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法院判决执行难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破解执行难等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些人大代表就此开出一些药方。
执行难损害司法公平正义
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民警梁XX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了19年,社区里民事纠纷很多,在处理过程中他对法院执行难感触颇深。到法院打官司,就是求公道,如果法院生效判决迟迟得不到执行,老百姓肯定质疑司法公平正义,甚至于宁愿私下解决,也不求助于法律。梁XX说。
在我看来,案件判决了执行不了,还不如不判!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秦XX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秦XX表示,案件执行难往往会让老百姓对依靠正常渠道解决问题的方式产生了怀疑,执行难也成为产生群众上访的一个推手。
执行难,到底难在哪
梳理一些执行难案件,基本可以发现以下四种情况总如影随形:
跟法院玩消失:被执行人故意躲避人民法院的联系,或换电话、或换地址、或外出务工,长期下落不明。
执行不给力:司法腐败依然存在,个别执行人员消极执行、违法执行;法院与申请执行人沟通不畅,不能正确引导当事人启动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程序。
协助部门脸难看:被执行人的存款、车辆、土地、房产等信息需多部门配合,然而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很多部门不配合工作。更有甚者,给被执行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隐匿、转移财产等情况。
被执行人太彪悍:恐吓执行法官;肆意撕毁人民法院的公告、查封令等,擅自处置应执行的财产;利用特殊身份或背景、地方关系网对抗执行。
完善顶层系统杜绝法律白条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发现执行难问题根本上是社会信用问题,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防比执行不到位后惩更有效。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高院院长齐X此次带来了建立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应对老赖的建议。
梁XX赞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办法,他表示,只有将每个公民和法人的从业、融资、投资、置产、出境、消费等信息,建成一个国家级的信用信息交换平台,才能有效解决信用诚信问题。
一些代表建议,应尽快出台强制执行法,进一步将执行程序、执行措施、被执行人义务、协助执行人范围、责任等具体化。在刑法上,加大对假诉讼、假析产等恶意逃债行为惩罚力度,不再让拒执罪成为摆设。
-
怎么催促法院尽快强制执行
463人看过
-
尽快出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
430人看过
-
相关法规应该尽快出台
395人看过
-
申请强制执行之后应该如何推动法院尽快履行
107人看过
-
要尽快出台“金融控股公司法”
355人看过
-
出台强制执行法已到刻不容缓时
372人看过
-
2022年强制执行新法规出台了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20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
17年法院强制执行新规出台了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301.法院执行立案后,法院应在6个月内采取执行措施。 2.如果法院在6个月内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你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强制执行的规定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执行组织,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执行本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原则上也由原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负责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有管辖权的
-
新拆迁法出台后,什么情况下法院执行强制执行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17司法强拆之前: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
-
《行政强制法》出台之前法律法规规章中设定的行政强制执行在《行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11《行政强制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这里的法律是狭义的概念,专门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均无权设定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法》严格限制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目的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防止行政强制执行的泛化和滥用。 《行政强制法》出台前法律中已经设定行政强制执行的,继续有效。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中设定的
-
法院强制执行离婚速度快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9关于法院办理离婚速度的回答为诉讼离婚最快的时间应该在三个月之内。如果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法院会适用简易程序,简易程序的审限为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一般是到立案大厅,由立案大厅进行审查,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给予立案。如果双方不在同地居住的,则按“原告就被告”的原则,要到男方的所在地提出诉讼。提出离婚诉讼申请时,须提供以下证件: A、请求判定离婚的起诉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