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抚育费的数额,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子女的实际需要;
(二)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三)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离婚后,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根据收入状况分为: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
这里的“月总收入”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可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调查。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参照1确定。
一般参照《道·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参照标准》来确定的年平均人收入、年平均生活费来作为依据。
3、有特殊情况的,如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可适当增加。
一、抚养费给付方式是怎么样的
(一)一次性给付;
(二)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
二、关于抚养费的变更是怎么样的
子女抚养费发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变动性,在父母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及社会实际生活水平发生变化时,可以提起要求增加、减少或免除抚养费。
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事由包括:
(一)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维持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二)因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三)不支付抚养费的后果有哪些
由于支付抚养费是法定的强制性义务,因此应当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如果不支付抚养费,那么未成年子女可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索要抚养费的诉求。人民法院在审查核实之后,如支付人仍拒绝支付,人民法院可依当事人申请对应当支付抚养费的被告进行强制执行。
-
有残疾证离婚要抚养小孩吗
370人看过
-
小孩残疾离婚如何确定抚养费
463人看过
-
有残疾孩子离婚孩子归谁抚养
433人看过
-
离婚后女方抚养小孩的规定是什么
181人看过
-
家有残疾小孩怎么离婚啊
368人看过
-
夫妻离婚如何抚养残疾孩子?
274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小孩残疾离婚如何确定抚养费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3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
-
小孩残疾离婚怎么分成抚养费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2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
-
有残疾孩子离婚孩子归谁抚养啊?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5首先,离婚时孩子会判给谁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说。一般情况下,两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子,会根据下面的条件优先选择。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它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育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
小孩残疾父母对小孩有赡养义务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25兄弟残疾不一定有赡养义务,如果兄弟残疾之后还是有生活能力可以负担自己生活的,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需要承担赡养义务的前提是兄弟残疾之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或者未成年,而哥哥或者姐姐有负担能力的,就有赡养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五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
-
夫妻离婚怎么抚养残疾孩子,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3-11-04夫妻离婚,双方可以自行协商由一方抚养残疾孩子,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至法院,由法院作出孩子抚养权的判决。残疾孩子不满两周岁的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残疾孩子已满两周岁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