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罪传播次数标准怎么界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4 16:58:19
246 人看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明确规定,对于网络诽谤罪的传播次数标准,在此法律条例中并未作出直接陈述。然而,诽谤罪的成立必须符合“情节严重”这一特定标准,传播次数或许可以作为评估情节严重程度的其中一项关键要素予以考虑。然而,关于具体的传播次数标准的确立,则需根据实际案例的具体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包罗万象地涵盖传播范围、影响力以及被诽谤者所遭受的名誉损失程度等诸多方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法院将依据案情的具体特点,全面权衡诽谤行为的严重程度,包括诽谤内容的传播范围、持续时间、被诽谤者的名誉受损程度、社会影响等多个维度。若诽谤行为的传播次数极为频繁,且对被诽谤者的名誉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那么传播次数便有可能被视为“情节严重”。因此,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并未直接规定网络诽谤罪的传播次数标准,但传播次数无疑是衡量是否构成诽谤罪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至于具体的传播次数标准,则需结合具体案例的实际情况及相关司法解释加以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诽谤罪怎么判网络传播
136人看过
-
网络诽谤怎么报警,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257人看过
-
诽谤罪网络传播的司法解释是怎么规定的
94人看过
-
如何界定网络诽谤行为构成诽谤罪
191人看过
-
诽谤但没传播算诽谤罪吗
123人看过
-
网络传播诽谤受害者如何维权
29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网络诽谤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是否一样, 网络诽谤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51、网络诽谤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然而网络空间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实面目出现,这就必然涉及到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认定问题。 网络服务提供商主要分为网络技术服务商(ISP)和网络内容提供商(ICP)两种。ISP,是指营利性使用网络,为网络用户提供诸如网络联结、访问以及信息服务等从事互联网经营活动的服务提供商。ICP是指向广大用户综合
-
诽谤罪怎么算传播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7区分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
-
网络诽谤如何处理网络诽谤的定罪标准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06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中国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
-
网络传播内容失实一定会构成诽谤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1《解释》中列举了构成诽谤的几种情形,要么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要么是明知是捏造的事实仍在网上散布。也就是说,构成诽谤的前提之一是当事人具有主观上的恶意。如果没有主观恶意,即使所发布、传播的信息有失实之处,也不应视为诽谤。这一点对于保护网民的表达权、监督权无疑非常重要。
-
怎样才构成网络诽谤罪,诽谤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7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