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人员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依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7:00:48 199 人看过

外交特权与豁免

为了保证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机关以及外交人员进行正常外交活动,各国根据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按照国际惯例和有关协议相互给予驻在本国的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机关和外交人员一种特殊权利和优遇。这种特殊权利和优遇,在外交上统称外交特权和豁免。我国过去曾把外交特权和豁免统称为优遇,即优惠的待遇。也有的国家称为豁免权和优例,但无论哪种说法,就其内容来说无多大差别。

一、外交特权和豁免的由来

自古以来,各国对相互派遣临时性的使者,实际上都给予某中特殊权利和优惠待遇。我国古代就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之说。在欧洲,从十三世纪起,即开始出现常驻使节,他们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受到特别的保护。当然,当时他们所享有的特权尚无成文的国际法为依据。到十七世纪后半期,互派常驻使节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后,使节享有的特权和豁免逐渐形成为一种惯例。以后,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有些国家对使节享有的特权与豁免订立了专门的协定,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成为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各国所公认。

虽然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基本原则,在各国外交实践中和各种国际法著作中普遍得到了承认和反映,但在具体论述和运用上,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因而一直存在着分歧和斗争。

在资产阶级国际法学上,对外交特权的原理曾有过两种解说:一种称为治外法权说,即臆想外交使节驻在地是派遣国领土的延伸,外交使节虽身在驻在国境内,但在法律上推定仍在其本国。因此,外交使节和其驻在地免受驻在国法律的管辖。帝国主义国家就曾以治外法权为根据,对一些弱小国家和民族进行欺侮和干涉。例如,1899年义和团运动后,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朝政府在1901年订立辛丑条约,将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由外国使馆管理,常驻外国军队,中国人不准在使馆区内居住,中国军队未经外国使馆同意不得进入,形成国中之国。这是帝国主义欺侮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治外法权说受到了非议。

另一种是所谓代表性说,即认为外交使节是派遣国的化身,是本国国家元首在国外的体现,似乎外交使节享有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是自然具有的,而不是驻在国给予的。这种说法亦没有被广泛地接受。

