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制裁措施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7 07:10:17 245 人看过

该段内容介绍了未成年人在犯罪行为中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问题。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外,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如果构成刑事犯罪,则14岁以上的人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犯罪行为由行为人自己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外,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吗?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原则,这一原则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我国也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原则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15: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犯罪相关文章
  •  未成年人敲诈未成年人的法律制裁
    敲诈勒索罪有三种刑罚,分别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针对未成年人敲诈勒索行为,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处罚,也可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之后由法院进行审判。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敲诈未成年人,如果情节较轻,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将拘留并将其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之后等待法院进行审判。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敲 诈 勒 索 未 成 年
    2023-10-10
    87人看过
  • 未成年人聚众淫乱引诱罪的制裁措施
    我国的刑法对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等行为的处罚作出了规定。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的犯罪嫌疑人,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会被法院判处管制。如果行为人引诱未成年人进行聚众淫乱的,那么法院会按前款规定进行从重处罚。如果引诱未成年人进行聚众淫乱的,那么法院会对其进行从重处罚。如何确定构成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构成要件应当是指:1.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2.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的行为。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公共秩序也包括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一条规定,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活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活动
    2023-07-01
    87人看过
  • 针对强拆的法律措施有哪些?
    根据规定怎么对付强拆标准如下:首先,确定到底是公共利益还是商业开发,哪怕是修桥修路的同时盖楼,也要区分开。修桥修路的地方是公共利益,只要是同期或后期盖的建筑是卖钱的那就是商业开发。只有法院才能强拆,不是法院强拆就坚决制止,使用录像录音工具记下自己报警的经过和合法交涉的经过,最终能使用的合法程序都无效后,使用武力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侵害就是绝对的正当防卫了。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的方法:我们如果是不服拆迁裁决提起诉讼的话,诉讼期间是不能停止拆迁的执行;而在裁决为做出之前,就对拆迁单位提起撤销拆迁许可证的诉讼,也必须中止拆迁裁决的,这样,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裁决未作出,是无权执行拆迁的。强拆违法建筑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六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
    2023-07-18
    449人看过
  • 未成年人交通违法应对措施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驾驶非机动车违反交通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不构成犯罪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罚款、拘留。其中违法行为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法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殴打未成年怎么处理殴打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1、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2、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3、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八条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023-07-11
    323人看过
  •  针对故意伤人行为,如何实施法律制裁?
    故意伤害罪行的刑罚分为三种情况。若犯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犯有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致使受害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故意伤害罪行的刑罚如下:若犯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犯有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致使受害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故意伤害罪刑罚是什么?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对他人身体进行伤害,致使他人受到轻伤以上、重伤以下严重损害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刑罚如下:1. 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 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
    2023-08-29
    335人看过
  • 中国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下:1、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侵害。对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权向有关机关控告,直至诉诸法律;2、姓名权,未成年人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由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后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未成年人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3、肖像权,肖像权是指未成年人对以各种形式反映
    2023-06-27
    55人看过
  • 强制措施有哪些针对外国人?
