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抢夺罪是否指公开夺取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1 18:21:29 318 人看过

抢夺罪不是公然夺取。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1、抢夺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夺罪数额标准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是数额犯,抢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是构成抢夺罪的必要要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1)、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2)、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3、)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各地区在上述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标准。如果出现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驾驶机动车抢夺、抢夺未成年人、老年人、抢夺救灾物资等等,上述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的情形,“数额较大”的标准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0: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抢夺和抢夺罪的区别是啥?抢夺罪与抢夺罪有何区别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者的区别主要是:1、客观行为不相同。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2、客体不完全相同。抢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抢夺罪则一般只侵犯了财产权利;3、犯罪后果要求不同。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根据司法解释,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21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4、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抢劫罪是希望或准备以武力或类似性质的力量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是希望在被害人不能反抗或无法反抗的情况下取得财物,而抢夺罪是以突然取得财物的故意实施的,是希望通过趁被害人不备而取得财物,而不是希望通过
    2023-02-23
    279人看过
  • 抢公章转走大额财产是否构成抢夺罪
    关于抢公章进而擅自动用大额财产的行为是否构成抢夺罪,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和判断。若该行为人采用暴力手段、威胁恐吓或是其他非法方式公然夺取了公章,并且利用这个机会擅自转移了大量财产,同时其主观上存在着非法占有的意图,那么这种情况下便有可能被认定为构成抢夺罪。然而,当此案发生在企业内部由于权力争夺引起的纷争中,当事人通过行使他原有的管理职责或遵循既定的工作流程获取到公章并私自动用了财产时,则可能不必承担抢夺罪的责任,反而更可能涉及到其他经济犯罪或民事纠纷等相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抢劫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
    2024-08-22
    159人看过
  • 飞车抢夺是抢劫罪还是抢夺罪判定
    抢夺行为一般按照抢夺罪论处。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一、抢劫罪的其他构成要件有哪些?(一)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正因为如此,本法把抢劫罪规定在侵犯财产罪这一章。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取得财物,也不论被抢财物价值的大小。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当场采取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手段,就构成抢劫罪。“数额特别巨大”和“致人特别严重伤残或死亡”只是本罪从重处罚的两个情节。(二)客观要件抢劫罪: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
    2023-04-10
    211人看过
  • 抢夺行为和抢夺罪
    刑事责任能力
    抢劫罪与抢夺罪最大的区别之处在于行为方式不同,抢劫罪采用的是致使被害人不敢反抗、不知或者不能反抗的强制手段占有财物;而抢夺罪则是乘被害人不备而夺取。如果由于用力过猛意外地给被害人造成伤害的,仍构成抢夺罪。一、抢劫罪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取得财物,也不论被抢财物价值的大小。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当场采取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手段,就构成抢劫罪。“数额特别巨大”和“致人特别严重伤残或死亡”只是本罪从重处罚的两个情节。(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
    2023-03-15
    296人看过
  • 抢夺罪侦查阶段公安是否能撤案
    抢夺罪侦查阶段公安不能撤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一)没有犯罪事实的;(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四)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4-05-15
    341人看过
  • 抢夺加威胁是否抢劫罪
    2002年5月11日,田某到市区玩,看见金某从银行出来,便尾随其后。在一三岔路口,田某将金推倒,并夺得金某的提包(内有现金2万元)逃跑。金某和群众追赶到郊区后,田某从地上捡起一块橡胶板(20厘米长,10厘米宽,1厘米厚),对紧随其后的金某等威胁说:你们不要上来,上来就杀死你们。说完就转身逃窜了,金某等人也因此未能追上田某。后田某自首。对于本案,存在两种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田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公共场所劫取他人财物,并对追捕他的被害人和群众进行暴力威胁,以抗拒抓捕,符合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抢劫罪。第二种意见认为田某虽在逃离现场后手持橡胶板对追赶他的被害人和其他群众进行了恫吓威胁,但这一威胁尚不足以危及被害人的身体健康,不符合抢劫罪中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应认定抢夺罪。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田某在公共场所趁金某不备,公然夺取其提包(内有2万元现金)的行为已构成抢夺罪。而后,田某在
    2023-06-11
    341人看过
  • 是否抢劫包括抢夺罪吗
    刑事责任能力
    抢劫罪不包括抢夺罪,两者是两个不同的罪名。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是指公然抢夺公私财物的,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行为。但是携带凶器抢夺的可以由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抢劫罪与抢夺罪有什么区别1、二者主体范围不同,抢劫罪为年满14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抢夺罪则必须是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2、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劫罪侵害的是复杂客体,即人身权和财产权,抢夺罪侵害的是财产权;3、最主要的是体现在行为方式上,抢劫罪采用的是致使被害人不敢反抗、不知反抗或者不能反抗的强制手段占有财物,作用的力在被害人身上,其作用在于使被害人为避免身体伤害而放弃反抗或者无力反抗;而抢夺罪则是趁被害人不备而夺取财物,其作用力是在物上,即使因为用力过猛给被害人造成伤害,也构成抢夺罪。飞车抢夺”中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反抗、趁机夺取财物,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强拉硬拽
    2023-07-04
    330人看过
  • 抢夺罪开庭开几次判
    法律综合知识
    关于抢劫案审理的开庭次数,并无绝对统一的标准可循,而是主要取决于涉案事件的繁杂程度、提供的证据资料及其真实性和充分性,以及法律程序所规定的相应事项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通常来讲,若案件的事实脉络清晰,证据材料确凿无误,或许经过一轮公开审判后便可以对其作出最终裁决。然而,倘若案件涉及到诸多争议焦点、有待补充更为有力的证据支持,抑或出现了其他特殊状况,那么开庭次数则可能会有所增加。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各法院机构将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流程,全力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以确保所有刑事案件能够得到公平、公正且详细周全地审查与裁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公诉案件的审限】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