除以上两种说法以外,目前在国际法学上占主导地位的并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观点是职务需要说。这种观点在1961年联合国主持下通过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得到了确认。该《公约》的序言称,确认此等特权和豁免之目的不在于给予个人以利益,而在于确保代表国家之使馆能有效执行职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4: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保证相关文章
  • 违法行为人为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怎么处理
    一、违法行为人为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怎么处理1、违法行为人为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按以下情形处理:(1)办案公安机关应当将其身份、证件及违法行为等基本情况记录在案,保存有关证据,并尽快将有关情况层报省级公安机关,由省级公安机关商请同级人民政府外事部门通过外交途径处理。(2)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不得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的强制措施。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四十条二、外交豁免权包括哪几方面按照国际法或有关协议,外交豁免权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执行豁免。具体来分主要有:1、使馆涉及财产、档案不受侵犯,驻在国人员不得进入使馆采取行动或实施法律程序;2、通讯自由,外交邮袋不受开拆或扣留;3、使馆舍免缴各种捐税,使馆公务用品入境免关税;4、外交代表人身不受侵犯,不受逮捕或拘禁,驻在国司法机关不对外交代表进行诉讼程序、不审判、不作执行处分;5、外交代
    2023-06-14
    58人看过
  •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我国的外交工作其实也从侧面的反映着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相关的影响力,并且注重和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对维护我国的国家领土安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其他国家设立驻外使馆的同时,其他国家在我国派驻的外交代表人员,同样也需要由我国所制定的外交特权与豁免的相关规定进行保护。外交特权与豁免的相关规定是什么?第一条为确定外国驻中国使馆和使馆人员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便于外国驻中国使馆代表其国家有效地执行职务,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使馆外交人员原则上应当是具有派遣国国籍的人。如果委派中国或者第三国国籍的人为使馆外交人员,必须征得中国主管机关的同意。中国主管机关可以随时撤销此项同意。第三条使馆及其馆长有权在使馆馆舍和使馆馆长交通工具上,使用派遣国的国旗或者国徽。第四条使馆馆舍不受侵犯。中国国家工作人员进入使馆馆舍,须经使馆馆长或者其授权人员的同意。中国有关机关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保护使馆馆舍免受侵犯或者损害。
    2024-02-03
    484人看过
  • 外交特权与豁免规定了哪些内容?
    有关外交特权和豁免的规定是使馆外交人员原则上应当是具有派遣国籍的人。任命中国或第三国国籍的人为使馆外交人员,必须经中国主管部门同意。中国主管部门可以随时撤销同意。大使馆不受侵犯。经使馆馆长或其授权人员同意,中国国家工作人员进入使馆馆。中国有关部门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大使馆免受侵害或者损害。外交特权的根据关于外交特权的根据,主要有三种学说:(1)治外法权说。拟制使馆和外交代表处于接受国领土之外;(2)代表性说。认为使节是君主或国家的代表,根据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的原则,使节应享有外交特权;(3)职务需要说。认为使馆及外交人员的特权是执行职务的需要。《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采取职务需要说,同时也考虑到外交人员的代表性。享受外交特权的人员范围是外交代表,外交代表的特权从为赴任而进入接受国的国境时开始,到其职务终了而离开接受国时终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第二条使馆外交人员原则上应当是
    2023-07-04
    375人看过
  • 谁拥有外交豁免权
    法律综合知识
    一、谁拥有外交豁免权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员,外国驻中国的外交代表以及与其共同生活的不是中国公民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使馆服务人员。执行职务的外交信使。来中国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召开的国际会议的外国代表、临时来中国的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驻中国的代表机构和人员,享有外交豁免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第二十条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如果不是中国公民,享有第十二条至第十八条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如果不是中国公民并且不是在中国永久居留的,享有第十二条至第十七条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但民事管辖豁免和行政管辖豁免,仅限于执行公务的行为。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到任后半年内运进的安家物品享有第十八条第一款所规定的免税
    2023-11-09
    151人看过
  •  外交与领事人员的豁免范围差异
    外交人员和领事官员享有多项特殊权利和豁免权,包括人身不可侵犯、办公处和住处不可侵犯、免纳关税和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等。但是,领事官员在管辖豁免方面有限制,包括不适用于涉及未明示以派遣国代表身份所订契约的诉讼、在中国境内的私有不动产的诉讼,但以派遣国代表身份所拥有的为领馆使用的不动产不在此限、以私人身份进行的遗产继承的诉讼和因车辆、船舶或航空器在中国境内造成的事故涉及损害赔偿的诉讼。外交人员:特殊权利和豁免权包括:人身不可侵犯,办公处、住处和文书档案不可侵犯,免纳关税,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等。领事官员管辖豁免:1、涉及未明示以派遣国代表身份所订的契约的诉讼;2、涉及在中国境内的私有不动产的诉讼,但以派遣国代表身份所拥有的为领馆使用的不动产不在此限;3、以私人身份进行的遗产继承的诉讼;4、因车辆、船舶或者航空器在中国境内造成的事故涉及损害赔偿的诉讼。 外交人员与领事官员豁免权的具体内容外交人员
    2023-08-24
    260人看过
  • 外交豁免权的历史
    外交豁免权,全称为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外交豁免权指一国派驻外国的外交代表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和优遇;豁免是指对驻在国管辖权的豁免,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按照国际法或有关协议,在国家间互惠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和便利外交代表执行正常职务,各国根据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按照惯例或有关协议相互给予。哪些人享有外交豁免权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员,外国驻中国的外交代表以及与其共同生活的不是中国公民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使馆服务人员。执行职务的外交信使。来中国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召开的国际会议的外国代表、临时来中国的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驻中国的代表机构和人员,享有外交豁免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第二十五条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人员:(一)应当尊重中国的法律、法
    2023-07-06
    444人看过
