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医疗纠纷后要怎么确定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22 19:30:21 92 人看过

出现医疗纠纷,责任如何确定?出现医疗纠纷后,如何维权?我想每个人都是很好奇的,而且医患纠纷,不仅仅是医美的问题,还有其它方面的问题。

权利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需要医疗事故鉴定还是医疗损害鉴定?那么我现在就来跟大家聊一聊。

假如在生活中遇到医疗纠纷,就绕不开关键字“责任鉴定”,不同的鉴定就容易混淆。

现在,我们来一个干货,说说其中的差别吧。

不同:

界定不同:并非一成不变。

医学损伤鉴定,即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行为有无过失。

过错行为和病人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损害后果和范围,在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原因力的大小),并开展一项具有专业技术鉴别、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如由于医疗损伤而发生的照护期间。

医学过失鉴定,即由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小组,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运用医学原理及专业知识,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识别等级不一样。

医学损伤鉴定,医学损害鉴定有三种情况:死亡、残废、其它结果。

若属残疾者,可参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评定伤残等级;对于其他后果,可直接描述造成伤害的情形。

医学过失鉴定,医疗事故按其对病人的伤害程度分为四级:

第一类:甲、乙等。

第二类:甲、乙、丙、丁。

第三级医疗事故:甲、乙、丙、丁、戊。

医疗事故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死亡、严重残疾;

(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

(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1、植物状况;

2、极严重的智力障碍;

3、临床诊断无法恢复的昏迷;

4、临床判断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无法恢复,依靠呼吸机维持;

5、肢体瘫痪,肌力0级,临床判断无法恢复。

二级医疗事故

导致病人中度残疾.因器官组织受损而致严重功能障碍;

(一)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器官缺损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无法代偿,可能有特殊的医疗依赖性,或大部分生活无法自理。

(二)二级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一种严重的畸形,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的医疗依赖,或者是大部分生活无法自理。

(三)二级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一种明显的畸形情况,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的医疗依赖,或者是无法自理的生活。

(四)二级丁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多数缺损.畸形情况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自理。

三级医疗事故:

引起病人轻度残疾,引起全身功能障碍的器官组织损伤;

(一)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是畸形最多的一种情况,功能较重,可能存在一般的医疗依赖,生活自理。

(二)三级乙等医疗事故:大部分器官缺损或畸形,有中等程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三)三级医疗事故:多数器官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四)三级医疗事故:部分器官缺损或畸形,功能轻微受损,无药物依赖,生活能自理。

(五)三级丙等医疗事故:部分器官缺损或畸形,功能轻度障碍,无药物依赖,生活能自理。

四级医疗事故

导致病人明显人身伤害的其他后果。

鉴定人不同。

医学损害鉴定机构是:医学或司法鉴定机构。

医学过失鉴定

医学过失鉴定机构:医学会

适用对象不同。

医疗损害鉴定申请主体。

(1)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学会或司法鉴定机构;

(2)经医患双方同意,由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委托鉴定;

(3)法院依职权委托司法鉴定机构或当事人提出申请等。

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主体。

(1)卫生部门参与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委托;

(2)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的,由当事人联合申请等。

过错责任的程度不同。

医学损伤鉴定

全因损害后果完全是由于医疗过错行为所致;其主要原因是:损害后果以医疗过失为主,其他因素次要作用;同因相同的原因,即损害后果、医疗过失行为的作用及其它因素难以确定;第二个原因,即损害后果主要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医疗过失行为是次要的;轻度的原因,即损害后果大部分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医疗过失行为只是轻微的;不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的后果与医疗过失无关。

医学过失鉴定

过失全责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过失所致。

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是由于过失行为引起的,其他因素是次要的。

第二类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以其他因素为主,医疗过失行为是次要责任。

轻度责任主要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的其他因素所致,医疗过失行为只是轻微的。

赔偿考虑因素不同。

医学损伤鉴定

(一)医疗损害后果;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损害后果责任范围内;

(三)医疗损害后果与病人原发病情况的关系。

对未构成医疗损害的,医疗机构不予赔偿。

医学过失鉴定

(一)医疗事故分级;

(二)医疗过失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范围;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病人原发病情况的关系。

