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损毁文物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7 17:12:40 282 人看过

一、

故意损毁文物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本罪的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所谓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19日)第二条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珍贵文物包括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纪念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革命史献资料、手稿、古旧图书资料以及代表性实物等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是否属于珍贵文物由有关部门依法鉴定确认。此外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所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是指由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核定公布并予以重点保护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所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指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出来的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报国务院核定公布的单位以及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直接指定出来并报国务院核定公布的单位;所谓省级文化保护单位,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并报国务院备案的文物单位。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所谓损毁,是指使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的文物部分破损或者完全毁灭,损毁文物的情况比较复杂,造成的后果各有不同,破坏的程度有轻有重,社会影响也有差异。处理时要作具体分析,认真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应鉴别遭到损毁的是否是其主要的、关键的部分,对其外观的破坏程度等,从经济价值、社会影响、危害后果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某些损坏很轻、影响不大、或者被损坏后易于修复,情节显著轻微的,亦可以不认为是犯罪,但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5条第3项的规定,对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损毁公共雕塑、尚不够刑事处分的行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本罪是举动犯,只要实施故意损毁行为,均构成本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文物而故意加以损毁。至于行为人实施损毁行为的动机可能不尽相同,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构成,但是,如果行为人不知是文物将其损坏,或者虽然知道,但由于过失将其损毁,不构成本罪。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多次损毁、屡教不改的;损毁国宝级文物的;损毁大量珍贵文物或致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毁损严重的;损毁文物动机极其恶劣的等等。