  • 详细了解外交特权与豁免的规章制度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相关规定是使馆外交人员原则上应当是具有派遣国国籍的人。如果委派中国或者第三国国籍的人为使馆外交人员,必须征得中国主管机关的同意。中国主管机关可以随时撤销此项同意。使馆馆舍不受侵犯。中国国家工作人员进入使馆馆舍,须经使馆馆长或者其授权人员的同意。中国有关机关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保护使馆馆舍免受侵犯或者损害。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司法豁免权1.享有司法豁免权的人的所属国的主管机关明确宣布放弃司法豁免权的。我国外交特权和豁免条例规定,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可以由派遣国政府明确表示放弃。外交代表的派遣国既然明确表示放弃外交代表的豁免,外交代表的驻在国当然可以对其行使司法管辖权。2.外交代表本人向驻在国法院提起诉讼而引起反诉的。我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规定,外交代表如果主动提起诉讼,对于本诉直接有关的反诉,不得援用管辖豁免。1961年维也纳外交公约规定,外交代表如果主动提起诉讼,而被
    2023-07-06
    441人看过
  • 外交豁免权:谁能拥有?
    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员,外国驻中国的外交代表以及与其共同生活的不是中国公民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使馆服务人员。执行职务的外交信使。来中国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召开的国际会议的外国代表、临时来中国的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驻中国的代表机构和人员,享有外交豁免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第二十条,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如果不是中国公民,享有第十二条至第十八条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如果不是中国公民并且不是在中国永久居留的,享有第十二条至第十七条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但民事管辖豁免和行政管辖豁免,仅限于执行公务的行为。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到任后半年内运进的安家物品享有第十八条第一款所规定的免税的特权
    2023-11-20
    74人看过
  • 外交代表享有哪些管辖豁免
    外交代表享有的豁免权具体有刑事管辖豁免;民事管辖豁免;行政管辖豁免等。但是外交代表以私人身份进行的遗产继承的诉讼、在中国境内从事公务范围以外的职业或者商业活动的诉讼不享有豁免权。外交代表享有哪些管辖豁免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第十四条外交代表享有刑事管辖豁免。外交代表享有民事管辖豁免和行政管辖豁免,但下列各项除外:(一)外交代表以私人身份进行的遗产继承的诉讼;(二)外交代表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三项规定在中国境内从事公务范围以外的职业或者商业活动的诉讼。外交代表免受强制执行,但对前款所列情况,强制执行对其人身和寓所不构成侵犯的,不在此限。外交代表没有以证人身份作证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第十四条 外交代表享有刑事管辖豁免。\n外交代表享有民事管辖豁免和行政管辖豁免,但下列各项除外:\n(一)外交代表以私人身份进行的遗产继承的诉讼;\n(二)外交代表违
    2022-07-20
    341人看过
  • 外交豁免权的归属人是谁
    1、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员,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2、外国驻中国的外交代表以及与其共同生活的不是中国公民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使馆服务人员。3、执行职务的外交信使。4、来中国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召开的国际会议的外国代表、临时来中国的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驻中国的代表机构和人员的待遇,按中国已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和中国与有关国际组织签订的协议办理。外交豁免权能免除死刑吗外交豁免权不能免除死刑。外交豁免权具体指的是一国派驻外国的外交代表(不论是常驻代表或临时使节)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和优遇;豁免指的是对驻在国管辖权的豁免,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按照国际法或有关协议,为了保证和便利外交代表执行正常职务,在国家间互惠的基础上,各国根据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按照惯例或有关协
    2023-07-05
    299人看过
  • 外交豁免权可以杀人吗
    不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不过,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一、涉外刑事案件管辖的规定涉外刑事案件管辖的规定有: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二、什么是刑事豁免权通常情况下,刑事豁免权一般是指,在刑事诉讼的案件过程中,当事人可以享受部分法律上的特殊权利。刑事豁免权通常是国家为了特殊人群的工作需要而设置的。但是即使是享有刑事豁免权的当事人也不可以无视法律,犯了罪的一样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律师享有的刑事豁免权一般是指,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由于履行职责发表的言论不受指控和追究。三、批捕外籍人士批捕外国人,则根据所涉嫌的
    2023-06-20
    498人看过
  • 外交豁免权应由哪些人持有
    一、外交豁免权应由哪些人持有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员,外国驻中国的外交代表以及与其共同生活的不是中国公民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使馆服务人员。执行职务的外交信使。来中国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召开的国际会议的外国代表、临时来中国的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驻中国的代表机构和人员,享有外交豁免权。二、外交豁免权有哪些权利按照国际法或有关协议,外交豁免权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执行豁免。具体来分主要有:1.使馆涉及财产、档案不受侵犯,驻在国人员不得进入使馆采取行动或实施法律程序;2.通讯自由,外交邮袋不受开拆或扣留;3.使馆舍免缴各种捐税,使馆公务用品入境免关税;4.外交代表人身不受侵犯,不受逮捕或拘禁,驻在国司法机关不对外交代表进行诉讼程序、不审判、不作执行处分;5.外交代表的
    2023-09-17
    249人看过
  • 我国可否对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行使民事管辖权?
    外交特权与豁免是指,为了便于外交代表或者具有特殊身份的外交官员有效地执行职务,各国根据其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或者根据平等互惠的原则,给予驻在本国的外交代表和以外交官员身份来本国执行职务的人员以特别权利和优惠待遇,其中包括民事上司法豁免权,即外交代表和有特殊身份的外交官员的民事行为及其财产免受驻在国法院管辖。例如不受驻在国法院的审判,不受强制执行以及没有以证人身份作证的义务等。既是如此,我国能否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外国企业和国际组织行使民事管辖权?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办理。从我国的有关法律及国际条约的有关规定看,外国人、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享有司法豁免权的原则,即对享有司法豁免权的外国人提起的民事诉讼,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不
    2023-06-07
    226人看过
  • 享有外交特权的人有哪些?
    外交豁免权,属外交特权之一,系国际间为方便外交代表执行正常职务,各国依据相互尊重主权及平等互利原则,按照惯例或有关协议,互相授予外交豁免权。在我国享受外交豁免权的人有:各国驻我国的大使、公使、代办、参赞、武官、三等以上秘书、使馆行政技术人员以及与他们共同生活的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应邀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员;各国驻我国的领事代表和其他领事馆人员;途经或临时留在我国境内的各国驻第三国的外交官;各国派来我国参加会议的代表。律师的执业豁免权我国现行的《律师法》中没有关于律师执业豁免的规定。然而,由律师执业的性质所决定,律师执业即执行职务的行为,不仅有经济上的风险,而且更重要的,还有人身上的风险。显然,律师的法律地位尤其是诉讼地位,在一个国家的司法体制当中,较之法官、检察官乃至警察而言始终是处于相对弱者的地位,因为律师不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或执行者,不拥有
    2023-07-23
    89人看过
换一批
#抵押担保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证
    词条

