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型抢劫罪什么时候既遂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09 09:08:26 419 人看过

一、转化型抢劫罪什么时候既遂

对于转化型抢劫罪既遂之认定问题,在实务操作中通常采纳“控制说”或者“取得说”两种观点作为指引。其中,“控制说”强调当行为人获得财物的控制权之际视为犯罪既遂状态达成;而“取得说”则主张只有当行为人实际取得了财物之后才能认定为既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并没有针对此问题给予明确的规定,为此,需要引入刑法总则中关于犯罪既遂的通识性规定进行解释和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完成了犯罪行为,实现了犯罪意图,达到了预期的犯罪效果。在转化型抢劫罪的情境下,若行为人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成功地掌控了财物,同时排除掉了其他人对财物的占有权,那么便可视为行为人已经达到既遂状态。反之,如果行为人仅仅是通过暴力手段压制住了受害者的反抗,从而夺取了受害者的财物,且财物已脱离受害者的控制范围,即便行为人尚未离开现场,亦可将其视为抢劫罪既遂。然而,如果行为人仅短暂地控制了财物,却未能最终获取到财物,那么就有可能尚未达到既遂状态。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认定必须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全面考量行为人是否真正掌握了财物,以及是否排除了他人对财物的占有。只要行为人已经实现了对财物的有效控制,并且排除了他人的占有,那么就可以认为其已经达到了既遂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要件是怎样的

转化型抢劫犯罪需满足三项构成要件,三者间的具体情况如下:

(1)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必须先行进行盗窃、诈骗以及抢夺等违法行为;

(2)行为人需在现场立即采用暴力或以暴力相恐吓等手段;

