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矛盾综合治理的体系构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9 08:13:58 164 人看过

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包括社会共治机制、权责一致机制、统筹协调机制、风险预警机制、舆情引导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

吉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若干规定

发布部门: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文号:

(1992年7月13日吉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关联法规:

第二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是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政治、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重在治本和专门机关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的方针,通过打击、防范、教育、管理、改造、建设等工作,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第三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村(居)民委员会等组织(以下简称各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都应当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管理。

公安部门是社会治安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本辖区治安管理,并对各单位治安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单位的负责人承担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

各系统的主管部门应当协助下属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做好本系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第五条省、市(地、州)、县(市、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制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协调各单位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四)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检查,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决定或建议实施奖励与处罚;

(五)办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其他事宜。

第六条各单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共同职责是:

(一)对所属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

(二)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内部安全防范措施,制定内部守则或村(居)民公约;

(三)调解内部纠纷;

(四)帮教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和有轻微违法行为人员;

(五)组织所属人员开展创建“五好家庭”活动;

(六)参与维护所在地社会治安秩序。

第七条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惩处其他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必须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相互制约,严格执行法律。

任何单位和公民对违法犯罪活动都有义务进行举报,积极配合和支持执法机关及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第八条防范和打击走私、贩私活动,由公安、国家安全、海关、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按照分工,各负其责,互相配合。

第九条依法打击和查禁取缔卖淫嫖娼、聚众赌搏、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种植吸食贩运毒品和利用封建迷信骗取财物等违法犯罪活动,由公安部门主管,文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配合;构成犯罪的,由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处理;卫生部门负责对吸食(扎)毒品人员和患有性病人员的监测、检查和组织治疗工作。

第十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指导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新闻、出版、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都应当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第十一条各级各类学校的理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工作,由学生所在学校及其主管部门主管,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予以配合。

工读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由教育部门主管,公安部门予以配合。

第十二条城镇待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就业工作和道德、法制教育,由劳动部门主管,所在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予以配合。

第十三条轻微违法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职工、学生分别由其所在单位、学校主管;个体从业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行业主管部门主管;待业人员由家长所在单位协助居住地居民委员会主管;村民由居住地村民委员会主管;参加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的人员由劳动部门主管。工会、共青团、妇联、治安保卫组织及其家庭予以配合。

第十四条免于起诉人员的考核、帮教工作,由人民检察院主管,所在单位或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予以配合。

第十五条判处管制、缓刑、监(所)外执行、假释、保外就医、剥夺政治权利和免除刑事处罚人员的考察、监督和改造工作,由公安部门主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劳改劳教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予以配合。

第十六条暂住人口的户籍管理和治安工作,由公安部门主管,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以及用工单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予以配合。

盲目流浪人员和离家出走的痴、呆、傻人以及精神病人等收容遣送工作,由民政部门主管,公安部门予以配合。无家可归的精神病人的治疗,由民政部门举办的社会精神病院负责。

第十七条交通干线、旅游地区和集贸市场、繁华街道、车站等复杂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由公安部门主管,工商行政、交通、城建、铁路等部门予以配合。

第十八条旅店业、旧物回收业、印铸刻字业、理发美容业、汽车出租业等行业的治安管理工作,由公安部门主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予以配合。

第十九条社会上的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由公安部门主管,生产、储存、运销、使用单位必须服从公安部门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条物品仓库、金库、营业室、财会室等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由本单位负责,并接受公安部门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影剧院、歌舞厅、录像放映厅、游艺厅、图书和录像(音)制品销售摊点等文化市场的治安管理工作由公安部门主管,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部门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配合。

第二十二条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大型文体、经贸等活动和经批准的群众集会的安全保卫工作,由公安部门主管,主办单位配合;民间举办的活动和营业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由主办单位负责。

第二十三条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治安联防的组织工作,由同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各单位的自防自治工作,由本单位负责;民兵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的组织工作,由人民武装部门负责;大中城市和沿边地区的军、警、民联防,由所在地的乡以上人民政府与驻军共同组织实施。

各行政区结合部、城乡居民混居区的治安联防工作,由该辖区的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定期举行联席会议,进行部署,划分责任区,相互配合,共同实施。

第二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司法建议或检察建议的落实工作,由被建议单位负责,被建议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督促和检查。

第二十五条执行劳动改造和劳动教养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主管,驻地人民政府和劳改、劳教人员原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或原工作单位及其家庭予以配合。

第二十六条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工作,由劳动部门主管,劳改、劳教单位和落户地居民委员会以及原工作单位予以配合;公安部门负责落户工作;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给予支持。

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返回农村的,由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予以安置。

第二十七条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帮教工作,就业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个体从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主管;待业的由居住地居民委员会主管;回农村的由村民委员会主管。公安部门和劳改、劳教单位予以配合。

第二十八条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建设工作,由民政部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予以指导。

第二十九条建立和健全基层治安保卫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其作用。各单位治安保卫委员会的工作,由公安部门负责管理、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管理,人民法院负责指导。

第三十条公安派出所、消防队、交通队、人民法庭、法律服务所等基层政法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城建部门纳入建设总体规划,并负责监督实施。

第三十一条对执行本规定符合下列各项条件的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或授予荣誉称号: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建立群防群治队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年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

(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落实帮教措施,改造、教育、挽救违法犯罪人员成绩突出;

(四)调解纠纷,防止矛盾激化效果显著;

