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伪造,是指仿造真实的公文、证件、印章制作的假公文、假证件、假印章。
变造,是指在真实的公文、证件、印章上采用挖、涂、擦等方式制作出来的假公文、假证件、假印章。
买卖,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对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印章进行交易的行为。
公文,是指由武装部队制作的,用以指导工作,下达命令等的书面文件,如指示、命令、电文、信涵等。
证件,是指武装部队制作,编号下发的,用以证明武装部队个人身份的证明;
印章,是指武装部队各级机关、部队名称的公章及有特殊用途的专用章。
本罪的特征是: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管理使用的正常秩序,,犯罪对象是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印章。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1.伪造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印章;
2.变造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印章;
3.买卖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印章;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含军人),即只要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上述行为,即可构成本罪主体。
四、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犯罪并希望这种行为发生的故意行为,犯罪的主观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刑法规定:
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伪造武装部队公文,变造,买卖公文,案件的立案标准
251人看过
-
【判刑标准】变造武装部队公文罪
489人看过
-
变造武装部队印章罪立案条件是怎样的?
82人看过
-
如何对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罪进行惩罚
148人看过
-
如何构成伪造武装部队证件罪?
333人看过
-
武装部队公文罪变造的惩罚力度
141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什么是伪造武装部队公文,非法变造武装部队公文,伪造武装部队证件和印章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12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武装部队文件、证明书、印鉴,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根据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伪造、变造、武装部队文件、证明书、印鉴罪、盗窃、武装部队文件、证明书、印鉴罪的定罪处罚:(一)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武装部队文件一件以上的;(二)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武装部队军官证、士兵证、车辆驾驶证、车辆驾驶证或其他证明书的;(三)伪造、武装部队印鉴、盗窃、武装部队印鉴、其他证、车
-
伪造公文证件罪和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罪的区别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1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定罪处罚:(一)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一件以上的;(二)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军官证、士兵证、车辆行驶证、车辆驾驶证或者其他证件两本以上的;(三)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
-
伪造武装部队公文,变造,买卖公文,案件的立案标准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24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定罪处罚:(一)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一件以上的;(二)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军官证、士兵证、车辆行驶证、车辆驾驶证或者其他证件两本以上的;(三)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
-
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单位名称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3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定罪处罚:(一)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一件以上的;(二)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军官证、士兵证、车辆行驶证、车辆驾驶证或者其他证件两本以上的;(三)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
-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26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非法制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证件是社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管理活动的重要证明和手段。任何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都会影响其正常的管理活动,损害其声誉,从而破坏社会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