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在骑车男案件中的法律意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4 11:03:33 324 人看过

属于正当防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之规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骑车男子离奇命丧轿车轮下

15日凌晨,乐山市区青果山路段,一辆颐达车与一辆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骑车男子死亡,颐达车司机受伤。现场痕迹显示,颐达车在撞上自行车后,又退回将骑车男子压在轮下。面对围观者二次碾压的质疑,颐达车司机说,他在两车相撞中就被甩出了驾驶室,颐达车倒退时他并不在车上。

事发:骑车男子深夜命丧车轮

当天凌晨3点半左右,青果山路人车稀少。值夜班的乐山市委党校门卫王师傅,正翻阅报纸打发时间。突然,路面上传出一阵刺耳的撞击声,王师傅循声跑去。

“我跑到出事地点时,地上已是一片狼藉。”王师傅说,距党校门卫室约100米远的路面上,一辆已严重变形的银色颐达车横在路中,周围散落着碎玻璃和两只鞋子,一名受伤的男子躺在小车前方约15米处。在颐达车右侧后轮下,躺着一名血肉模糊的中年男子。男子旁边不远处,一辆自行车被扭成了“麻花”。王师傅说,看到车轮下的男子后他才明白:躺在小车前方的男子是小车司机,而车轮下的男子骑的是自行车。

很快,消防官兵和120急救人员赶到出事现场。经医护人员确认,车轮下的男子已经死亡,受伤的颐达车司机被送往医院抢救。

质疑:小车倒退40米碾压死者?

事发后,现场不久聚集起了很多围观者。自行车为何会被撞得面目全非?死者为何会出现在车轮下?大家对车祸的细节展开了议论。

一些有心人很快发现,路边一堵墙有明显的撞击痕迹,车轮印记也延伸至围墙下,然后折向围墙前方约40米,最后再退回约40米,最终停留在出事后停放的地点。围观者据此分析认为,颐达车在撞上自行车后,因刹车不及撞向路边围墙,然后反弹向前方约40米处,最后倒回约40米,将死者压在车轮下。

“这样一来,就不排除司机二次碾压死者的可能性。”一些事后赶到现场的围观者昨日表示。然而,这仅仅是根据现场痕迹做出的一种推测,因为除当事双方外,现场没有其他第一时间的目击者。

说法:司机喊冤交警称车倒过

16日上午,乐山市中区人民医院外一科病房里,颐达车司机王某伤情依然严重。得知有人怀疑其二次碾压,说话较为困难的他讲述了当晚的事发经过,以此证明“清白”。

王某回忆说,出事时他正沿凌云大厦方向驶向青果山方向,当看到公路中间突然出现一辆自行车后,他下意识地往右边猛打方向盘。王某尚未来得及弄清是否避开了自行车,小车又“砰”的一声撞上路边的围墙。

“撞到围墙后,我突然感觉眼前一黑。”王某说,等他清醒过来后,自己已躺在马路上,估计是撞墙时冲击力太大将他甩到了车外。他承认,小车在撞墙后确实向前冲出,然后又倒了回来将骑自行车的男子碾压在轮下。但他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自己后来并不在车上。

