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不当得利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并使他人利益遭受损失的事实。依法律规定,取得不当利益的一方应将所获利益返还于受损失的一方,双方因此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即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与侵权行为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同属法定之债。它既不像合同之债那样基于当事人的合意而成立,也不像侵权行为之债那样因不法行为而发生,或像无因管理之债那样因合法的事实行为而发生,而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发生不当变动的法律事实(事件)而发生。
(二)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
1、受益人为善意(即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
(1)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以利益尚存的部分(现存利益)为限;
(2)如利益已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
2、受益人为恶意(即取得利益时明知没有合法根据):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的全部利益。
3、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恶意:返还不当得利范围应以恶意开始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
(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1、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条件:
(1)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的存在;
(2)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收益人。
2、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起算点: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自当事人一方知道或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1)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
(2)且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对方当事人。
具体特征有哪些
①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
不当得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构成要件有什么?
470人看过
-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具体有哪些情形,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是什么意思
330人看过
-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具体情形有什么
203人看过
-
啥叫做不当得利?
374人看过
-
承担不当得利有哪些特殊情形
116人看过
-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具体有哪些
294人看过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
不当得利纠纷有哪些特征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41、不当得利纠纷的概念是:没有正当理由获得的利益。对于不当得利,受益人应返还所获利的全部财产。善意受益人将应返还的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而主张所受利益己不存在的,利益受损人可基于物权的追及效力向第三人主张返还。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依法成立
-
什么叫做权利抵押权利抵押具有哪些特征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31一、权利抵押是指什么权利抵押,指以不动产他物权为标的而设立的抵押担保。二、权利抵押具有哪些特征我国权利抵押具有以下特征: 1、权利抵押的标的物为债务人或第三人所享有的土地使用权,抵押义务人对该权利有处分权; 2、权利人直接对抵押物的交换价值享有权利,以交换价值的实现即其变价金作为债权优先受偿权的担保; 3、抵押权的设定不影响标的之使用和处分,不以取得该权利为目的。经过登记公示后土地使用的所属关系和
-
不构成不当得利具体有哪些规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8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有以下方面: 1.为了履行道德上的义务,而给予给付。 2.明知没有给付义务,而仍然给付的,如:强买强卖。 3.给付存在不法原因,如:赌博。 (1)履行道德义务而为给付,例如在收养的情况下,养子女对生父母没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但是养子女对生父母尽了三年的赡养义务,后来父子反目成仇,则养子女对生父母的赡养不构成不当得利。再如,甲有朋自远方来,甲不在家,邻居乙对甲的朋友予以招待,乙对甲的
-
不当得利又叫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4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如甲投资兴建广场,邻近乙的房屋价值剧增,乙获有利益但未给甲带来损失,乙对甲而言不成立不当得利。这里的损失,既包括现有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减少,也包括应增加而未增加(可得利益)利益的丧失。对于后一种情形,受损人无须证明该项事实如未发生即确实可以增加财产,只须证明若无该项事实,依通常情形,财产当可增加,即为受有损失。也就是说,“应增加”的
-
哪些叫不当得利报警嘞?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1不当得利报警,一般不会受理的。 尽快起诉,如果能顺利查封对方账号与对方谈判,基本就解决了。如果查封不到,需要调查对方的财产,进行查封,准备胜诉后有效得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