,以共同参与形成帮教合力,才能从根本上挽救失足少年。
首先,要建立健全少年犯帮教档案,实现跟踪帮教。规定少年犯每季度到少年庭汇报一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可以采取与少管所结成帮教共建单位等形式,通过集体授课、发放宣传材料、答疑解惑等方式教育在押犯安心服刑。
其,要完善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帮教网,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帮教工作。缓刑判决生效当天,必须立即将少年犯交付其住所地公安机关考察监督;必须立即通知法定代理人开始履行帮教义务;必须立即通知少年犯案发前所在单位,做好接收准备。这些部门全部是少年犯的帮教组织成员,随时报告少年犯动向。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做的工作就是少年犯原单位接收问题,要把少年犯的善后安排当做判后帮教的重中之重,通过进行法制宣传,敦促相关单位履行帮孩子一把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接纳并合理安置监外少年犯。
再,深入企业、学校开展法制教育。针对少年犯绝大多数是青工和在校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出部分典型案例编成普法教材,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犯罪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法院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可以使青少年维权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切实发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职能作用。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贯彻落实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视程度。有的法院因为工作任务日益繁忙,从事少年审判的人员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职的少年审判人员;有的法院对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没有充分的认识,把这些案件混同于一般案件对待;有的法院没有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宣传报道中产生泄露案件当事人姓名等内容,严重危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是青少年维权的社会环境还需不断改善。对于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处理,法院固然是最根本的环节,但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有的新闻媒体炒做正在审理的未成年人案件,给法院依法处理未成年人案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有的学校和企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不予配合,给案件当事人造成了心理压力,影响了对少年犯的挽救工作;有的少年犯的父母不配合法院工作,对少年犯不管不问,甚至起了相反作用。可见,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处理不仅仅是法院单方面的工作,只有全社会都来重视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支持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工作,青少年的法律维权才能完全得到实现。
共2页:
李德平
共2页:
-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贯彻实施
79人看过
-
刑诉法修改:增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92人看过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261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申诉与再审的探析
301人看过
-
刑事诉讼证据效力认定之探析
109人看过
-
《刑诉法》修改与未成年人诉讼程序的创建
167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刑事诉讼中如何贯彻第13条和12条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5《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这是无罪推定的理念在《刑事诉讼法》中具体体现,在法律上首次以是否起诉为标准,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加以区别,即起诉前称为犯罪嫌疑人,起诉后称为被告人同,树立了被告不等于罪犯的观念意识,体现了无罪推定的思想。
-
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是什么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是怎样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2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违反刑法,应予以刑事处罚的行为就是未成年人犯罪。追究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所适用的程序就是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我国对未成年犯罪刑事诉讼程序没有专门立法,而是分散于刑事诉讼法的有关章节中。如对未成年犯罪不公开审理;对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其法定人代理人到场;对一审的判决和裁定,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有独立的
-
刑事诉讼法解释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03在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刑事诉讼法解释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般就是按一般规定、开庭准备、审判、执行这四个流程来走的,考虑到嫌疑人的年龄问题,对案件处理环境会认真考虑。
-
新《刑事诉讼法》中强制医疗或者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意义,急求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08强制医疗的意义:维护社会秩序,防止不负刑事责任且具有社会危险性的精神病人的行为继续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充分保障精神病者健康。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意义: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下,更好地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同时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法制。
-
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贵州在线咨询 2021-04-13办理未成年案件时,办案人员应当根据犯罪情节,犯罪目的,及社会危害程度,综合考虑量刑,法律明确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实行强制辩护,只要是未成年人犯罪,如果没有委托辩护人,执法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为其实行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