负责处理此次事故的交警介绍,事故现场确实有出事小车倒回的痕迹。但由于受伤的司机思维模糊,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22: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正当防卫相关文章
  • 暴力事件中正当防卫的法律效力
    在打架中,一方求饶而另一方继续打或采取具有更高攻击性的行为,此时求饶方或弱势方为了防止新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措施属于正当防卫。虽然一般情况下还手不属于正当防卫,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手是属于正当防卫的。在打架中还手一般不算正当防卫,因为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但是如果在打架中,一方开始求饶,而另一方还继续打,或者一方采取具有更高攻击性的侵害行为时,求饶方或弱势方为了防止新的不法侵害进而采取的防卫措施则属于正当防卫。这种不法侵害已经超过了被害人承诺的轻伤限度,所以此时还手属于正当防卫。两个人打架算正当防卫吗1、互殴向“不法侵害”行为转化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他违法行为,但又不泛指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相互斗殴因是双方以侵害对方身体的意图进行相互攻击的行为,在正常的互殴中是一种相互侵害。但是,根据我国刑法学理论,在相互斗殴中,如果一方已经停止斗殴,向另一方求饶或者逃跑,而另一
    2023-06-30
    437人看过
  • 正当防卫具有的现实意义
    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不仅是防卫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而且有其积极的社会政治内容。它是公民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的法律保障。在目前争取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鼓励公民运用正当防卫的法律武器和不法侵害作斗争,尤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无疑,认识正当防卫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揭示正当防卫的性质。(1)正当防卫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保障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通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犯罪分子造成一定的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方法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因此,正当防卫能够及时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保障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这就是正当防卫作为在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紧急情况下的救济措施的最大特点,这也正是我国刑法设立正当防卫制度的根本目的之所在。(2)正当防卫对犯罪分子具有威慑力。正当防卫是公民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的法律武
    2023-02-28
    168人看过
  • 刀具在正当防卫中的法律地位如何?
    属于。正当防卫是国家赋予公民保护合法权益的紧急救助措施,必须符合五个要件:一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行的;二是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三是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四是防卫的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五是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哪些刀具是管制刀具?1.匕首:带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于60度的单刃、双刃或多刃尖刀。2.三棱刮刀:具有三个刀刃的机械加工用刀具。3.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刀身展开或弹出后,可被刀柄内的弹簧或卡锁固定自锁的折叠刀具。4.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刀尖角度小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15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5.其他刀尖角度大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22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
    2023-07-06
    406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概念定义以及意义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定义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二:正当防卫的意义(1)可以及时保障国家的、公共的、公民本人的和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2)法律不仅允许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进行正当防卫,还允许为保护国家、公共和他人合法权益而进行正当防卫。这就提高了每个公民都要树立见义勇为、互相帮助的精神。(3)有利于威慑犯罪分子,有效遏止、预防犯罪。公民在实施正当防卫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不法侵害人的人身、财产等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可以致伤或致死不法侵害人。这对不法侵害者和潜在的犯罪分子都是一种有效的威慑。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必须明确下面两个问题:其一,一个人在正当防卫情况下所实施的行为,从客观上看它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使国家、公共利益、公民本人以及他人的合法利益免遭
    2023-05-31
    401人看过
  •  正当防卫在处理小偷案件中的适用性
    该段内容讲述了打伤小偷不一定属于正当防卫,如果小偷的伤势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属于正当防卫,而是属于故意伤害罪。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因此,如果小偷的伤势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那么打伤小偷就不属于正当防卫。打伤小偷不一定属于正当防卫。如果小偷的伤势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属于正当防卫,而是属于故意伤害罪。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素材:小偷被打伤,如何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素材:小偷被打伤,如何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我国《刑法
    2023-08-27
    457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中的“度”
    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因此,防卫行为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否则便是防卫过当。其中的必要限度,应以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所必需为标准。至于是否必需,则应通过全面分析案情来判断。一方面要分析双方的手段、强度、人员多少与强弱、在现场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形势。防卫手段通常是由现场的客观环境决定的,防卫人往往只能在现场获得最顺手的工具,不能要求防卫人在现场选择比较缓和的工具。问题在于如何使用防卫工具,即打击部位和力度。对此,应根据各种客观情况,判断防卫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应否、能否控制防卫强度。另一方面,还要权衡防卫行为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性质和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即所保护的合法权益与所损害的利益之间,不能悬殊过大,不能为了保护微小利益而造成不法侵害者重伤或死亡。例如:对抢夺一顶帽子的不法侵害,反击几拳夺回帽子
    2023-02-18
    151人看过
  • 法律如何看待正当防卫致死案件
    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如果不属于上述暴力犯罪而采取防卫行为致人死亡的,属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致人死亡判多少年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而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
    2023-07-13
    50人看过
  •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一)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指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的范围。就该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3、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4、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所实施的。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视行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二)时间条件。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不能实行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三)对象条件。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及于第三者,至于不法侵害者是否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不影响正当防卫的成立。对于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实施的不法侵害,只要具有紧迫性,
    2023-02-18
    101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含义是怎样的如何认定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含义是怎样的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表示“对于现实不法之侵害,为防卫自己或他人之权力所为之行为”。其与紧急避难、自助行为皆为权利的自力救济的方式。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如何认定正当防卫实施防卫行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防卫目的的正当性,是正当防卫的首要条件。如果防卫目的不具有正当性,正当防卫则不能成立,例如聚众斗殴中互相杀伤,由于均有侵害对方的意图,故不存在正当防卫。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没有不法侵害行为,则无须实施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所针对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对受法律保护的国家、公民一切合法权益的违法侵
    2024-02-01
    150人看过
  • 法律中的正当防卫有什么法律后果
    一、正当防卫的性质是什么我国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同时第三款规定:“对正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的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可见,该条中确立的防卫权,是一种针对我国目前复杂的治安状况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的“特殊防卫权”。首先,“特殊防卫权”外观特征具有加害性。我国新刑法中确立的“特殊防卫权”是防卫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所允许的合法性行为。正当防卫的行使诉诸于不法暴力侵害者时,通常防卫人要与不法暴力侵害者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激烈对抗,因而必然会损害侵害者的利益,包括损害其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两个方面。所以正当防卫的行使,当其诉诸暴力方式时,从外观上看它
    2023-04-03
    131人看过
  • 正当防卫在实务中的认定
    【案情】2011年3月,张某打了一的士称去某个地方,当车行至偏僻无人处时,便掏出水果刀对出租车司机郑某实施抢劫,抢的4000元现金及一部手机。张某下了车后威胁郑某不许报警,在张某刚下车后,郑某便开车追赶并撞张某,将张某撞伤。【分歧】对本案司机郑某防卫是否适时,存在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郑某属于正当防卫,防卫适时,故不应承担刑事责任。第二种观点认为,郑某属于防卫不适时,张某的抢劫行为已经结束,郑某应对撞伤张某的行为承担责任。【管析】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的人造成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害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构
    2023-06-01
    298人看过
  • 正当防卫法律特征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的特征为:1、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2、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3、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一、事前防卫是正当防卫吗事前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的成立需要具备一定的时间条件,要求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尚未结束,而前后防卫是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之前而预先实施的故意伤害行为,因此事后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二、犯罪预备阶段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2023-03-07
    177人看过
  • 怎么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正当防卫的行使条件
    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1、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中所指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那些社会危害性大,侵害程度激烈,具有积极进攻性的侵害行为。2、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不法侵害人”是指在犯罪行为中,犯罪的主体。3、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实际发生而且正在进行的违法侵害行为4、正当防卫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公私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防卫过当是一种犯罪行为,它的本质应当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防卫过当行为的构成要件:1、防卫过当的客体,须是对防卫人实施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它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权利,既不法侵害人依法受法律保护的生命权和健康权。2、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3、防卫过当的主体应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4、防卫过当防卫人在主观上有罪过。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既可能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2023-06-04
    438人看过
  • 中国法律正当防卫要符合什么条件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实施正当防卫须符合以下条件:(一)必须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利益的行为,理所当然地以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为前提。因此,现实的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起因。1、“不法侵害”的“不法”与违法是等同概念,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他违法行为,但又不是泛指一切违法犯罪行为。(1)犯罪行为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是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而合法权益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没有理由禁止公民对其他违法行为进行正当防卫;有些行为是犯罪行为还是一般违法行为,一时难以区分,将不法侵害限制在犯罪范围内,不利于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权;刑法使用了“不法”一词,而没有使用“犯罪”概念,表明对其他违法行为可以进行防卫。(2)并非对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防卫,只是对那些具有进攻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在采取正当防卫可以减轻
    2023-04-19
    23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更多>

