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可知“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此,构成不可抗力,必须满足这几个条件:1、该事件是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无法预见的;2、该事件在发生之前并不能会当事人的意志或行为而能够避免;3、该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双方无法克服该事件产生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通知》(法[2018]1号)第3条要求:“妥善认定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效力,对有关政府违反承诺,特别是仅因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原因违约、毁约的,依法支持企业的合理诉求。妥善审理因政府规则调整、政策变化引发的民商事、行政纠纷案件,对于确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导致当事人签订的民商事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法支持当事人解除合同的请求。对于当事人请求返还已经支付的国有主体使用权出让金、投资款、租金或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依法予以支持。对企业家财产被征收征用的,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公平合理的补偿”。
所以,国家政策的变动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
一、不可抗力的适用规则
1、不可抗力事件与合同履行障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不可抗力与履行义务受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不可抗力引起预定法律效果的核心。“不可抗力必须是债务履行受阻的最近、唯一和关键原因,不能存在阻断因果关系的其他事由,否则,就不能引起不可抗力规则预定的法律效果。”
2、债务人需履行通知义务及提供证据证明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据证明。
二、不可抗力的司法实践
1.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应当审慎,尽到理性人的注意义务,关注商业风险。
2.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即使遭遇未事先约定的不可抗力之情形,也不影响法院认定,前提是符合不可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实质标准,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一方当事人若要援引该条款,应负该情况是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举证责任。
3.不可抗力发生时,当事人应当切实履行通知义务,以减轻双方损失。同时也避免对方援引此条款对不可抗力条款再抗辩,发生纠纷时减少败诉风险。
-
什么是不可抗力因素国家政策
439人看过
-
大国政策变化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范畴?
362人看过
-
贷款政策调整属于不可抗力吗
50人看过
-
政策调整是否属不可抗力条款
427人看过
-
新政策第二天出台,是不是“不可抗力”
351人看过
-
房产买卖政策性违约:不可抗力还是情势变更?
119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限购政策是不是不可抗力?澳门在线咨询 2021-06-10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并非是一个令所有市场主体猝不及防的突变过程,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限贷到限购逐步加强和完善的发展过程。房屋买卖合同作为一种标的额相对较大、与买卖双方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合同,合同当事人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对合同订立之后,可能出现的房地产市场风险,以及各种履行方面的障碍均应当有一定程度的预见和判断,不会对国家逐渐加强的宏观调控措施毫无心理准备。因此,这两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新出台的住
-
国家的土地政策是多少年不变北京在线咨询 2024-04-28国家的土地政策是30年不变。国家土地政策如下: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
-
贷款政策调整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安徽在线咨询 2023-02-05贷款政策调整不属于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房屋贷款政策不可抗力因素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91、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这里包含了两层要素,即不能预见,不可控制,缺一不可。 2、你们4月初订立合同,此时国家对于***房价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并且07年也曾出台过类似的政策,因此此次贷款政策并不属于不可预见的范畴,那么当然也就不能成为所谓不可抗力。 3、具体的也要看你们合同中是否有特别的约定,如无,那么应当认定为对方违约,定金无需归还。
-
国家的对外政策取决于国家力量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1一国的对外政策不是取决于国家力量,而是取决于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和一国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战争动荡不符合我国人民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不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力量,反而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国强不必然称霸。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和而不同,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证明王道比霸道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