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职劳动仲裁赔偿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1 16:02:10 300 人看过

离职赔偿金是按劳动者工作年限计算的,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最高支付12个月。公司单方面辞退员工并且不支付工资的,属于违反劳动法律的规定,因此在经过上述途径处理之后还不肯遵守法律规定的,现在你最好是及时去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公司的违法行为。

三方协议离职很麻烦吗

不麻烦的,因为三方就业协议书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主要是明确三方的基本情况及要求。三方就业协议书制定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规定,有效期为:自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的这一段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02: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文章
  • 仲裁书有时效吗劳动争议仲裁协议
    劳动关系的仲裁书是有执行时效的,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规定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未规定履行期间的,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怎样写劳动争议申请仲裁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2023-08-11
    95人看过
  • 2023劳动仲裁社保赔偿标准是什么
    劳动仲裁社保赔偿标准是什么以单位买全社保为准,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公积金:个人3.5%,单位3.5%。而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劳动法》第一百条规定: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2023-02-04
    447人看过
  • 劳动仲裁是否有权申请撤销赔偿协议
    一、仲裁是否有权申请撤销赔偿协议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在作出裁决时,可以申请撤回仲裁申请的。作出裁决后,用人单位对裁决不服的,可以申请撤销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六条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第四十一条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二、劳动争议仲裁证据包括哪些(一)书证是指用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或行为,其内容能证明争议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如劳动合同文本、培训协议、保密协议、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工资单(工资折)、考勤表、押金收据、户籍证明、医疗凭据等。(二)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争议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物证包括实物(与争议案件事实有联系的客观
    2023-03-16
    220人看过
  • 2022离职赔偿金可以直接劳动仲裁吗
    离职赔偿金可以直接劳动仲裁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离职经济赔偿纠纷的,劳动者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经济补偿纠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双-倍工资的诉讼
    2022-10-02
    285人看过
  • 按照协议达成工伤赔偿协议后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可以申请仲裁。如果劳动者认为在签订协议书后觉得显失公平,可以在仲裁时效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法定标准,审查双方协议的合法性、合理性,依法裁决企业补足工伤工亡的待遇差额。一、劳动仲裁意见是什么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二、劳动仲裁管辖权异议怎么申请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进入人民法院阶段的必经前置程序。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
    2023-06-23
    347人看过
  • 劳动仲裁的特性不需要仲裁协议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特点为:1、审理时限短;2、专业化高;3、是一种准司法;4、是一种介于行政与司法之间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5、劳动争议仲裁不收取费用,且一般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我国劳动仲裁程序的特点与缺陷【摘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争议虽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此时如何给予劳资关系中的受害者提供符合实际的救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自立救济、行政救济、司法救济等三个角度来对该问题做出分析。【关键词】劳动争议;自立救济;行政救济;司法救济有社会便有纠纷,于是需要防止和解决纠纷的场所、机构、程序以及相关规则。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活动,
    2023-07-03
    385人看过
  • 劳动仲裁赔偿的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一、劳动仲裁赔偿标准劳动仲裁计算赔偿的标准是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的,劳动者的平均工资越高,计算赔偿金的金额就越大。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二、劳动仲裁可以委托他人代理吗依据法律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是可以委托代理人的,当事人委托代理人时需要向代理人出具委托书,由仲裁机构审查代理人的资格。1.劳动人事争议的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2.仲裁当事人、法定代理人
    2023-12-09
    121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不交社保赔偿标准有哪些
    一、劳动仲裁不交社保赔偿标准有哪些关于劳动仲裁中对社保补偿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首先,如果劳动者因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而选择解除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则该用人单位需按照一定的法定标准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给劳动者。根据相关规定:(1)经济补偿应按照劳动者在所在单位实际工作时间的长短,每满一年就需支付劳动者相当于一个月工资额度的现金作为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不满一年,但已达到六个月的,仍可算作足年,需按照一整年进行补偿。至于少于六个月的,则应给予半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2)如果劳动者的每月薪水高于该用人单位所在直接管辖市区、设立地区级别的人民政府发布的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均工资三倍之多,那么他们所享受到的经济补偿金按职工月均工资三倍的标准来计算,且其所获得经济补偿金的上限不得超过十二年。(3)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到,这里所提到的“月工资”是指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之日期的前十二个月内,劳
    2024-04-01
    312人看过
  • 三个月不发工资劳动仲裁赔偿标准
    一、三个月不发工资劳动仲裁赔偿标准如若用人单位在支付薪资方面出现长时间拖欠现象,员工有权请求按应发金额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百的规模赔偿所遭受的损失。除此之外,员工还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申请,以主张索回欠发的薪酬、押金、经济补偿,弥补未能签订劳动合同所造成的损失,以及补足超出规定时限工作而需要额外支付的加班费用等等。如果对于仲裁机构的裁决持有不同看法,那么员工可以依法提出申诉,将案件提交至法院予以审理和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
