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赠与胎儿,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审判实践中,涉及胎儿继承案件的诉讼主体的确定,胎儿因尚未出生,不可能保护自己的权利,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完成。在涉及胎儿继承的案件中,胎儿尚未出生的,宜以其法定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起诉或者应诉。在胎儿出生后,出生后的婴儿可以以当事人的身份出现在诉讼中,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婴儿的名义代理其起诉或者应诉。
财产赠与撤销的情形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赠与人在下列情形下可以撤销赠与:
(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此处的扶养义务不论是法定义务、还是约定义务,受赠人都必须履行,其不履行即构成赠与的撤销事由。如果受赠人无扶养能力,那么其不履行扶养义务不构成赠与撤销的事由。
(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在附义务的赠与中,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否则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
另外,赠与人的继承人或监护人也享有赠与撤销权。固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监护人可以撤销赠与。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
拆迁补偿是否应该涵盖未出生婴儿的权益?
154人看过
-
赠予未出生婴儿合同有效吗
426人看过
-
未出生婴儿的抚养权问题
500人看过
-
婴儿出生证明损坏,是否影响户口办理?
171人看过
-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未满周岁婴儿的财产分割
202人看过
-
遗产继承:未出生的胎儿能否参与?
405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赠与的财产有效吗未出生婴儿的赡养义务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311、把财产赠与未出生的孩子有效。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
-
婴儿未出生死亡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1把全部病历邮寄给我(每日清单,医嘱、病案首页、诊断证明,住(出)院证,各种同意书、检查报告、体温单等),看完病历后才能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将病历、医疗实物、监控等予以封存。别错过最佳时机,详情面谈。
-
未出生婴儿拆迁能赔偿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27拆迁未出生婴儿能否得到赔偿,要看当地的拆迁补偿政策。 1,国有土地上的征收补偿都是采取货币补偿的方式,不存在按照人口给予补偿的情况,因此未出生婴儿不予补偿。 2,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可能会存在按照人口进行补偿的情况,具体的腹中胎儿能否享受到补偿,具体还是得看当地政策,法律上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
-
赠与财产权益是否成立,无需签订赠与合同?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11根据法律的规定,赠与合同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赠与合同并不需要是书面形式。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赠与房屋时,赠与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1条规定,房地产转让必须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并且合同中应当明确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另外,根据该法第37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买卖、赠与或其他合法方式将其房地产转移给他人,因此赠与房屋也必须遵
-
婴儿能成为赠与合同中的“受赠人”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3婴儿能成为赠与合同中的受赠人。我国《民法典》第十三条的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由此可知,婴儿成为赠与合同中的受赠人,涉及的是公民权利能力的法律范畴,而不涉及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问题。婴儿作为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也依法享有民事权利,那么也可以接受赠与。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