    涉外刑事强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类:刑事强制措施不分涉外和涉内,包括,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刑事强制措施是国家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授权刑事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刑事强制措施具体有哪些刑事强制措施有以下五种:1.拘传,是指办案机关依法强制拒绝到案的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2.取保候审,是指办案机关责令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后不拘留嫌疑人的一种强制措施。3.监视居住,是指办案机关禁止犯罪嫌疑人擅自离开指定的住所、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通常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不能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的嫌疑人适用4.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反犯罪嫌疑人采用的关押在看守所的一种强制措施。5.逮捕,是指为了防止嫌疑人或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或审判,办案机关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关押在看守所的一种强制措施。《刑
    2023-08-15
    247人看过
  • 对未成年嫌犯慎用强制措施
    辽宁省公安厅日前印发《辽宁省公安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慎用刑事强制措施的规定》,严格依法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其中首次明确提出,对可能被判处拘役等五种情形的,可以不采取强制措施。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5种。与成年人犯罪相比,未成年人在犯罪动机、犯罪手段、主观恶性等方面差异很大,大多是受人教唆、盲目随从或一时冲动而实施犯罪,具有明显的偶发性。《辽宁省公安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慎用刑事强制措施的规定》中所指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指实施涉嫌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据辽宁省公安厅的相关人士介绍,由于未成年人思想相对幼稚,辨别是非的能力弱,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模仿欲和好奇心强,缺乏自控能力,所以犯罪动机简单,犯罪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极不易防控。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依照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辽宁省公安机关对
    2023-06-11
    203人看过
  • 能否对未成年采取强制措施
    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就能对未成年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法定强制方法。《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2024-05-01
    168人看过
  •  针对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特殊政策与措施
    为了保护未成年工的身心健康和完成文化技术学习任务,许多国家实行了缩短工作日制度和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加班和夜班工作。对于某些允许招收16岁以下学徒的特殊行业,国家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保护措施,保证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为了确保未成年工的身心健康和完成文化技术学习任务,通常会实行缩短工作日制度,同时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加班和夜班工作。对于某些允许招收16岁以下学徒的特殊行业,国家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保护措施。保证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特 殊 行 业 未 成 年 工 保 护特殊行业未成年工保护是针对未成年人就业保护的重要内容。在特殊行业,如矿山、化工、建筑等,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未成年工的身心健康成长面临更高的风险。因此,针对这些行业的未成年工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特殊行业未成年工的保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未成年工的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同
    2023-09-06
    485人看过
  • 法律制裁措施——拘留
    行政拘留属于违法治安管理法的行为,是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违法是什么?违法,也称违法行为,是指特定的法律主体(个人或单位)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或导致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违法行为表现为超越法律允许限度的权利滥用、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以及不履行法定的积极义务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023-07-14
    91人看过
  • 未成年人打架,派出所应对措施是什么?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满十八岁刑事犯罪怎么处理未满十八岁刑事犯罪的处理方式如下:1、不满十四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不判刑,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但已满十二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要依法判刑;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要依法判刑
    2023-07-16
    164人看过
  •  针对未满16岁打架事件的法律制裁
    该段内容讲述了针对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八种罪行会承担刑事责任,其中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导致严重身体伤害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和投放危险物质罪。因此,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造成他人轻伤的,并不承担刑事责任。针对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以下八种罪行会对其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导致严重身体伤害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和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以,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造成他人轻伤的,并不承担刑事责任。 打 架 造 成 轻 伤 , 1 6 岁 以 下 未 成 年 人 会 面 临 哪 些 处 罚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针对16岁以下未成年人打架造成轻伤的违法行为,会受到以下处罚:1. 首先,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并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教导。监护人应当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不得干涉或者纵容未成年人再犯。2. 其次,由教育行政部
    2023-09-12
    289人看过
  •  针对虚假信息诈骗的法律措施
    利用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罪的特点包括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主体是一般主体,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利用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罪的特点包括:1.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2.主体是一般主体;3.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如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欺 诈 方 法 有 哪 些 ?欺诈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些包括:假冒、诈骗、虚假宣传、商业贿赂、操纵股票价格等。这些欺诈行为会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打击欺诈行为,并加大对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任何人都应该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不要从事欺诈行为,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利用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罪的特点包括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主体是一般主体,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在客观方
    2023-09-02
    46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刑事犯罪
    相关咨询
    • 针对未成年人上网吧的处罚措施
      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2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这是违法行为。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任何网吧都严禁接纳未成年人入内。一旦违规,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罚款以及强制性暂停营业整顿等。作为网吧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该条例,承担起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责任和义务,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禁入标识牌,并且在显眼的位置展示出来。与此同时,网吧经营者还需严格核查上网者的身份证明
    • 针对未成年犯罪解决措施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5
      未成年犯罪的解决措施为,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则需要负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则在犯特定罪的时候需要负担刑事责任,也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针对未成年人在诈骗案件中的处理措施
      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21
      未成年被诈骗时,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因为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公安机关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在进行刑事诉讼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
    • 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管理制度,是对未成年人的什么具体措施??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5
      制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培养未成年人法制观念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实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的需要。未成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和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成年以后影响极大。大量事实证明,缺乏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是未成年人发生违法行为最重要的自身原因。制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辨别是非,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
    • 针对交通事故中致死行为的法律制裁措施
      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行为,肇事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这一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中明确规定。 同时,如果肇事者还具有逃逸行为或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他们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而如果肇事者因逃逸导致人身伤亡,则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