没有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2: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纠纷相关文章
  • 医疗责任纠纷医疗事故纠纷的技术鉴定需要多久
    医疗责任纠纷医疗事故纠纷的技术鉴定需要45天。《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第三十条专家鉴定组应当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答辩并进行核实。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要的材料,并积极配合调查。当事人任何一方不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不予配合的一方承担责任。一、医疗责任纠纷中院方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免责情形】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
    2023-03-20
    189人看过
  • 出现医疗纠纷后医护人员应当怎么处理
    一、出现医疗纠纷后医护人员应当怎么处理出现医疗纠纷后医护人员需要采取如下措施:1.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医护人员应该认真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诉求,了解他们的关切和不满,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2.核查事实:医护人员应该核查事实,了解医疗过程和患者的病情状况,确定是否存在医疗失误或不当行为。3.沟通交流: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解释医疗过程和结果,说明存在的困难和限制,表达歉意和改进的意愿。4.记录和报告:医护人员应该记录医疗纠纷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报告,以便更好地改进和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二、出现医疗纠纷后医护人员有哪些责任出现医疗纠纷后,医护人员需要承担以下责任:1.行
    2024-01-29
    368人看过
  • 医疗纠纷中怎么确定医疗费赔偿
    一、医疗纠纷如何确定医疗费赔偿数额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受害人其出院时的费用结算单上,关于社会统筹部分的医疗费用,加害人应否承担,因立法中缺乏明确的规定,实践中比较混乱,亦成为讼争的焦点。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作收入的2%。由此可见,受害人因伤住院后,社会保险机构为其支付的医疗费用,是在其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后才享有的权利。因此,社会医
    2023-03-31
    346人看过
  • 医疗纠纷双方责任怎样判定?
    医疗纠纷责任的认定是处理医疗纠纷关键问题。医疗诉讼的责任认定一般有三种:法官判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1、法官直接判定并不是所有医疗纠纷都必须经过医疗鉴定才能明确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医疗纠纷案件争议的事实是不是专门性问题,法官是否认为需要鉴定。从前面医疗纠纷概念的分析可以得知,有些医疗纠纷争议事实并不是专业医疗问题,甚至不涉及医学知识,法官没有必要依申请或依职权安排医疗鉴定。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按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目前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工作由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再次鉴定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对疑难、复杂并在
    2023-06-08
    55人看过
  • 出现医疗纠纷医美不退钱怎么办
    可以通过双方协商,向工商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等途径进行权利救济。1、保留在美容院消费的证据,包括付款凭证、微信聊天记录,以及参与提供服务的人员信息,必要时候对沟通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消费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一定要注重证据的搜集,只有证据确凿充分,才有理由提起诉讼,通过举证维护合法权利。2、可以协商退款,如果遇到身体受损的,需要治疗,及时与美容院老板沟通先支付医疗费用。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按照实际的花费要求赔偿。一般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3、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美容院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投诉举报美容院未取得医疗机构资质和医师资质而非法提供医疗美容行为,也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美容院存在欺
    2023-03-20
    277人看过
  •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责任人的认定
    1、任何纠纷一旦发生必须有总结材料。2、责任人认定:主管医师或首诊医师为主要责任人。下级医师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技术失误、不负责任、脱岗、不作为甚或推卸责任等产生的纠纷上级医师为主要负责人;手术台上主刀医师为主要责任人;因见习医生、实习生、进修生发生的纠纷,带教老师为为主要责任人;医疗纠纷、事故主要原因属于护理方面的,追究护士、护士长的相应责任;责任人界限不清的视为共同责任。3、纠纷发生科室和相关责任人不配合解决纠纷,不参加医疗事故鉴定等,均以医务科处理意见为准;故意给医院制造麻烦,挑起医疗纠纷的,医院从行政角度给予从严处理。4、经过院内及(或)市级医院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和通过法律途径或上级主管行政部门主持解决,科室和责任人必须认可处理结果。一、医生遇到医疗纠纷怎么办1、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护理部、医务科报告,护理部、医务科立即组织调查、了解、并予以解决。
    2023-06-26
    322人看过
  •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和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区别
    一、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和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区别1.加害人不同。因为,医疗事故的加害人只能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而医疗损害可以是任何医疗单位或者个人。2.两者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同。医疗事故的损害后果直接指向的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附带财产权损害。而医疗损害的损害后果,则包括患者生命健康权在内的其他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害。3.两者加害人主观过错的表现形态不同。医疗事故加害人的主观表现形态是过失,而医疗损害加害人的主观表现形态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二、医疗事故责任的分类医疗事故的责任分类如下:1.完全责任,对医疗事故需要承担100%的责任;2.主要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60%至90%的责任;3.次要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20%至40%的责任;4.轻微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不超过10%的责任。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
    2024-02-03
    452人看过
  • 要怎么正确处理医疗纠纷?
    一、发生医疗纠纷应当要怎么处理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自愿协商;双方当事人自己协商谈判,对各自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可分是诉讼前或诉讼中和解。如果是诉讼中和解的,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撤诉后结束诉讼,双方当事人再达成和解协议。(二)申请人民调解;(三)申请行政调解;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着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分为诉讼外调解和诉讼中调解。诉讼外调解除仲裁机构制作的调解书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外,其他机构或个人主持下达成调节协议而形成的调解书,均无约束力。(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二、医疗纠纷找哪个部门处理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
    2024-01-07
    313人看过
  • 医疗纠纷怎么赔偿?医院是次要责任吗?
    医疗纠纷医院是次要责任的赔偿是应当赔偿所有费用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费用包括护理费、手术费、误工费、陪护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医疗费、交通费等。具体金额可以由双方进行协商。一、打人一嘴能赔多少殴打打人造成他人身体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需要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的合理费用,具体赔偿金额可以根据受害人就医治疗所支出的费用和误工减少的收入确定8000元的赔偿是否合理。二、误诊延误治疗赔偿标准误诊延误治疗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还应包括参加医疗事故处理或者丧葬活动的患者近亲属的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具体赔偿数额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协商处理,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调解或者向法院起诉。三、整形失败如何赔偿整形失败为医疗损害