    2024-04-18
    466人看过
  • 劳动仲裁未签合同的赔偿标准概括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未签合同的工伤赔偿标准双方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职工因工作原因受伤的,仍属于工伤,可以要求工伤待遇。在处理工伤时,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工伤并治疗终结后再申请伤残鉴定,之后再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等情况确定具体的工伤赔偿金额。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
    2023-07-03
    289人看过
  • 工伤协议第三人赔偿后,还要劳动争议仲裁吗
    一、工伤协议第三人赔偿后,还要劳动争议仲裁吗在工伤赔偿问题上所达成的协议并不必然要求后续进行劳动仲裁。在雇主和员工对于工伤赔偿存在劳动争议的情况下,以下几种方法可作为解决途径:双方进行友好协商;对相关劳动争议进行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在劳动仲裁程序结束后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诉讼请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下班路上出车祸算工伤吗?怎么赔偿在上下班途中所遭遇的车祸,如若非本人负主要责任,依法应予以认定为工伤。关于赔偿范畴方面,大致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医疗费用,其次是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及交通住宿费用;此外还有辅助器械的购置费用以及员工停工留
    2024-04-05
    234人看过
  • 劳动仲裁收费标准(申请劳动仲裁流程)
    1、立案2、审理3、送达4、归档仲裁劳动关系需要多长时间对劳动关系争议案件作出仲裁裁决,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劳动仲裁申请书;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劳动者身份证明;其他。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仲裁劳动关系的特点与缺点有社会便有纠纷,于是需要防止和解决纠纷的场所、机构、程序以及相关规则。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活动,始终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之中。而争执和矛盾也一直伴随着人类。但是只有人类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劳动者获得了人身自由,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建立起了劳动关系,劳动争议才真正产
    2023-06-04
    159人看过
  • 劳动仲裁离职后多久可以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居中公断和裁决。劳动者离职后的一年内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要劳动者是在从辞职那天算起一年内,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以及复印件、相关证据复印件、证据清单和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资料,向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里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一、被辞退可通过哪些方式要补偿金被解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补偿:1、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携带:仲裁申请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工商登记信息;2、提交材料后,仲裁委员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立案,然后给予双方举证期和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然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仲裁委员会下达裁决;劳动仲裁在60天内结案;对裁决不服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3、不要求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写劳动
    2023-03-21
    188人看过
  • 劳动争议赔偿标准
    按照《劳动法》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相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应根据违反或解除合同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标准的补偿。《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对不同的补偿标准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它对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规定了四种标准补偿:(1)违反《劳动法》和合同约定,克扣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支付低于当地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的,用人单位应加发工资报酬和低于部分25%的经济补偿金。(2)对因劳动者患病、非工负伤或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患重病和绝症者,用人单位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病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3)对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
    2023-03-01
    412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劳动仲裁
    相关咨询
    • 劳动仲裁后没有签离职协议可以要求赔偿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7
      辞职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没有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 第一款
    • 离职协议可以在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赔偿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10
      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签了离职和解协议还可以去劳动仲裁申请赔偿。如果已经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的,虽然可以申请仲裁,但仲裁会面临败诉的结果。即程序上的权利还是有的,但是实体上的权利视为双方已经达成一致了,劳动者不能反悔。 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十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
    • 工伤赔偿标准劳动仲裁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0
      劳动仲裁应当按实际支付的工资标准进行赔偿。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
    • 劳动争议离职仲裁能离职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23
      1、因离职引发的争议适用劳动仲裁。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法,可以依法仲裁:(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等。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尚未建立工会的,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
    • 劳动者拿到了离职补偿协议,如何办理劳动仲裁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13
      如果已经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的,虽然可以申请仲裁,但仲裁会面临败诉的结果。即程序上的权利还是有的,但是实体上的权利视为双方已经达成一致了,劳动者不能反悔。 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十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