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权利能力有哪些含义
民事权利能力含义有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四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二、民法典民事权利受侵犯应该怎么办
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被侵犯的,民事主体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犯行为,赔偿损失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六条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三、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多久
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民事权利的含义,民事权利的内容
89人看过
-
民事权利含义及分类
368人看过
-
哪些人拥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
420人看过
-
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有哪些区别?
364人看过
-
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平等性表现为哪些,民事权利有哪些
301人看过
-
民法典的民事义务与责任有哪些,民事权利有哪些
377人看过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
民事权利有哪些含义, 民事权利可以分为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4民事权利包含以下含义: 1、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2、权利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实现其利益的可能性; 3、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得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济。分类: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
-
公民的权利的含义是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3-04-01公民权利: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与义务相对),着重强调其具有法律上的资格.公民基本权利是公民权利的重要方面 公民基本权利:是在庞大的权力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为公民所必不可少的权利;鉴于其重要性世界各国一般都以宪法的形式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予以确认和保护,并加以实施和保障,因此,个公民基本权利往往被称为"宪法权利";分为平等权政治权力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
公司的权利能力包含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03权利能力的内容,是指公司能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的具体表现,是由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依法享有具体的权利和承担具体的义务反映出来的。公司权利能力的内容,取决于法律、章程所规定设立该公司的具体目的及其经营范围,也就是说,每个公司权利能力的内容,可因其所设立的目的及其经营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显然,这与每个自然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能力是不相同的。依公司法规定,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公司共同具有的权
-
民事权利包括哪些权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3-29一、民事权利包括哪些权力 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一)人身权,又称非财产权利,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是一种绝对权。人身权包括: 1、人格权 人格权是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性权利。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由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 (1)生
-
民事权利所包含的类别有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04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 民事权利分类: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3、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4、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 5、根据相互间是否有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