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的性质:撤销权兼有请求权和形成权的特点,撤销权的行使必须依一定的诉讼程序进行,可请求受益人返还财产,恢复债务人责任财产的原状。
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1、债权人须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撤销权;
2、债权人对债务人存在有效债权;
3、债务人实施了减少财产的处分行为;
4、债务人的处分行为有害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一、恶意转移财产应对方法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根据这项规定,撤销权的构成要件为:
1、须以债务人所为的有害于债权人的行为作为撤销权的对象;
2、须以财产行为为撤销标的;
3、须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
4、对债务人以有偿方式处分其财产时,必须在债务人与受益人都具有恶意时,债权人方可行使其撤销权。
二、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区别
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区别如下:
1、构成要件不同:代位权的构成不但要求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要有真实、合法的到期债权存在,而且要求债务人与他的债务人之间也要有真实、合法的到期债权存在;而撤销权的构成只要求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要有真实、合法的债权存在,对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有无到期债权存在在所不问;
2、目的不同:代位权的行使是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产;而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恢复债务人的财产;
3、主观过错不同:代位权中的怠于行使是从客观上予以判断,债务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在所不问;而撤销权成立的主观要件要求债务人与他人行为时具有恶意,明知自己的行为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而仍为之,在债务人无偿或低价转让财产时,债权人要行使撤销权要求受益人受益时知道债务人的行为将有害于债权,即受害人也要有恶意;
4、诉讼时效不同:代位权的诉讼时效必须在债权履行期届满后两年内行使,并可适用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而撤销权应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入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
宣告死亡的撤销及其法律效力
345人看过
-
企业名称权的法律性质及其登记后的效力
326人看过
-
撤销权效应及其实质分析
369人看过
-
浅议撤销权成立要件及其优先受偿性
351人看过
-
什么是撤销权及其法律效果?
288人看过
-
撤销权及其法律特征
499人看过
撤销权是撤销权人依其单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效力溯及既往的消灭的权利。因撤销原因不同,撤销权人也不同。 在重大误解中,误解人是撤销权人;显失公平中,遭受明显不公的人是撤销权人;欺诈、胁迫中,受欺诈、受胁迫的人是撤销权人。撤销权是诉权,只能通过法... 更多>
-
贪污罪的法律要件及其构成要件河北在线咨询 2024-12-04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方面和主体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这是贪污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的重要区别。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的是行为人利用其职责范围内主管、经手、管理公共财产的职权所形成的便利条件,假借执行职务的形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而不是因工作关系或主体身份所带来的某些方便条件,如因工作关系而熟悉作案环境,凭借工作人员身份
-
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条件及其法律效力?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1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条件是: 1、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 2、两个债务须有先后履行顺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债的本旨。r先履行抗辩权的法律效力是:一方先期违约,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是不构成违约的,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r《合同法》第六十七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
遗嘱撤销权案件有哪些法律效力及行政效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30这个案例是代位权与撤销权的合并行使问题。 就乙公司免除涂料费100万,丙可以主张撤销权。撤销后,丙代位行使乙对甲的200万债权。
-
撤销监护权案件的法律效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20撤销监护权案件适用特殊程序。《民事案件案由规定》39、监护权特别程序案件413、申请确定监护人414、申请指定监护人415、申请变更监护人416、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417、申请恢复监护人资格
-
撤销权的性质与法律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1-09-28撤销权的行使必须依一定的诉讼程序进行,故又称废罢诉权。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可请求受益人返还财产,恢复债务人责任财产的原状,因此撤销权兼有请求权和形成权的特点。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与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不同,保全撤销权是债权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已经生效的法律关系。此种撤销权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其效力扩及到了第三人,而且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债务人清偿债权的清偿能力。而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并没有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