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的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7 08:00:16 228 人看过

这段内容讲述了精神病人犯罪是否构成犯罪的情况。根据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政府可以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并在必要时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构成犯罪,取决于以下情况:

1.当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政府可以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并在必要时强制医疗。

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是否负刑事责任?

在刑法中,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不负刑事责任的辩解。然而,这种辩解并不总是成立。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应当负刑事责任。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其行为可能构成犯罪。例如,精神病人放火、杀人、抢劫等行为,在主观上可能是犯罪故意,但在客观上可能不具有相应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因此不构成犯罪。然而,如果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其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在精神正常状态下构成犯罪,那么该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状态下应当负刑事责任。

另外,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在危害行为实施后,其辨认和控制能力丧失,不具有犯罪故意,因此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精神病人在实施危害行为前就已经丧失了辨认和控制能力,那么在精神正常状态下应当负刑事责任。

总之,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不负刑事责任的辩解并不总是成立。在认定精神病人在何种情况下应当负刑事责任时,需要综合考虑其行为的主观和客观情况。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综合考虑其行为的主观和客观情况。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在危害行为实施后,其辨认和控制能力丧失,不具有犯罪故意,因此不构成犯罪。但在精神正常状态下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在认定精神病人在何种情况下应当负刑事责任时,需要综合考虑其行为的主观和客观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7: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监护相关文章
  • 精神病患者犯罪辩护词怎么写?
    一、精神病患者犯罪辩护词怎么写?精神病患者,犯罪辩护词应该写标题前言,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以及辩护义务,这是辩护词的一个主体的地位,最后就是结尾和格式。(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前言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说明辩护人对此案件的基本观点。如认为公诉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或定罪不当,等等。辩护理由这是“辩护词”的主体部分,从事实上、从法律上、从被告的认罪态度上提出辩护理由。具体可从分析公诉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实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辩护理由;或者运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见,针对起诉书中提出的罪名发表意见;认罪态度主要是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提出可以从轻的理由。(四)结尾。归结辩护理由,提出有关判处被告的建议。(五)写明辩护人
    2023-06-03
    274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处罚原则探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经过法定程序并得到鉴定确认的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发生时才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定程序是指精神病鉴定部门依照具体规定和程序进行鉴定,并作出决定。如果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即使经过鉴定确认,也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经过法定程序并得到鉴定确认的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发生时才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定程序就是指,具有法定资质的精神病鉴定部门,受到了社会团体或者是监护人授权委托的代理人、犯罪人家属等,依照具体的规定以及程序鉴定,并作出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精 神 病 鉴 定 程 序 与 精 神
    2023-09-01
    277人看过
  • 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所犯的罪行
    精神病人犯罪要不要判刑,应当区分情况,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精神病人犯罪通常如何处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
    2023-07-13
    463人看过
  • 杀精神病人不犯法?精神病患者能否杀人不?
    精神病杀人也是属于违法犯罪的情况,但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情况,在审判或是监禁的时候会跟正常的罪犯是不一样。精神病人由于不具有辨别是非、判断善恶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他对自己的行为,就谈不上故意或过失,没有主观上的罪过。精神病人杀人不负刑责的条件是什么精神病人杀人不负刑责的条件是:1、必须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2、必须是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实施犯罪;3、必须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根据相关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
    2023-07-12
    149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认定的难点与挑战
    认定精神病犯罪的方法:1、对于精神病人犯罪,如果确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则不承担刑事责任;2、经鉴定确认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在无法识别或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他们会造成危害。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格照顾和医疗;必要时,政府应当强制医疗。对精神病犯罪的处理现状除了国外发生过好几起精神病患者犯罪的案件,我国也是精神病犯罪高发的国家,在接连发生的精神疾病患者行凶杀人背后,是长期以来,对一些罪大恶极、民愤极强的精神病杀人犯处理的争议与尴尬处境。众所周知,我国刑法规定了精神病人犯案可以免责,成了一些死刑犯的“救命稻草”。但并非如人们通常理解的“精神病人犯法不追究”,而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设置了一定门槛。事实上,精神病人作案之后,经过鉴定被认定为完全
    2023-07-05
    223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故意伤害罪判几年
    一、精神病患者犯故意伤害罪判几年关于患有精神疾病者故意对他人实施人身伤害犯罪的问题,具体的处理方式如下所述:首先,若精神病患者在其精神状态恢复正常期间实施了此类犯罪行为,依据法律规定将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次,如果该精神病患在无法识别或控制自身行为能力的状态下导致产生危害结果,那么在经过法律程序鉴定并确认这一事实之后,相关责任人原则上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必须由其监护人严格监管并负责将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最后,如果经过鉴定发现该精神病患者在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时具备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那么他就需要为此类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可以通过减轻或从轻处罚等方式来加以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
    2024-07-04
    101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精神病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是什么精神病犯罪的处罚原则如下:经过了法定的程序,鉴定确认了精神病人发病的犯罪,才不需要去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定程序就是指,具有法定资质的精神病鉴定部门,受到了社会团体或者是监护人授权委托的代理人、犯罪人家属等,依照具体的规定以及程序鉴定,并作出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
    2023-07-05
    285人看过
  •  精神病患犯下罪行,是否应受到法律制裁?
    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对于精神病人是否应当受到刑罚,需要进行具体分析。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导致危害结果,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对于精神病人是否应当受到刑罚,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导致危害结果,那么该精神病人不应承担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精 神 病 人 犯 罪 如 何 判 定 ?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判定,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问题。虽然精神病人的行为可能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但由于其精神状态的不稳定,往往难以对其行为进行直接有效的法律制裁。因此,在处
