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按时交房开发商应如何赔偿购房者
开发商逾期交房赔偿方式如下:
1.每逾期一日按房价款的一定比例作为违约金,直到卖方实际交付之日止;
2.逾期超过一定期限,买方有权解除合同,卖方除应向买方退还房价款本息外还应双倍返还定金,支付逾期期间的违约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第五百八十七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二、开发商违约诉讼时效
交房开发商违约起诉有时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般为三年。该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如何应对开发商的虚假宣传行为
应对开发商的虚假宣传行为的方式如下: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保护权益法》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七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
购房者权益受损,开发商应如何赔偿?
183人看过
-
购房者何时有权获得开发商的赔偿?
299人看过
-
购房者起诉开发商,法院判决退还购房款,但开发商未能按时履行,该如何解决?
454人看过
-
购房者如何处理开发商逾期未交房的情况?
344人看过
-
购房者权益受损,如何应对开发商逾期交房?
100人看过
-
2024什么时候开发商要赔偿购房者
209人看过
-
房产开发商未按时交房,购房者可拒绝还房贷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12不可以。因为购房者和房产开发商与购房者和贷款银行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范畴,前者是购房的买卖合同关系双方,后者是贷款产生的借贷关系双方,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并不互相约束,所以不能因为房产开发商不履行义务,购房者就不履行对贷款行的还贷业务。一般在购房者申请贷款时,银行会在双方签订的《个人住房借款合同》中约定,贷款发放后,借款人与售房人等第三者就该房产有关质量、条件、权属等其他事宜发生的任何纠纷,均与
-
-
开发商晚交房购房者损失怎样赔偿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9《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中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第五百八十六条“定金”中也有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民法典》,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
-
未交房,开发商延期交房赔偿,如何维权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271、与开发人员协商解决。 遇到延期交付的情况,与开发人员协商是比较快、经济的方法。 购房者可以自己或委托律师与开发人员面对面交谈,向对方说明自己遇到的延期交房情况,提出协商和解的要求。如果能和开发商协商一致,那么就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和开发商协商成功后,记得双方应当以书面形式确认和解的内容,以免一方事后反悔。 2、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 延期交房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也是维
-
购房者虚假宣传,开发商虚假承诺,房主应如何赔偿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8根据开发商侵犯权益的领域或涉及的情况,开发商的赔偿往往分为三类:民事赔偿、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首先说民事赔偿。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进行虚假宣传,被消费者起诉的,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可以选择赔偿消费者金钱、道歉等措施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如果经营者受到同类经营者的影响,因对方竞争对手的虚假宣传而减少收入,经营者完全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赢得公正。然后就是行政赔偿。如果开发商的虚假宣传影响很大,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