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自然人犯罪的处罚: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2、对单位犯罪的处罚:
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一、新刑法逃税罪概念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逃税受到俩次行政处罚又逃税的行为。
二、立案标准
(一)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二)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三)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三、量刑标准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
单位逃税罪的主体怎么规定的?
396人看过
-
单位违规偷税的处罚规定
214人看过
-
逃税罪的单位犯罪情况怎么处罚
344人看过
-
单位逃税罪的责任人员认定
102人看过
-
单位犯罪罚金如何交单位犯罪的罚金标准是怎么去规定的
172人看过
-
单位集体逃税税务局如何处罚
310人看过
-
涉及到单位的逃税罪中的罚金会怎样处理?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1罚金也是一种刑罚,不过如果当事人被判处罚金的,自己的人身自由是不会受到影响的,但是自己的财产就会受到影响。当事人是需要及时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以后,向人民法院缴纳罚金的。
-
单位犯了逃税罪,逃税罪处罚责任人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23根据《刑》规定偷税罪犯罪主体特殊主体纳税或扣缴义务才构实际处理程般单位判处罚金没异议偷税罪特殊性主要涉及单位财务处理问题特别企业代表及财务员责任划问题按照两条刑规定单位犯偷税罪财务员作直接责任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单位负责作直接负责主管员应承担刑事责任偷税罪处罚:第纳税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并且占应纳税额一0%处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第二数额巨并且占应纳税额
-
单位逃税罪量刑标准单位逃税罪要判几年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01我国《》中对数额的确定方法有三种:倍比罚金、数额限度罚金和无限额罚金。《刑法》第211条对单位犯罪判处罚金的规定即属于无限额罚金,法律没有对罚金的倍数、比例或具体数额作出规定,人民法院完全可以根据犯罪情节、悔罪表现、所偷税款及滞纳金的补缴情况确定罚金数额,完全可以达到惩罚与相结合的刑罚目的,没有必要再对相关责任人判处罚金。否则,给人以“一罪两罚”的错觉,造成对“双罚原则”的误解,而且具有与“一项违
-
法律条文中对单位犯逃税罪怎么处罚?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22一般会对单位判处罚金,直接负责人承担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数额巨大的就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单位犯罪都是会直接按双罚制的标准来进行处罚。
-
逃税罪怎么认定单位犯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5罪与非罪行为人偷税数额要达到一定比例和数额或者具备法定情节,才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201条规定,偷税数额占应缴纳税数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才构成犯罪。对多次犯有偷税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偷税罪认定的犯罪主体规定问题《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