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用人单位在孕期解除了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法规定,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而孕期内的劳动合同解除则应当支付双倍的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某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孕期解除了劳动合同,这种行为被认为是违反了劳动法规定,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而孕期内的劳动合同解除则应当支付双倍的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孕期工资待遇如何计算?经济补偿标准是多少?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孕妇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工资待遇应按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在孕期,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孕妇的工资待遇,并应当提供符合孕期职工需要的劳动保护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因本法规定的情形致使职工不能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者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因此,孕期工资待遇应按照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不得降低。同时,用人单位应提供符合孕期职工需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孕期内的劳动合同解除违反了劳动法规定,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并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提供符合职工需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因此,孕期工资待遇应按照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不得降低。同时,用人单位应提供符合孕期职工需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42条第4项,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劳动合同法》第87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如果公司拒绝续签孕妇分娩前的劳动合同怎么办
298人看过
-
解除孕妇劳动合同后赔偿应该如何操作
364人看过
-
孕妇期间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吗,解除孕妇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295人看过
-
孕妇劳动合同怎么解除
72人看过
-
孕妇多次迟到被解除劳动合同
426人看过
-
劳动合同孕妇能开除吗
143人看过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
孕妇在分娩前死亡能判刑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11如果在其怀孕期间法院已经做出了判决的,则其分娩后也不会再改判适用死刑。如果法院是在其分娩后才进行审理的,则可以适用死刑。法律只是规定审判是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没有规定分娩后的妇女也不可以适用死刑。
-
孕妇能否进行劳动合同解除河北在线咨询 2023-01-12不能与孕妇解除劳动合同,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
-
孕妇在试用期内能随便解除劳动合同吗孕妇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是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41、孕妇在试用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但孕妇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
公司能解除孕妇劳动合同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61、不能。 2、《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