    保证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向合同关系中的债权方保证合同关系中的债务方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债务的担保方式。保证人在被担保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 更多>

    #保证
    相关咨询
    • 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如何适用法律?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2
      对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办理。
    • 外交人员特权豁免的用途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3
      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主要内容有:人身、办公处、住所和公文档案的不可侵犯权;刑事、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自由通讯;免纳关税和其他直接捐税以及悬挂国旗、国徽等。现简介如下。 1、人身不可侵犯权 外交代表人身不得侵犯。外交代表不受任何方式之逮捕或拘禁。接受国对外交代表应特示尊重,并应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以防止其人身、自由或尊严受有任何侵犯。 2、刑事管辖豁免 外交代表对接受国之刑事管辖享有豁免。在外交实践中,对于
    • 如何看待外交特权与豁免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26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待外交特权与豁免权: 1、定义不同 外交特权是国际法上给予外国使馆及外交官的特别保护和待遇的总称。 外交豁免权全称为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 2、包含内容不同 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主要内容有:人身、办公处、住所和公文档案的不可侵犯权;刑事、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自由通讯;免纳关税和其他直接捐税以及悬挂国旗、国徽等。 外交豁免权的主要内容有:人身、馆舍、住所和公文、档案、财产不可侵犯;使用
    • 外交人员和某些外国组织、国际组织的代表是否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15
      外交人员和某些外国组织、国际组织的代表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是一项没有争议的国际法规则。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包括:人身不可侵犯、寓所和财产不可侵犯、司法豁免以及免纳捐税和免征关税。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行使民事管辖权,涉及外交人员的司法豁免权问题。司法豁免权,指一国或者国际组织驻他国的外交代表免受驻在国刑事、行政和民事管辖。从我国法律和国际条约的规定看,外交人员、某些外国组织和
    •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应如何解决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16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其解决的途径是外交途径。 外交途径亦称外交渠道。指主权国家之间通过其政府外交部、常驻外交代表机关来进行的外交交涉的途径。 外交途径一般有两种: 一是通过本国外交部同其他国家驻在本国的使领馆进行联系和交涉; 二是通过本国驻外使领馆与驻在国外交机构进行联系和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