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介绍了未成年人在犯罪行为中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问题。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外,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如果构成刑事犯罪,则14岁以上的人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犯罪行为由行为人自己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外,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吗?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原则,这一原则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我国也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原则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
针对未成年人的刑罚减轻措施
226人看过
-
针对房产抵押合同诈骗的法律制裁措施
65人看过
-
针对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的处理措施
195人看过
-
债务人规避法律制裁的应对措施
300人看过
-
针对未成年人被骗钱,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90人看过
-
呵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措施
266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针对未成年人上网吧的处罚措施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这是违法行为。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任何网吧都严禁接纳未成年人入内。一旦违规,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罚款以及强制性暂停营业整顿等。作为网吧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该条例,承担起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责任和义务,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禁入标识牌,并且在显眼的位置展示出来。与此同时,网吧经营者还需严格核查上网者的身份证明
-
针对未成年犯罪解决措施的法律法规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5未成年犯罪的解决措施为,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则需要负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则在犯特定罪的时候需要负担刑事责任,也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针对未成年人在诈骗案件中的处理措施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21未成年被诈骗时,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因为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公安机关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在进行刑事诉讼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
-
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管理制度,是对未成年人的什么具体措施??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5制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培养未成年人法制观念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实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的需要。未成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和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成年以后影响极大。大量事实证明,缺乏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是未成年人发生违法行为最重要的自身原因。制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辨别是非,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
-
针对交通事故中致死行为的法律制裁措施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行为,肇事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这一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中明确规定。 同时,如果肇事者还具有逃逸行为或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他们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而如果肇事者因逃逸导致人身伤亡,则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