(3)行为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主要动机在于,为了掩盖其非法所得、抵抗逮捕或销毁罪证等情况。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认定,通常采取"控制说"或者是"取得说"作为判断标准。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并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明确的规定,因此需要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部分的相关解释来加以解决。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行为人只要完成了犯罪行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就可以被视为犯罪既遂。在转化型抢劫案件中,如果犯罪行为人通过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成功地掌握了财物并且排除了其他人的占有权利,那么就可以被认为是犯罪既遂;反之,即使仅仅通过抑制受害者的反抗从而夺得了财物,但是在离开现场之前,也仍被视为犯罪既遂;而如果只是暂时性地掌握了财物,却未能最终实际取得财物,那么并不必然构成犯罪既遂。综上所述,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既遂的判定必须结合具体的事实情况,充分考虑到犯罪行为人对财物的实际掌控程度以及是否有效地排除他人的占有权利等因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08: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未成年转化型抢劫是否是抢劫罪
    未成年人的抢劫罪定性,不包括转化型抢劫。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也就是说,未成年人实施暴力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不转化为抢劫罪,而直接以其手段行为定罪。一、未成年犯抢夺罪的量刑标准(一)抢夺罪的量刑标准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未成年犯抢夺罪的量刑标准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2023-03-20
    219人看过
  • 事后抢劫是转化型抢劫吗
    事后抢劫与转化型抢劫是不一样的。要构成转化型抢劫罪需要满足以下两个层面的条件:1、行为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基本上都是数额犯,如盗窃以上、诈骗5000以上构成盗窃罪或者诈骗罪。但抢劫罪并没有规定数额标准,只要实施抢劫行为,不管抢到多少钱都会构成抢劫罪;2、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因为抢劫罪必然是适用暴力、胁迫或者其它方法使得受害人不敢、不能或不知反抗,因此,暴力胁迫行为是构成抢劫罪的基本要件。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
    2024-04-23
    428人看过
  • 袭警罪转化型抢劫怎么判
    一、袭警罪转化型抢劫怎么判依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之明文规定,袭警罪转化型抢劫的审判决策理所当然地必须考量其袭警行径的实质特性及其给危局处理带来的严重影响。倘若袭击警察之行为实为采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阻挠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且在此过程中实施了诸如使用枪械、管制刀具乃至驾驶机动车辆撞击等极端手段,对警察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则依据此项法律条款,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袭击警察之行为并未涉及上述极端手段,然而却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同样有可能按照该条款的规定进行惩处。至于具体的判决结果,则需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法院的最终裁定方能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
    2024-07-27
    427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是抢劫罪的基本犯吗
    一、转化型抢劫是抢劫罪的基本犯吗转化型抢劫乃是将盗窃、诈骗以及抢夺在特定情境下转变为抢劫罪的一种独特形式,然而此种转换须遵循如下三项基本条件。首先,行为人必须已经施行了盗窃、诈骗以及抢夺的违法行径,这是转换成立的先决条件。在这里,我们所强调的实施盗窃、诈骗以及抢夺的行为,并非仅仅局限于已然达到足以认定为前述三类犯罪的严重程度,而是同时包括那些虽然尚未达致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且暴力行为程度并不显著,对社会危害较小的情形。在此种情况下,依然应该依照本条款予以相应处置。其次,这种暴力或威胁的行为必须发生在实施盗窃、诈骗以及抢夺行为的过程之中,并且是在现场直接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所谓“当场”,主要是指犯罪的实际作案场所。此外,由于犯罪分子在试图逃避或逃离现场时被人察觉并紧随其后进行追捕,这一过程亦可视为“现场”的延续,同样应当视作“当场”。至于“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则是指犯罪分子
    2024-07-15
    428人看过
  • 主观条件转化型抢劫罪
    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2、行为人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3、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证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一、十七岁杀人怎么量刑十七岁杀人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但十七岁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故意杀人行为也有特殊规定,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的人故意杀人,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同时,十六岁以下十八岁以下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
    2023-03-06
    391人看过
  • 哪些罪名可以转化为转化型抢劫罪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主体。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可见,转化型抢劫罪分两类:第一类是携带凶器抢夺转化而成的,第二类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后出于某种目的继续实施特定行为转化而成的。在这二
    2023-05-01
    99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名词解释
    法律综合知识
    一、转化型抢劫罪名词解释转化型抢劫罪名词解释是指行为人首先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然后还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情形构成转化的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二、转化型的抢劫罪的情形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以下三种情形可构成转化型的抢劫罪:1.携带凶器抢夺的情形。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如果行为人将随身携带的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
    2023-05-28
    295人看过
  • 试论转化型抢劫罪/朱江
    试论转化型抢劫罪朱江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论处。此条是对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笔者试对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理解、适用条件及既遂与未遂的标准问题谈点看法:一、对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理解要正确理解转化型抢劫罪现行立法,是离不开罪刑法定原则的。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贯穿于刑法始终,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全过程,它当然也是我们正确认定转化型抢劫罪的指针。现行刑法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是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所谓罪行法定原则,简言之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对此我国刑法第三条有明确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罪行法定原则有几项基本要求:1、罪行法定化,即犯罪与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2、罪行实
    2023-06-11
    149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是否有未遂、中止之分
    对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未遂,理论界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否定说认为,在转化型抢劫罪中,只存在此罪向彼罪转与不转的问题,只要行为转化成抢劫罪,就一律为抢劫既遂。简言之,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转化型抢劫罪就是既遂。肯定说则认为,转化型抢劫罪既然已经转化成抢劫罪,犯罪形态就应当按照普通抢劫罪的犯罪形态来认定,因此和普通抢劫罪一样存在未遂形态。我们比较赞成肯定说的观点,即转化型抢劫罪应以普通抢劫罪的犯罪形态来认定,但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只有既遂、未遂和中止三种,不存在预备形态。具体理由如下:从刑法理论分析,转化型抢劫罪存在未遂形态(1)从犯罪形态角度分析,转化型抢劫罪只有既遂、未遂、中止三种形态。我们从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来分析:一是行为人先实施了盗窃、抢夺、诈骗行为;二是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三是实施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的目的是窝藏赃物