(五)刑事案件和各种治安案件显著减少,生产、工作、教学、科研、生活秩序良好。

第三十二条对执行本规定有下列事迹之一的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物质奖励或授予荣誉称号:

(一)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各项指标要求,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的;

(二)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对破获案件有突出贡献的;

(三)避免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发生,在防范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四)教育、挽救违法犯罪人员有突出成绩的;

(五)其他在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有立功表现或作出优异成绩的。

第三十三条对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负伤、致残的公民,所在单位或者民政部门、劳动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治疗、评残和安置。

对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而牺牲的公民,符合《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规定的,授予烈士称号,其遗属由民政部门给予抚恤。

关联法规:

第三十四条对违反本规定的,视其情节轻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给予单位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各级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以及群众性自防自治组织的工作人员,不得以权谋私,徇私枉法,打击报复。违者依法处理。

第三十六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2日 11: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预防犯罪相关文章
  • 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
    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七十八号(2002年12月20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2007年7月26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是: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政治、法律、行政、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推进平安建设,保障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第四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2023-04-24
    164人看过
  • 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及八五计划创造良好韵社会治安环境,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此,特作如下决定: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必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并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长期坚持下去。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其主要任务是: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采取各种措施,严密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堵塞违法犯罪活动的漏洞;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
    2023-06-06
    373人看过
  • 物业管理矛盾纠纷治理方案
    为了加强全县的住宅物业管理,规范物业管理服务行为,依法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合法权益,有效地化解业主委员会、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因质量等发生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及关于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推进人民调解物业领域拓展,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推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物业纠纷,提出具体方案。一、指导思想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要充分运用人民调解平等协商、互谅互让、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方便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的利益诉求,建立纠纷调解工作机制,依法、依理、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纠纷。二、组织领导为切实提高***物业纠纷调节水平,健全调节委员会服务管理职能,成立***物业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由**提明·麦斯迪克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相关科室抽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制
    2023-05-04
    333人看过
  • 医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05年,我院在市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文秘写作网,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2191.cn按照市卫生局综治委及**区**街道综治委的要求,对照2005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的内容,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并以创建省第七届文明单位和市平安单位、双拥单位为契机,认真抓综治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了医疗秩序良好,党员无违纪,职工无犯罪,无火灾及医疗安全等责任事故的目标。现将我院2005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加快我院改革、发展步伐,我院党政班子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年内医院工作重点,切实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由党政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和各职能科室协调配合,并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初职代会院部与各科室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的重要内
    2023-04-24
    173人看过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怎么写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为了加强局机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社会治安秩序,维护xxx镇城地区社会稳定,同居一地,共保平安,根据上级关于“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特签订各户责任书。一、加强本户人员的法制教育,做到人人学法、懂法、守法,严格用法律、法规约束全家人员的一切言论和行为。二、积极参加本单位开展的创建治安模范单位活动,遵守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做遵纪守法的公民。三、积极协助政府和政法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见义勇为,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对违法犯罪人员敢于检举揭发,并立即扭送或报告政法机关处理。四、保证自己的家属成员不违法犯罪,如有违法犯罪行为,不袒护,不护短,不包庇,立即报告本单位和政法部门,并劝其主动投案自首。五、保证自己的违法犯罪家庭成员,不重新违法犯罪。六、凡发现有书写“###”反动标语的要及时报告局机关并立即扭送到“610”办。七、严禁家属子女吸毒,凡被
    2023-05-09
    449人看过
  • 工会是劳动关系的矛盾产物吗
    工会是经济矛盾、主要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中国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是职工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这是工会的社会定位。2001年10月,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既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也是劳动者合法权益需要组织起来进行维护的产物。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巳成为工会的立命之本。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影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诸多因素,如有的职工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较多;有的单位劳动卫生、生产安全得不到很好保障;劳动关系机制虽然初步建立,但作用不明显;政府有关部门在思想观念、矛盾调处、执法监管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有的工会组织未能发挥维权作用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增加了协调和谐劳动关系的难度;职工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难以体现主体地位;资
    2023-04-29
    230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预防犯罪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或杜绝犯罪行为的发生。这包括社会预防和心理预防两个方面,前者从宏观角度出发,后者从微观角度出发。具体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锁好门窗、保管好贵重物品、不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外出、遵守交通规则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减... 更多>

    #预防犯罪
    相关咨询
    • 如何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14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这一规定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维护社会秩序,坚持综合治理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断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努力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形势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如一些严重危害社会保障的刑事犯罪活动和违
    • 关于法治化解征地拆迁社会矛盾的争议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2
      目前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化解拆迁社会矛盾的主要方法,具体分为: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让权利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基层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做到心中有法,言必合法,行必循法,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 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强化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弘扬法律的权威。法律的权威在于人民的信仰,要加强对基层群众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推进法
    • 如何运用法治化解征地拆迁社会矛盾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5
      目前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化解拆迁社会矛盾的主要方法,具体分为: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让权利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基层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做到心中有法,言必合法,行必循法,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 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强化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弘扬法律的权威。法律的权威在于人民的信仰,要加强对基层群众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推进法
    • 养殖合作社成员之间有矛盾,合法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27
      肯定是不合法的,很有可能构成侵权,建议是好好协商处理
    • 矛盾纠纷造成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3
      报警,申请伤情鉴定,按结果给案件定性再说。因为每天解答的咨询问题较多,你所说的情况不是很详细,只能给你做简单的答复,如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建议你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