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理无遗产的债务应采取哪些法律措施
处理无遗产的债务应采取的法律措是:
债权人可以起诉债务人的配偶,只要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婚姻家庭生活,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配偶就有偿还该债务的责任。
该债务有保证人的,债权人也可以向保证人主张保证责任,要求保证人偿还债务。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
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二、债务人转让债务的条件
债务转让的条件:
1.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转让的前提;
2.债务转让中,被转让的债务必须具有可移转性;
3.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合意;
4.债务转让必须经债权人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三条
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三、债务人可以起诉债权人吗
债务人可以起诉债权,所有公民都有提起诉讼的权利,但是当事人需要注意起诉的法定条件为,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第五百五十三条 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
无人继承或遗赠的遗产,应该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407人看过
-
公司解散后,债权债务应该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187人看过
-
同居期间的债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处理
177人看过
-
虚构债务离婚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处理
129人看过
-
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应采取何种措施处理
107人看过
-
遗产无人继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344人看过
-
债务人财产被留置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河南在线咨询 2025-01-12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三条,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留置财产后的债务履行期限。如果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留置权人应当给债务人六十日以上履行债务的期限,但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 如果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债务,留置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留置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
150万元债务无法偿还,银行会采取哪些措施?河北在线咨询 2024-12-08如果您因拖欠银行150余万元无法偿还,以下是一些建议供您参考:首先,您可以优先偿还一部分贷款,以展示您对负债的诚恳态度。这有助于债权人考虑撤回诉讼的可能性。其次,您可以与债权人进行协商,达成分期付款协议或者将还款日期延缓。如果亲朋好友愿意帮助您,您可以尝试寻求他们的帮助,并在日后偿还。当然,如果您遭遇催告,您需要积极应诉,通过详尽的答辩,以说服对方接受分期偿还或设定明确的还款期限。但若不幸败诉,法
-
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拘传、采取哪些强制措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6训诫训诫,是以批评教育的方式指出行为人行为的违法之外,并责令加以改正或不得再犯的措施3。2,以便以此约束行为人并防止妨害行为继续发生的强制措施、拘传拘传,是指人民法院派出司法警察依法强制有关诉讼参加人到庭诉讼的措施、责令退出法庭责令退出法庭,是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由司法警察强制其离开法庭、罚款、拘留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有以下几种:拘传,以防止妨害行为继续进行的措施。4、罚款罚款、拘留拘留,是指依
-
债务人放弃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债权人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04债务人放弃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债权人应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
无力偿还债务的欠钱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29在实践中,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且无力偿还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债务人暂时无法偿还债务,此时债务人可以分期偿还债务;二是债务人永久无法偿还债务,此时债务人只能以其现有财产来清偿债务。 许多债权人因为面子问题,不好意思向债务人追讨债务。这种情况下,债务人也会采取赖皮的态度,不予偿还。因此,债权人应该在追讨债务时,先直接与债务人沟通并了解债务情况,以便明确债务内容和表达自身意愿。 根据《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