    2023-04-17
    72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中是否存在未遂形态?
    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理论界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否定说认为,在转化型抢劫罪中,只存在此罪向彼罪转与不转的问题,只要行为转化成抢劫罪,就一律为抢劫既遂。简言之,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转化型抢劫罪就是既遂。肯定说则认为,转化型抢劫罪既然已经转化成抢劫罪,犯罪形态就应当按照普通抢劫罪的犯罪形态来认定,因此和普通抢劫罪一样存在未遂形态。我们比较赞成肯定说的观点,即转化型抢劫罪应以普通抢劫罪的犯罪形态来认定,但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只有既遂、未遂和中止三种,不存在预备形态。具体理由如下:(一)从刑法理论分析,转化型抢劫罪存在未遂形态1、从犯罪形态角度分析,转化型抢劫罪只有既遂、未遂、中止三种形态。我们从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来分析:一是行为人先实施了盗窃、抢夺、诈骗行为;二是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三是实施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的目的是窝
    2023-06-11
    80人看过
  • 哪些是转化型抢劫
    法律综合知识
    转化型抢劫是由盗窃、诈骗、抢夺在特定条件下转化为抢劫罪的一种特殊情况,其转化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这是转化的前提。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主要是指已经构成上述三种犯罪的行为,但也不排除尚未达到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的法定“数额较大”,但使用暴力程度非属于抢劫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况,仍应以本条处理。二、必须是在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过程中,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当场”主要是指犯罪的作案现场。另因犯罪分子为逃脱、逃离现场而被人发现后紧追不舍,这过程也属于“现场”的延伸,也应视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是指犯罪分子对抓捕的人故意实施殴打、伤害等危及他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或以立即事实这些行为相威胁。如果暴力程度显著轻微或者无使用暴力加害他人的意图,只是为了挣脱抓捕而使用轻微反抗行为的,可不认为是使用暴力,仍按原罪论处。三、使用暴
    2024-05-12
    311人看过
  • 抢劫罪转化的认定及构成要件有哪些转化型抢劫罪
    转化型抢劫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行为人实施了盗窃或者诈骗或者抢夺行为。只要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不管是既遂还是未遂,亦不论所得财物数额大小,均可转化为抢劫罪。二是行为人当场施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里所指的当场,既包括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现场,也包括行为人在逃离作案现场被人发现后对其追捕的全过程。三是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窝藏赃物是指转移、隐匿盗窃、诈骗、抢夺所得的财物不能恢复原有状态;抗拒抓捕,既包括抗拒司法人员依法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也包括任何公民对其实施的抓捕扭送行为;毁灭罪证,是指为了逃避罪责,湮灭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品,以及销毁可以证明其罪行的各种证据。一、讨薪不成盗窃老板财物如何认定1、讨薪不成盗窃老板财物可能会构成盗窃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2023-03-20
    402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完善
    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根据上述对转化型抢劫罪中相关问题的论述,对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1)刑法第269条的法条表述不规范、严谨,依照字面解释在已经给行为人的行为确定为盗窃、诈骗、抢夺罪的情况下,符合法定条件后,又再次定罪,容易引起歧义,建议将其中的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表述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结合05年司法解释中的几种情节来定罪,这样,既能够有效地打击犯罪,也更符合刑法第269条的立法原意。(2)通过司法解释对当场作进一步明确的规定。刑法在规定后行为的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与作为前行为的盗窃、诈骗或者抢夺是一种什么关系作出规定。不同国家的刑法对前后两个行为之间关系的表述有所不同。德国刑法规定必须是于行为时,巴西刑法规定必须是立即,意大利刑法规定必须是当场。这些表述与我国刑法规定的当场同样都比较抽象和难于把握,都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在
    2023-06-11
    455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一般判几年
    一、转化型抢劫罪一般判几年转化型抢劫罪,也被称为准抢劫罪,是指被告人原先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等犯罪活动,在犯罪进行过程中,由于遭遇民警抓捕或者为了销毁罪证而当场采取暴力手段或者以暴力相胁迫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抢劫罪来定性和量刑。具体来说,抢劫罪的量刑标准通常是在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同时还要并处罚款。如果情节较为恶劣,例如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时,则可能会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且还需要并处罚款或者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二、转化型抢劫罪自首认定有何规定依据现行法律条例,对于实施抢劫犯罪行为后主动投案自首的被告人,司法机关有权视情况予以适当减轻或从轻惩处,在情节特别轻微的情况下甚至可
    2024-07-09
    21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是什么, 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中止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4
      转化型抢劫犯罪不存在犯罪中止形态,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转化型抢劫罪就是既遂。从犯罪形态角度分析,转化型抢劫罪只有既遂、未遂、中止三种形态。我们从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来分析:一是行为人先实施了盗窃、抢夺、诈骗行为;二是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三是实施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的目的是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根据上述三个要件,首先,转化型抢劫罪已实行了盗窃等先行行为,且具备
    • 什么叫转化型抢劫罪, 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特点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21
      洗钱罪的构成要素: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直接故意表现为主观方面; 3、侵犯的对象是金融秩序和社会经济管理秩序; 4、客观上表现为为犯罪人开立银行资金账户或者向犯罪人提供现有银行资金账户。
    • 转化型抢劫罪中的既遂和未遂有何区别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8
      转化型抢劫罪中既遂的认定为行为人有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未遂的认定应当是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 什么时候抢劫既遂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5
      一般情形下认为使用暴力、胁迫实际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时为既遂,而不以是否取得财物为判断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条的规定,抢劫罪侵犯的法益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抢劫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的后果两种情况之一的,均构成抢劫罪既遂。 对于普通抢劫罪的既遂,要求取得财物与先前的暴力、胁迫等手段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必须基于压制被害
    • 什么是转化型抢劫罪转化型抢劫包括哪些种类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6
      转化型抢劫,指的是《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即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但是实际上,转化型抢劫罪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第二类是《刑法》第269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