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二、非法排除证据的规则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六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第五十九条
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人员应当出庭。
第六十条非法证据的处理
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第六十一条证人证言法庭质证原则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
刑事诉讼证据能力的客观性是什么,证据有主观性吗
143人看过
-
主观证据和客观证据的区别
111人看过
-
客观性是刑事非法证据的特征吗
296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有哪些对证据的要求?
133人看过
-
票据诈骗有哪些客观特征
159人看过
-
刑事诉讼之证据的客观真实性探讨
377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刑事案件证人作证客观条件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6我国对缓刑人员限制为: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所以说到境内其他省份旅行,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
刑事案件中的客观证据与当事人口供不一致的,法院会采纳哪些证据?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10司法机关合法取得的客观证据与当事人口供不符,通常情况会采纳客观证据作为判定事实的依据,该证据比当事人自证更有证明力。关于刑事诉讼证据相关规定,现行法规还没有做出明确说明。以下提供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供参考借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二)
-
帮助伪造证据罪的客观构成要件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3-05-09帮助伪造证据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 一、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 二、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对方是案件的当事人但为了达到帮助当事人的目的仍决意实施帮助其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
-
刑事证据的客观性有什么要求,刑事证据的相关性呢?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30一、刑事证据的客观性有什么要求客观性是指作为案件证据的客观物质痕迹和主观知觉痕迹都是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遗留和客观反映,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体体现在:其一,诉讼证据有自己存在的客观形式,并且这种形式可以为人的认识所感知。如果不具有能为人们在现有条件下所感知的形式,它就不能被人们认识并被用作诉讼证据证明案情。其二,诉讼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客观的,是不以当事人和司法人员主观意
-
刑事案件的原始证据和直接证据有什么区别, 刑事案件原始证据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04原始证据和直接证据的区别如下:就刑事案件而言,一个证据就能单独直接指出案件主要事实,这样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它与间接证据相对应;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没有经过复制或者转述或者传抄的证据,它与间接证据相对应。原始证据与直接证据,没有必然联系,不能认为原始证据就是直接证据,也不能认为传来证据就是间接证据。比如录音录像往往是直接证据,但不一定是原始证据(原始载体)。再如犯罪现场遗留的物品、痕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