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去探望一个涉嫌交通肇事罪的人,因为开车撞伤了人。如果当事人出院后起诉你,你需要承担法律刑事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但是,去医院看看当事人,道个歉争取当事人谅解,并赔付一部分医疗费,这些可以作为减刑量刑情节。
需要去探望,因为开车撞伤了人涉嫌交通肇事罪。如果当事人出院后起诉你,那么你需要承担法律刑事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但是如果去医院看看当事人,道个歉争取当事人谅解,并赔付一部分医疗费。如果当事人出院后起诉你,这些都可以作为减刑量刑情节。
素材:探望撞伤人当事人是否犯法?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行人受伤,应当立即停车,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并通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并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立即报警。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进行现场勘查,并通知当事人到场。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当事人探望撞伤的伤者,只要不是紧急情况下,且未违反交通规则,就不属于违法行为。因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有义务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和伤者救治工作。
然而,如果当事人故意破坏现场、阻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或者拒绝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查,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当事人探望撞伤人当事人并非违法行为,但应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
需要去探望,因为开车撞伤了人涉嫌交通肇事罪。当事人出院后起诉我,我将承担法律刑事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但我也可以去医院看看当事人,道个歉争取当事人谅解,并赔付一部分医疗费。这些都可以作为减刑量刑情节。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行人受伤,应立即停车,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并通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并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立即报警。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进行现场勘查,并通知当事人到场。如果当事人故意破坏现场、阻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或者拒绝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查,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当事人探望撞伤人并非违法行为,但我需要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一定要去探望车祸中的伤者吗?
214人看过
-
再去探望被撞伤了怎么办
142人看过
-
撞伤人后逃逸要不要去自首
231人看过
-
车撞人后车主需不需要向伤者赔偿
489人看过
-
交通事故探望伤者被拒绝还要赔偿吗
415人看过
-
去监狱探望亲人需要开什么证明吗
19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开车把人撞伤,肇事司机必须去医院看望吗,有没有规定要去探望伤者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3一般情况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司机和伤者经常水火不容。肇事司机认为,撞了人本来就已经很倒霉了,还要为伤者花费大量的医药费,心里也不会高兴。而伤者往往也不会给好脸色,有可能还会出口伤人,自己付了钱还要受气,何苦要去探望呢法律上也没有规定肇事司机一定要去医院探望,这只是个人行为。不过,有时候为了避免矛盾升级,还是不去为好。探望属于道德义务,应该去探望,肇事者有义务去探望伤者,这是道德义务。开车把人撞伤,
-
离婚后要不要阻止孩子去探望湖南在线咨询 2023-01-17如果离婚后一方的探望行为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的,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可以请求法院中止对方探望子女。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如果没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的,直接抚养子女一方不可以拒绝对方探望子女,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
-
要去医院看望伤者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3司法实践中,受害一方往往对肇事方未加看望行为颇多微辞,指出肇事方“看都没来看一下!”。这里的肇事者“未加看望”,虽不属于法律范畴的指控,至多是道义和情感上的责难,但是也反映出双方矛盾对立依然严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个人认为,交通事故说到底是个过失行为,肇事者和受害人此前并无恩怨纠葛,双方实不必要搞得针尖麦芒横眉冷对。肇事方积极探望伤者,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受害方因伤造成的身心痛苦,缓解其担心得不
-
车祸后用不用去看望伤者宁夏在线咨询 2023-02-25在法律上,交通事故中肇事者不一定必须要去探望伤者的,意思就是在确定了交通事故的责任之后,即便主要责任人不去探望当事人也不违法。但是出于人道主义,建议看望伤者,表示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