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
一、决水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决水罪的构成要件应当包括:
1、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客体要件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3、主观要件即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4、客观要件即客观方面存在行为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有哪些特征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活动的声誉;同时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行为,所谓印章,是指上述单位依法刻制的以文字与图记表明主体同一性的公章或专用章,是上述单位行使管理本单位事务、对外承担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的符号和标记。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属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无权制作上述单位的印章但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伪造。如行为人根本就不知道所承制的印章是他人无权要求制作的,不构成本罪。
三、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有哪些
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包括: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客体要件和主体要件。一、说明某种犯罪危害了什么样利益的要件,在刑法学中称之为犯罪客体。犯罪总是侵害了一定利益的。在刑法中,不侵害任何社会关系的犯罪是不存在的,因此,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要件。二、说明犯罪是在什么样的客观条件下,用什么样的行为,使客体受到什么样危害的要件,在刑法学中称之为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首先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危害行为,没有危害行为,就没有构成犯罪的前提。其次,是指危害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三、说明犯罪是由什么样的人所实施的要件,在刑法学上称之为犯罪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各种具体犯罪的主体情况尽管千差万别,但作为自然人犯罪,其共同之处都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位犯罪,也应具备一定的主体资格。四、说明犯罪主体实施犯罪时主观心理状态的要件,刑法学上称之为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两种形式,即故意和过失。每种犯罪都必须具有一定形式的主观要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和过失,则不构成犯罪。
-
见义勇为法律有什么规定
195人看过
-
高铁见义勇为被判刑,如何认定见义勇为
110人看过
-
见义勇为有哪些规定
130人看过
-
什么是见义勇为,如何理解见义勇为免责条款?
155人看过
-
法律对见义勇行为有何保护?
181人看过
-
自认“见义勇为”却获刑,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308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法律上对见义勇为者如何赔偿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1在这一方面,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见义勇为者有实质上的第三人,则由侵害者赔偿;如果没有,则适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见义勇为法律如何规定,法律的规定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3-12-11对于见义勇为的行为,我国《民法典》作出了如下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
见义勇为有哪些法律规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09(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具有完全政治权利者抑或剥夺政治权利者,都无关紧要。因此,只有将见义勇为的实施者定义为自然人,才能够符合其法律特性。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所谓的危难救助行为是指当国家、集体、社会、公
-
-
民法典见义勇为是如何规定的,有哪些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3-12-09见义勇为应当是指因当事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