    2024-08-11
    92人看过
  • 抢夺3000元算抢夺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针对抢劫价值3000元人民币的事件,我们一般将其视为构成了抢夺罪行。所谓的抢夺罪是指个人以没有合法依据的方式占据他人财产,在他人疏忽的时刻,公然抢走数额达到较大标准的公有或私有财货。由于3000元人民币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重大数额”标准,因此可以被认定为“数额较大”。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案件的定罪量刑还需要综合考虑犯罪者的作案动机、手法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抢劫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14
    244人看过
  • 犯抢夺罪多久会公诉
    法律综合知识
    关于针对抢劫罪行提起公诉的相关法律规定指出,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时限也会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公安机关在完成调查取证工作并确认案件事实清楚之后,会将案件转交至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阶段。在此过程中,检察院的审查起诉期限通常设定为一个月,但对于重大且复杂的案件,其审查期限可适当延长至十五天。若犯罪嫌疑人事先承认罪行并愿意接受处罚,同时满足速裁程序的适用条件,那么检察院应在十日内做出最终决定;然而,对于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案件,则需延长至十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审查起诉的期限】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
    2024-07-25
    491人看过
  • 股东抢夺公章有罪吗
    股东抢夺公章是否合法,取决于其占有、控制和管理公司公章是否有公司合法的授权。公司公章、证照等是公司的合法财产,公司对其公章、证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公司的公章、证照被他人无权控制、占有时,公司有权要求返还。一、单位公章可以随便盖吗公司公章是公司处理内外部事务的印鉴,公司对外的正式信函、文件、报告使用公章,盖了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公章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掌,法定代表人如果把法定代表人章与公章一同使用就代表公司行为,所以公章不能随便盖印。任何单位公章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领导批准制度。即每次使用单位公章都必须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批准同意,若单位法定代表人外出或因其他重要任务不能批准使用,也必须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副职等合适人员批准使用。具体经管人员不得擅自使用单位公章办理任何事情。二、合同签订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看合同注意哪些问题:1、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合同对
    2023-04-03
    107人看过
  • 抢夺罪中的“当场”是指什么
    在对抢夺犯罪的定义中,所谓的“当场”通常指的是实施抢夺行为的具体现场及其相关行为人在刚刚完成该行为后,立即被他人所察觉并展开追捕的整个过程。这里的“当场”,主要强调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性。然而,就法律实践的层面而言,对于何谓“当场”的判定,需要我们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众多相关要素,包括时间间隔的长短、场地变换的状况、受害人和其他人员追捕行为的及时性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抢劫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04
    179人看过
  • 抢夺罪有未遂指标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抢夺罪有未遂指标吗财产物资的获取及人员伤亡程度是评断该罪行既遂与未遂的关键依据。在无法取得财物且仅导致他人轻微受伤的情况下,应视为抢劫未遂处理。然而,对于既遂罪行而言,其判断标准主要取决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否完备齐全。至于结果加重犯或情节加重犯,只要符合法定的加重结果或情节要求,便可视为已满足全部构成要素,从而判定为既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
    2024-07-17
    490人看过
  • 未使用暴力夺取财物构成抢夺还是抢劫罪
    一、未使用暴力夺取财物构成抢夺还是抢劫罪未使用暴力夺取财物,在一般情况下构成的是抢夺罪而非抢劫罪。1.抢夺罪与抢劫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使用了暴力、胁迫或其他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方法。2.若行为人在夺取财物时,未对被害人实施暴力、胁迫,且未使用其他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手段,仅是通过突然夺取或趁其不备的方式获取财物,则通常被认定为抢夺罪。二、抢夺与抢劫罪的区别是什么抢夺与抢劫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方式上。1.抢夺罪是指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其核心在于“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即未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2.抢劫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从而构成的犯罪。3.抢劫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这是区分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关键所在。三、抢劫罪的犯罪
    2024-08-01
    38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抢夺罪的公然夺取是怎么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3
      一、抢夺罪是公然夺取吗 抢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特点是: (1)必须是公然夺取。 这是指犯罪嫌疑人当着公私财物持有者的面,乘其不备,公开夺取其财物的行为,公然夺取是抢夺罪区别于盗窃罪的秘密窃取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公然,主要是针对财物持有人而言。犯罪嫌疑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飞车抢夺”行人的挎包,手机等,或抢夺商场营业柜台上摆放的商品,可谓是公然抢夺。犯罪嫌疑人闯入
    • 抢夺罪是不是公然夺,有哪些规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25
      抢夺罪是公然夺取。法律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定其他量刑。
    • 如何判断凶器有没有公然抢夺罪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9
      《抢劫解释》第六条规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后,在逃跑过
    • 抢夺房产证被抓是否构成抢夺罪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9
      抢夺房产证如果是属于数额较大的,会构成抢夺罪。房产证作为房屋产权的证明文件,本身不具有较大数额的价值,但是因为房产证的性质造成被害人财产重大损失的,是构成抢夺罪的。 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抢夺罪要怎样界定夺取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01
      首先,的本质是对物实施暴力,不能是对人实施暴力,否则构成抢劫罪。其次,对物实施暴力时有可能产生人身危险性,如果是平和手段,则构成盗窃罪。一般而言,当被害人紧密占有财物时,夺取财物的手段就具有人身危险性。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对于罪与非罪的界定,是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依据。《》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