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的行为: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乘客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产行使有形力,使他人无法抗拒,获得大量财产。抢劫行为必须公开进行,但并不意味着抢劫行为必须在不特定人或多数人面前进行,而是指公开抢或者在被害人当场知道财物被抢的情况下进行抢劫。
本罪与盗窃罪、抢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表现在哪
1、侵犯的客体不同,后三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后三罪侵犯的对象是一定的公私财物;
3、犯罪目的不同,后三罪的犯罪目的意在非法占有或毁坏公私财物。
4、如果行为人意欲盗窃、抢夺公私财物,但窃取、夺取的是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同时有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而后予以毁灭、买卖或加以变造的,应当以盗窃罪、抢夺罪与本罪或与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进行并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抢夺罪的行为表现
79人看过
-
抢夺罪的表现情形包括哪些
208人看过
-
抢夺罪与盗窃罪的区别有哪些表现
166人看过
-
探究抢夺罪的表现特征
389人看过
-
抢夺罪的六种表现分别是什么
84人看过
-
抢劫罪的犯罪表现有哪些?
286人看过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
抢夺罪的具体表现形式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06抢夺罪涉及到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罪目标是公私财物。 1. 抢夺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可移动的财物。尽管我国刑法并未对抢夺罪的对象做出明确限定,但从抢夺罪当场夺取财物的特点来看,抢夺的财物只能是可移动的财物。 2. 抢夺罪的犯罪对象包括财物持有人合法取得的财物以及其非法取得的财物。 3. 抢夺罪的犯罪对象不包括枪支、弹药、爆炸物、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和印章,以及国有档案。对于军职人员来说,武
-
抢夺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表现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2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或者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 所谓盗窃,即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被公文、证件、印章的保管者、使用人、所有人发觉的方法暗中将公文、证件、印章取走的行为。盗窃的必须是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或印章,才能构成本罪。如果所盗窃的不是公文、证件、印章或者虽是公文、证件、印章但不属于国家机关的公文、
-
湖北抢夺罪抢劫罪差别有啥表现,法律怎样规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141、客体要件不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抢夺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取公私财产的行为,劫取公私财物的数额不限;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些区别为我们区别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提供了客观标准。但由于抢劫罪与抢夺罪同属侵犯财产的犯罪,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
什么是抢夺罪,如何认定抢夺罪,抢夺罪认定抢夺罪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28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明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认定抢夺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只有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能构成本罪。 一般在司法实践中,参照盗窃罪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起点。 (2)预谋犯罪时,作了抢夺与抢劫两手准备,而临场只实施了抢夺行为,或者作案时临时改变了行为方法的,以实际实施的方法属于何种方法而确定罪名。另外,当众抢夺巨款的,仍属抢夺罪,不能因抢夺财
-
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窃取、窃取国有档案罪的表现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7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所谓抢夺,是指在国有档案的保管者、持有人在场的情况下,公然当面夺走或抢取国有档案的行为,一般是乘管班人员或持有人不备而夺取,但也不排除在管理人、持有人有备时而强行夺取的情况。所谓窃取,是指采取自以为不为国有档案管理人、持有人发觉的方法,而秘密取走国家所有档案的行为。既可以当其面窃取,也可以在档案保管者、使用人不在场时而潜入档案存放地窃取等。 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