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是禁止索要天价彩礼的,根据相关的司法解释,彩礼怎么返还的问题首先要确定一方给予另一方的财物是否属于彩礼。属于赠与的,无权要求退还;属于彩礼钱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可以请求退还彩礼钱。那么,法定的离婚退还彩礼的条件有:
1、只是订婚的彩礼,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离婚彩礼必须退还;
2、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还未共同生活的,一方要求退还彩礼钱的,必须退还;
3、因一方婚前给付彩礼钱,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对方应当返还,生活困难必须达到无法维持当地最低的生活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民政局登记结婚时间是什么时候
民政局属于国家机关单位,上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2:30-5:30,办理结婚证建议避开节假日,特殊日子,避免扎堆现象。
结婚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一)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在实践中如何认定当事人的合意,须符合以下条件:
1、男女双方要有表示结婚意愿的行为能力。
2、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的作出必须符合法定形式。
(二)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以周岁计算,而不以虚岁计算,任何一方未达到法定婚龄,不准登记结婚,达到了法定婚龄的男女推迟结婚的,尊重本人意愿。
(三)符合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原则。
这就要求任何人都只能有一个配倡,不能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们。所以,结婚的双方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而不允许违反甚至破坏一夫一妻制。这里的无配偶,是指无有现存的夫妻关系。对于已经结过婚的人,或因离婚或因一方死亡其夫妻关系已经消除,就是无酿偶人。以上就是男女结婚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
结婚时间短的情况彩礼是否应该退回
423人看过
-
结婚时间短彩礼该如何还清
129人看过
-
结婚时间短彩礼退还是否由双方自行协商决定
69人看过
-
婚姻时间短彩礼是否应该返还
284人看过
-
结婚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合理还清彩礼
126人看过
-
民法典能否以结婚时间短要求返还彩礼
103人看过
彩礼如何认定: (一)如果彩礼是赠送给女方父母的,那么无论是婚前赠送还是婚后赠送,既不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也不属于夫妻双方的财产,而是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因此,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与夫妻双方均无涉,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 (二)若在结婚登记前... 更多>
-
彩礼数额较大,时间短可以退还彩礼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4金额有多大办理结婚证的时间有多久双方有无共同生活婚姻法司法解释中对彩礼有明确的规定,你可以直接电话与我联系,以便描述清楚具体的情况
-
请问结婚时间较短有结婚证可以退彩礼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4未登记同居,不受法律保护,彩礼应部分返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中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2022年结婚时间短彩礼退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5只要当事人登记结婚了,一般情况下不可以要求对方退还彩礼。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
-
结婚时间较短彩礼返还比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10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者流产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础上再减少5%至20%。
-
结婚时间短彩礼给女方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12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根据我国民法,离婚后,可以要求以下三种情况返还彩礼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实没有共同生活的; 3、婚前支付,支付人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