    2023-03-23
    104人看过
  • 医疗事故中出现了医疗纠纷,该怎么解决?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有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途径。而现实中,诉讼往往是医患双方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患方在医疗纠纷中如何诉讼进行法律上的指导。出现医疗事故致人死亡该怎么处理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处理方式是:1、首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鉴定之后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请求支付相应的赔偿;2、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具体解决以下问题:1、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2、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3、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
    2023-08-04
    241人看过
  • 出现医疗纠纷医生一跑了之怎么办
    一、出现医疗纠纷医生一跑了之怎么办出现医疗纠纷医生一跑了之后,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和行政责任,医生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如果医生行为构成了医疗事故罪,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出现医疗纠纷怎么处理出现医疗纠纷,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也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协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我国法律规定,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
    2024-01-19
    70人看过
  • 医疗纠纷中主要责任占比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规定,医疗过错主要责任比例主要有下面几个划分标准:第一,完全责任。当医疗事故完全是因为医疗机构的过失行为造成时,医疗机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赔偿患者的全部损失;第二,主要责任;第三,次要责任;第四,轻微责任。医疗过错赔偿的范围如果医疗行为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过错鉴定,结论存在医疗过错的,则适用《民法典》及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之规定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或残疾赔偿金、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
    2023-07-03
    434人看过
  •  医疗纠纷责任的具体规定
    医疗机构在承担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同时,还需承担吊销执业许可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受到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等法律责任。对于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则可能会被吊销执业证书。医疗机构在承担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同时,还须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吊销执业许可证。2、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3、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医 疗 机 构 在 承 担 医 疗 事 故 赔 偿 责 任 时 , 还 需 承 担 哪 些 法 律 责 任 ?医疗机构在承担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时,除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外,还需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 停止侵害:医疗机构应立即停止侵害患者的人格尊严和其他合法权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2.
    2023-09-11
    187人看过
  • 认定医疗纠纷责任的条件
    一、认定医疗纠纷责任的条件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条件如下: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2.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医疗纠纷涉及哪些法律责任医疗机构要承担医疗事故赔偿责任外,还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吊销执业许可证。2.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3.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主体】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三、医疗事故纠纷的民事诉讼时效是几年三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
    2023-07-13
    204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服务、医疗诊断、医疗保健、医疗美容、病历书写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可由医患双方协商进行处理;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可以申请行政调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还可... 更多>

    #医疗纠纷
    相关咨询
    •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举证责任责任确定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2-12
      1、原则上,应由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病员的损害结果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医疗机构不存在医疗过错等方面的举证责任,由受害人应当就自己受损害的事实和接受过医疗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2、法律依据:《最高法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患者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证据。患者无法提交医疗机构或
    •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如何确定,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划分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26
      2001年12月21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医疗机构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医疗过程中是否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意思是:1。患者应承担初步举证责任。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患者应当对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举证责任责任可以转移。如果患者对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确立证明达到达真实的程度,证明责任将转移到医疗机构。三是确定责任转移的依据。确定医疗机构
    • 医疗纠纷如何处理医疗事故责任责任如何确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28
      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
    • 医疗纠纷的责任怎么认定,医疗纠纷应怎么赔偿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27
      医疗诉讼的责任认定一般有三种:法官判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1、法官直接判定 并不是所有医疗纠纷都必须经过医疗鉴定才能明确责任,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鉴定组会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从重到
    • 脑出血治愈后出现医疗纠纷怎么办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23
      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自愿协商;(二)申请;(三)申请行政调解;(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