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税扣除方式怎么选
关于如何在中国选择合适的个人所得税扣除方式,具体策措施如下:
对于个人所获得的各类综合所得,如年度工资薪金、稿酬等,若存在对应的扣缴义务人时,遵循规定可将该费用划分至每月或每次,由对应的扣缴义务人按照相应的时间及其金额预扣预缴应缴纳的税款。
然而,针对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等获得经营性收入的群体,他们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于每一个月度或季度终结之后的第十五日立即向国家税务部门进行详实的纳税申报,同时预先支付应缴纳的税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
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
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
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
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
二、个税扣除租金和房贷能同时扣吗
个税扣除房贷和房租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扣除。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住房贷款利息;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十五条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十一条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n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n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
专项附加税扣除申报方式选哪个
499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税计税方式怎么没有扣除公积金
253人看过
-
申报个税扣除的方式有哪些
254人看过
-
个税缴款方式选错了怎么撤销
118人看过
-
关于个税扣除的公式
70人看过
-
工资税费的扣除方式
260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扣除方式怎么选择,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10选择个人所得税扣除方式的办法: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可以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个人取得经营所得,则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的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并预缴税款。
-
选择适合的赡养老人扣个税的方式重庆在线咨询 2024-12-25如果是独生子女,则可以在每个纳税人的纳税标准的基础上,享受每月2020元的个税抵扣。这意味着纳税人的纳税标准可以在起征点5000元的基础上,额外减少2020元的支出。 如果纳税人不是独生子女,则需要与兄弟姐妹分摊2020元的扣除额度。赡养人可以选择平均分摊,也可以协商约定进行分摊,还可以由被赡养的老人指定进行分摊。但需要注意,每位赡养人最多可以分摊1000元的个税抵扣额。例如,如果纳税人有两个兄
-
选择个税填写什么方式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25扣除义务人员申报和综合收入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都可以。扣款义务人申报是指在获得收入时,如公司发工资,公司申报扣除的自己申报到第二年才能享受扣除。
-
抵扣个税申报方式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211、纳税人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办理纳税申报,如可以在地税机关的网站上进行申报,可以邮寄申报,也可以直接到地税机关的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或者采取符合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方式申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个人所得税法所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所称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分别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和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
选择哪种个税申报方式好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8扣缴义务人申报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都可以。扣缴义务人申报,是指取得收入时,比如单位发工资,由单位申报扣除;自行申报要到次年才能享受扣除。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行为,维护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