    2023-09-08
    415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是否会被强制接受终身医疗
    一、精神病患者犯罪是否会被强制接受终身医疗精神病人不一定会被终生强制医疗,杀人的精神病人被强制医疗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法院应当作出解除强制医疗的决定。强制医疗机构、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强制医疗机构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二、强制医疗的程序1.申请(1)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2)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3)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2.审理组织及程序(1)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
    2023-10-22
    489人看过
  •  患有轻微精神病的罪犯是否需要服刑?
    这段内容讲述了精神病人在犯罪时的刑事责任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了危害结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那么他们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也不需要服刑。但是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了危害结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那么他们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也不需要服刑。但是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精 神 病 人 在 无 法 辨 认 或 控 制 自 己 行 为 时 如 何 判 断 ?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其行为可能构成精神病性障碍。根据我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精神病性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偏执狂、妄想症等。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性障碍,需要综合考虑其症状、个人情况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判断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
    2023-09-11
    152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会受到刑法处罚吗
    精神病患者犯罪是否负刑事责任,应当具体分析: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2、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一、神经病人杀人有没有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如何查询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是: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
    2023-03-25
    472人看过
  • 家人关押精神患者犯罪吗
    显然不合法,精神病患者虽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受限制,但是他的民事权利能力没有丧失。家人强制将其关铁笼,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合法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强制收治。一、关押精神患者构成非法拘禁罪吗?非法拘禁罪,是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以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亦即在法律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身体行动的自由权利。1、非法拘禁罪的对象,法律上未作任何限制,可以是依法享有人身自由的任何公民。由于人的行动是受意识支配的,所以身体活动自由就是意思活动的自由,这种自由事实状态的,而不以行动者在法律上具有责任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为限。至于襁褓中的婴儿、被看护的植物人等缺乏变更其所停留场所的意思决定能力,完全没有行动自由,不能成为非法拘禁罪的行为对象。借助于拐杖可以移动的人、能够独自移动的
    2023-04-06
    245人看过
  • 癫痫病患者持刀砍人是否构成犯罪?
    癫痫病人持刀砍人构成犯罪,如果是发病时持刀砍人可能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是在未发病时持刀砍人要负刑事责任。对于不负刑事责任的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一、犯诈骗罪一定会被判刑吗?一般来说,犯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是行为人犯罪时不满十六周岁的,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二、精神病患者该怎么承担刑事责任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2023-04-10
    477人看过
  •  骗婚行为中,精神病患者是否属于骗婚者?
    婚前隐瞒精神病并不是欺骗婚姻,但被隐瞒的一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如一方婚前隐瞒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另一方坚决要求离婚,法院调解无效后,将认定夫妻关系破裂,判决准许离婚。在结婚之前隐瞒精神病并不是欺骗婚姻。婚姻欺诈是指欺诈者利用国家婚姻登记程序,或者以婚姻为手段,骗取他人感情、财产,以及诱导他人进行性生育的行为。虽然婚前隐瞒精神疾病不是骗婚,但被隐瞒的一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要求离婚。如果一方婚前隐瞒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另一方坚决要求离婚,法院调解无效后,将认定夫妻关系破裂,判决准予离婚。婚前隐瞒精神病是否欺骗婚姻?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结婚前的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或者情况,如实告知另一方;另一方未作表示的,视为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或者情况。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也明确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没有及时通知另一方,另一方可以请求撤销婚姻。在婚前
    2023-11-01
    477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词条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相关咨询
    • 精神病患者贩卖毒品构成犯罪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7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相关规定:《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
    • 精神病患者犯罪辩护词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8
      辩护人的肯定范围 律师监护亲友团,团体单位又推荐 注解: 1、关于辩护人的人数限制: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辨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②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一名辩护人不得为两名以上的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③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的,不得同时接受同一案件二名以上被害人的委托,参与刑事诉讼活动。 2、可以被委托担任辩护人的范围:①律师;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③人民团
    • 精神病患者犯罪应对措施
      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10
      在处理精神病患实施犯罪行为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如下规则: 1. 如果精神疾病患者在无法正确认识或控制其行为期间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但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其行为并非故意所致,则不应承担法律责任,但应要求其家属或监护人为其实施严格的照料和治疗。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政府机构有权采取必要的手段对其实施强制医疗。 2. 对于在精神状态正常时实施犯罪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 精神病怎么鉴定是否构成犯罪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9
      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发病时实施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关键看鉴定结论了。最终定罪量刑要由法院依照具体案情和证据认定,是否构成犯罪和如何定罪量刑应待律师会见和阅卷后综合判断。在刑事案件进行过程中只有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建议尽快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通过会见当事人和阅卷了解案情,制定辩护方案,为当事人争取从轻减轻处罚。
    • 精神患者犯罪是否可以量刑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12
      1、精神病人犯罪要不要判刑,应当区分情况。 2、精神病患者实施的犯罪,因为没有责任能力所以无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3、对不同的精神病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有所不同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若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缺乏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精神病人由于不具有辨别是非、判断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