二、

故意损毁文物罪处罚

标准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3: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故意损毁文物罪认定程序
    故意损毁文物罪认定分为两个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本罪的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所谓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珍贵文物包括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纪念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革命史献资料、手稿、古旧图书资料以及代表性实物等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是否属于珍贵文物由有关部门依法鉴定确认。此外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所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是指由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核定公布并予以重点保护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所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指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出来的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
    2023-02-28
    63人看过
  • 什么是故意损毁文物罪它是怎样量刑的
    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损毁的行为。故意损毁文物罪的量刑: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无意打碎古董土石头会不会坐牢如果只是普通文物,则不需要坐牢。无意打碎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要坐牢。所谓造成严重后果、则是指造成国家特别珍贵的文物损毁或者损毁珍贵文物数量较多以及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损毁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数量较大的等情况。二、盗掘古墓罪判几年盗掘古墓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具体刑罚标准可以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确定:盗
    2023-03-08
    231人看过
  • 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故意毁坏财物罪量刑标准
    故意破坏财产罪是指故意破坏或者损坏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符合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故意破坏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破坏公私财产,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产损失5000元以上的;(二)破坏公私财产三次以上的;(三)收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公私财产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故意毁坏财物罪金额立案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三条[故意毁坏财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
    2023-08-08
    375人看过
  • 本罪与故意损毁文物、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界限
    1、犯罪对象不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限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故意损毁文物、名胜古迹罪对象则限于珍贵文物、名胜古迹。2、在客观方面,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表现为私自掘取的行为,其行为方式多为秘密的;故意损毁文物、名胜古迹罪则表现为损毁行为,其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捣毁、损坏、污损、拆除、挖掘、焚烧等行为。3、在主观方面,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一般具有非法占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中文物的目的,故意损毁珍贵文物、名胜古迹罪则只是出于损毁的故意,其动机可能多种多样,但并无对文物非法占有的目的。犯罪分子盗墓的行为显然是严格侵害了国家对于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和制度,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盗墓罪的认定,要区分不其它相似的犯罪行为,如损毁文物罪,司法机关要从犯罪构成要件上来对犯罪行为进行审查和认定。次某、司某盗掘古文化遗址、故意损毁文物案(妨害文物管理罪)[案情介绍]2002年7月
    2023-08-12
    451人看过
  • 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过失损毁文物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过失损毁文物罪定义、量刑】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解释】本条是关于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罪的犯罪及刑事处罚的规定。本条第一款是关于故意损毁文物的犯罪及其刑事处罚的规定。本条中的“珍贵文物”主要是指可移动文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的规定,凡属一、二级的文物均属珍贵文物
    2023-06-11
    241人看过
  •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立案标准要怎样规定的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立案标准的规定是:实施了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的,即可以故意损毁文物罪立案。犯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哪些条件下才会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一、故意损毁文物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本罪的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文物而故意加以损毁。二、故意损毁文物罪量刑标准:1、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
    2023-08-02
    279人看过
  •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一、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处罚标准是什么?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治安处罚标准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二、故意损毁财物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三、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构成刑事犯罪公司可以开除吗?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构成刑事犯罪公司可以开除,法律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
    2023-04-13
    493人看过
  • 什么叫,故意损毁文物罪应该怎么认定?
    一、什么叫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损毁的行为。二、故意损毁文物罪应该怎么认定呢(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本罪的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审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所谓“损毁”,是指使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的文物部分破损或者完全毁灭,损毁文物的情况比较复杂,造成的后果各有不同,破坏的程度有轻有重,社会影响也有差异。所谓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所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是指由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文物
    2023-02-24
    188人看过
  • 故意损毁文物罪要如何判刑
    一、故意损毁文物罪要如何判刑故意损毁文物罪要判刑如下: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并非只要故意损毁文物就构成本罪而要故意损毁省级以上文物才构成本罪。《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故意杀人罪既遂如何判刑?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判刑为: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故意杀人的主体只能是年满十四周岁的人,以及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
    2024-02-05
    119人看过
  • 什么是过失损毁文物罪
    刑事责任能力
    一、什么是过失损毁文物罪1、概念过失损毁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及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具体可参见故意损毁文物罪的释解,这里不再赘述。(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所谓损毁,在这里是指由自己的过失行为如失火、过失引起爆炸、过失污损、过失摔破等致使珍贵文物损坏和毁灭。所谓造成严重后果、则是指造成国家特别珍贵的文物损毁或者损毁珍贵文物数量较多以及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损毁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数量较大的等情况。虽有过失损毁的行为,但所造成的后果不属严重
    2023-06-03
    247人看过
  • 故意损毁文物罪追诉时效是多久
    故意毁坏文物罪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罚在五年以上不超过十年的,则经过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法定的最高刑罚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则是经过了十五年后追诉时效届满;如果说可以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的,则经过二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毁坏文物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由于我国刑法表述中“十年以下”包括了十年,所以最高是可以判处十年的有期徒刑的,所以故意毁坏文物罪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一、故意损毁文物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本罪的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审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所谓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
    2023-03-29
    229人看过
  • 2024故意毁坏财物罪处罚标准细分
    一、故意毁坏财物罪处罚标准细分1、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罚标准,可细分为,如果数额较大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数额巨大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七十六条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怎样认定的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按照本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2023-12-08
    498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既遂的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最新处罚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一、我国刑法中针对文物保护规定的罪名不包括哪些罪名1、走私文物罪: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过失损毁文物罪: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
    2023-03-12
    182人看过
  •  文物失职损毁罪的判刑标准及刑罚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使珍贵文物遭受破坏或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当这种行为发生时,犯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因失职导致珍贵文物遭受破坏的刑事责任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疏忽,致使珍贵文物遭受破坏或流失,且后果严重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失 职 文 物 损 毁 罪 判 刑 标 准失职文物损毁罪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规定,失职文物损毁罪的最高刑罚为十年有期徒刑。失职文物损毁罪是一种严重的历史责任犯罪,意味着国家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失职,对国家文物的破坏和损失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这种犯罪行为对国家的文化传承和文化遗产保护构成了
    2023-09-12
    297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小朋友损毁了文物,那么故意损毁文物罪处罚是哪些呢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5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另外还根据不同价值的文物有不同的惩罚
    • 故意毁损文物罪怎么处理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毁损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损毁的行为。
    • 哪些是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8
      以下是有关于故意损毁文物罪可以取保候审问题的答案: 我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故意损毁文物罪在刑事处罚上如何处罚?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16
      对故意损毁文物罪如何处罚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考虑,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侵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审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实践中损毁文物的情况比较复杂,破坏的程度有轻有重,社会影响也有差异,处理时要作具体分析,认真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能作犯罪处理。
    •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故意毁坏财物罪处罚标准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24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审判标准由于我国刑法对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数额未作出明确界定,因此各地在实施中的标准也不太相同,福建省在对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认定中,“数额较大”一般为一万元以上不满五万元“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