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于低保户家庭的小孩上幼儿园是有优惠政策的,可以免除低保户幼儿就读公立幼儿园的学费。
农村低保户儿童上幼儿园是有补助政策的,每个3-6岁的学前班阶段的孩子每年可以享受的最低补助是400元,如果是建档立卡户家庭的子女每年还可以享受600元的保教费资助,但是并非所以幼儿园都有这样的补助政策,必须是在教育局备案的正规幼儿园。
由于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低保户儿童幼儿园补助政策也会存在差异,有的地区低保户儿童或者是建档立卡户上孩子上幼儿园每年可以享受500-600元补助,有的可能更高,具体的幼儿园补助政策应该以当地为准。
一、五保户住院家属陪护费一天到底多少
定额”门诊救助。城市低保户中的“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城乡低保户中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可享受门诊医疗救助金500元。未参加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市低保对象因患严重疾病或因病长期卧床不起,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每人每年可享受门诊医疗救助金500元。城乡低保户中生活不能自理且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的一、二级残疾人和一、二级精神病患者每人每年可享受门诊医疗救助金600元。
二、大学生建卡贫困户需要什么手续
2016年及以后被高校录取就读全日制本专科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其中学费资助2000元、生活补助2000元),连续资助直到学业结束。休学期间,暂停发放资助。本科毕业后攻读研究生的,不属于资助范围,但毕业当年专升本、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全日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可享受本资助政策。享受本资助政策的学生,可同时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等国家和省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
二胎上幼儿园有教育补助吗
437人看过
-
幼儿园国家有补助吗?
231人看过
-
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
210人看过
-
残疾人子女幼儿园
329人看过
-
国家对幼儿园的补助措施
70人看过
-
五岁幼女告倒“幼儿园园长”
214人看过
低保是指家庭成员有重度残疾和疾病失去劳动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其住宅和收入明显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居民。 城市低保是在城市已建立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 更多>
-
榆林幼儿园搬迁有哪些补助?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25幼儿园拆迁是正在经营需要拆迁还是说修建幼儿园要征收您的房屋呢?若正在经营的学校需要拆迁的,有以下补偿: 1、是拆迁资产补偿,包括无法搬迁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着物,以及确因搬迁而发生损失的机器设备而生的补偿;装修费用的补偿。 2、经营损失的补偿。 3、拆迁费用补偿,包括搬迁前期费用和搬迁过程中发生的停工费用、机器设备调试修复费用以及物资的拆卸、包装和运输、解聘员工补偿费等费用。 4、基于拆
-
贫困户幼儿园的补助标准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8学前教育阶段:享受一免两补政策,即幼儿园学前一年补贴1300元/年,园小班和中班一年补贴400元公共经费;学前家庭困难儿童每天补贴3元/人。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两免一补一计划,即公共经费补贴(小学每年800元每年,初中1000元/生每年,如果是寄宿,在此基础上增加200元补贴),免费提供教材、农村贫困寄宿费补贴(小学每年1000元,初中每年1250元)、营养改善计划。高中教育阶段:享受一免一助,免学
-
幼儿园国家国家补助的政策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5幼儿园国家补助政策有: 1、国家财政仅对公办幼儿园和已取得办学资格的民办幼儿园发放补贴,个人的幼儿园不可能拿到国家给的补贴; 2、因为幼儿园的特殊性,国家管理极严,申请私人幼儿园非常困难,门槛很高,有资金压力的个人不可能成功申请成立个人的幼儿园,更不可能拿到国家给的补贴; 3、举办民办幼儿园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举办幼儿园必须具有与保育、要求相适应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安全
-
济南残疾人子女上幼儿园有哪些政策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6普通教育机构必须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生活、康复提供帮助。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县(市、区)人民政府对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应当组织教师和志愿者采取社区教育、送教上门、网络教育等形式实施义务教育,并设立送教服务工作专项补贴,专门用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前款规定的残疾儿童、少
-
户口上只有爸爸跟女儿的名字,上幼儿园能上吗?上幼儿园的条件??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27户口上只有爸爸跟女儿的名字,上幼儿园能上。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