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达成往往需要经历交易双方的多轮谈判,特别是内容重大、结构复杂的合同。双方在讨价还价中会不断调整各自的最大利益和退让底线,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避免使不合自己利益初衷的意思表示产生法律约束力。如果发出条件的目的只是想探询对方是否有合作的意愿,则应斟酌词句,避免使其成为要约,因为,要约不得任意变更和撤销,对方一旦接受,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中的内容便成为要约人在合同项下的义务,若不履行,即构成违约。因此,若没有一经对方接受便受法律约束的意图,则应将发盘作成要约邀请,在发盘函件中明确提示“此件仅为要约邀请,不具法律约束力”等字样;如果发出条件的目的是想严格按照发出条件成立合同并履行的话,则应在发盘函件中明确提示“此要约不得更改,一经更改,要约失效”等字样,因为,法律规定,承诺方对要约进行非实质性更改,要约仍然有效,合同成立,合同内容以承诺方的承诺为准,此时,若没有要约上的特别声明,要约人就很有可能要受到不完全符合自己本意的合同的约束了。
此外,如果承诺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的承诺超期到达,而要约人不愿就此超期到达的承诺接受法律约束的话,要约人应及时通知承诺人承诺因超期而无效,否则根据法律规定,要约人仍要就超期到达的承诺接受束缚。
关于承诺,也应慎重,因为承诺一经做出,合同即告成立,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承诺人对要约的条件不满意,则不要轻易做出认同的表示,也不要履行与要约相关的任何内容,因为法律规定承诺不但可以书面表意做出,也可以履行要约内容的方式做出,而一经承诺,合同即告成立。相反,如果承诺人对要约条件非常满意,则应尽快做出承诺以使合同成立,避免因超过承诺期限而错失良机。
-
合同订立风险防范措施与技巧
436人看过
-
风险防范:签订劳务合同
228人看过
-
合同风险防范签订流程
195人看过
-
合同签订前如何防范风险,如何确定合同的成立和效力
51人看过
-
如何防范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风险
80人看过
-
合同风险如何防范如何防范合同风险
162人看过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一个意思表示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构成一个要约,一是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具备合同的必要条款;二是必须具有明确的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经对方... 更多>
-
订立合同防范风险有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03由于要约一经对方承诺,合同就宣告成立,只要该合同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会在双方间产生约束力。因此,企业在给他人发要约时,一定要注意以上的问题,一旦对要约的内容考虑不清楚,或为与他人签订合同把自己接受不了或无法接受的内容写入要约,这样一旦对方给予了承诺可能就会给企业造成风险,要约撤回时一定要确认对方承诺尚未做出。
-
如何防范合同订立中的法律风险, 合同订立中的法律风险通俗易懂解读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4一、如何防范合同订立中的法律风险首先要注意审查对方作为合同一方的主体资格是否适格,避免产生无效合同。其次合同的内容要明确合法,严谨周密。在内容上,对于标的物的数量和质量要有明确约定,何种规格、功能,适用何种质量标准,欲达到何种使用效果,价款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交货地点和期限,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是继续履行还是损害赔偿,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违约责任等;在文字上,一定要精确、规范,如在对金额
-
合同签订前程序性风险分析与防范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1XX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合同的订立应遵守《公司法》程序上的要求。XX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未经上述程序而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会因程序的瑕疵被认定为无效或撤销。因此建议购买方在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时应当要求目标
-
在合同订立前,如何有效地预防风险?陕西在线咨询 2024-11-19合同的达成通常需要经历多轮谈判,特别是在内容重大、结构复杂的合同中。在谈判过程中,双方会不断调整各自的最大利益和退让底线。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使不合自己利益初衷的意思表示产生法律约束力。 如果发出条件的目的只是想探询对方是否有合作的意愿,则应谨慎用词,避免将其变成要约。因为要约不得任意变更和撤销,对方一旦接受,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中的内容便成为要约人在合同项下的义务。如果不履行,即构
-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如何防范潜在风险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05一、高度重视法律专业人士的运用 二、认真审查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和资信能力 当前,部分不法单位和个人常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犯罪行为。为确保欺诈行为,减少交易风险,我们应当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信用状况等。首先,查看对方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证明资料,了解其经营范围、资金、信用状况以及项目是否合法。若对方有担保人,还应调查担保人。然而,不能仅凭其名片、介绍信、工作证、公章、授权书、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