    #正当防卫
    相关咨询
    • 昆山反杀案骑车男属于正当防卫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04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无限正当防卫的意义在哪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12
      这是有关正当防卫杀人的解释:当防卫分为有限正当防卫权和无限正当防卫权,法律规定正当防卫导致罪犯死亡的属于无限正当防卫权范畴。当自己或他人生命正在受到非法侵害,且严重威胁,不采用极端手段不能制止犯罪或挽救生命的。行使无限防卫权的几个方面缺一不可。一是正在发生的犯罪行为;二是自己或他人生命安全受到严重侵害;三是不采用极端手段(比如剥夺罪犯生命)不足以制止犯罪或挽救生命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 正当防卫具有哪些法律意义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3
      正当防卫的法律意义: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保障社会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 2.震慑犯罪分子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3.鼓励公民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做斗争。
    • 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是什么,正当防卫的实施条件和意义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5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必须不法的侵害行为;二是必须对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三是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四是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实行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不受侵害。规定正当防卫的意义在于鼓励
    • 防卫正当的含义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31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合法行为。它有如下严格的条件:第一、从起因条件来看,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不能是假想或臆想。第二、从时间条件来看,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如果已经结束或者尚未发生,就缺乏紧迫性,实施的反侵害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第三、从主观心理来看,目的必须是“防卫”,不能是借机报复和趁势打击。第四、从对象条件来看,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