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小溪信息公开是怎样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2 05:20:22 409 人看过

五河小溪信息公开有利于保护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广泛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是人民具有一定的获得感,即有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社会的进步,也有利于五河小溪的建设。信息公开是政府建设阳光型政府的需要,开展各样的活动有利于增加人民的和谐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于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7年4月5日发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国务院办公厅是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以下统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是:

(一)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

(二)维护和更新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组织编制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四)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五)本行政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

第六条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一、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本单位主动向社会免费公开的信息范围参见本单位编制的《五河县小溪镇信息公开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蚌埠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查阅《目录》,也可以到本单位办公室(具体地址:五河县小溪镇政府办公室)查阅。

●公开形式

本单位还将采用新闻发布会、政府公报、报纸、便民资料等辅助性的公开方式。

●公开时限

各类政府信息产生后,本单位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公开,最迟自信息产生后的20日内公开。

二、申请公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本单位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可以向本单位申请获取。本单位依申请提供信息时,根据掌握该信息的实际状态进行提供,不对信息进行加工、统计、研究、分析或者其他处理。

●受理机构

●受理程序

(一)提出申请

为提高处理效率,申请人对所需信息的描述应尽量详细、明确,若有可能,请提供信息的标题、发布时间、发文字号或者其他有助于明确该信息的提示。

(二)申请方式

1、现场申请。申请人可以到本单位受理机构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并填写《申请表》。书写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

2、书面申请。申请人填写《申请表》后,可以通过传真、信函方式提出申请,通过信函方式申请的,应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申请人如申请获取与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当面提交书面申请。

3、网上申请。申请人可在蚌埠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填写电子版《申请表》,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受理机构的电子邮箱。

本单位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方式提出的申请,但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相应的服务业务。

(三)申请处理

1、本单位收到申请后,将从形式上对申请的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对于要件不完备的申请予以退回,要求申请人补正。

2、对不属于本单位掌握的政府信息,本单位受理机构将及时告知申请人。如果能够确定该信息掌握单位的,告知申请人联系方式。

3、申请获取的信息如果属于本单位已经主动公开的信息,本单位中止受理申请程序,告知申请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4、本单位根据收到申请的先后次序来处理申请,单件申请中同时提出几项独立请求的,本单位将全部处理完毕后统一答复。鉴于针对不同请求的答复可能不同,为提高处理效率,建议申请人就不同请求分别申请。

5、属于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向监察单位或者上级政府单位投诉,接受投诉的单位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五河小溪信息公开的内容就是上面这些,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从公民的角度看,信息公开有利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这个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心中的真实想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2日 08: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履行职责相关文章
  • 上海市信息公开条例是怎样的?
    一、概念本规定所称的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具体承办本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事宜,维护和更新本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二)受理和处理向本机关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三)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四)组织编制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五)履行本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行政机关应当将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地址向社会公开,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政府信息公开事宜提出咨询。三、公开范围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
    2023-04-13
    282人看过
  • 拆迁公开信息怎样写?
    申请拆迁信息公开的内容:1、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2、单位于X年X月X日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电报/传真/当面方式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申请获得信息。3、经审查,单位的申请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机关予以受理。一、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涉及什么不得公开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不应当公开。未经申请人同意,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参与专家评审等的人员不得披露申请人提交的商业秘密、未披露信息或者保密商务信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涉及国家安全、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行政机关依法公开申请人前述信息的,允许申请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二、房屋拆迁诉讼如何处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面对非法房屋拆迁,被拆迁人或被征收人在维权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做到清醒理智,依法维权。其次,从得知将要进行房屋拆迁起便树立“证据意识”,时刻注意搜集与保存重要的证据。最后,不
    2023-03-25
    345人看过
  •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办公厅是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以下统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是:(一)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
    2023-03-26
    480人看过
  • 山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怎样的
    一、山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怎样的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依法行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2010年5月7日省政府第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二、主要内容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依法行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纸质、电磁介质以及其他载体形式予以记录、保存的信息。第三条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和
    2023-04-13
    457人看过
  • 犯罪者信息公开知情权是怎样的
    犯罪者信息公开知情权是社会公众获得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的权利。犯罪者虽然违反了法律,行为受到限制,但是对于信息公开的内容,仍有权利去了解和知晓。一、合同最后一条加保密该如何写(一)1、双方应当对本协议的内容、因履行本协议或在本协议期间获得的或收到的对方的商务、财务、技术、产品的信息、用户资料或其他标明保密的文件或信息的内容(简称“保密资料”)保守秘密,未经信息披露方书面事先同意,不得向本协议以外的任何第三方披露。资料接受方可仅为本协议目的向其确有知悉必要的雇员披露对方提供的保密资料,但同时须指示其雇员遵守本条规定的保密及不披露义务。双方应仅为本协议目的而复制和使用保密资料。2、除非得到另一方的书面许可,甲乙双方均不得将本合同中的内容及在本合同执行过程中获得的对方的商业信息向任何第三方泄露。3、本保密义务应在本协议期满、解除或终止后仍然有效。(二)1、乙方对
    2023-03-19
    347人看过
  • 信息公开诉讼起诉期限是怎样的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期限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行政诉讼只有起诉期限的耽误,没有起诉期限的中断。只有在起诉期限内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才有权对其进行司法审查。超过起诉期限起诉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只能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在立案受理时没有查明,但在审理过程中查明已超过起诉期限的,人民法院应该裁定驳回起诉。二、行政诉讼起诉期限与诉讼时效的区别1、性质不同起诉期限:起诉期限是诉之合法的要件,即起诉能够被法院予以受理的法定条件,规定在行政诉讼法中,系诉讼程序法律制度;诉讼实效是诉之有理由的要件,即原告的诉讼请求能够成立的前提。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属于民事实体法律制度,规定在民法典中。2、立法目的不同起诉期限:行政诉讼法中之所以设立起诉期限,在于督促相对人尽快行使权利,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效率,维护行政管理
    2023-02-25
    27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履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提前履行合同如果符合当事人约定的不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当事人提前履行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不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合理情况下让其进行赔付、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如下: 1、要... 更多>

    #履行职责
    相关咨询
    • 乐山市信息公开是怎样的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0
      1、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 2、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和经济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 政府哪些部门的信息是需要公开的,信息公开流程是怎么样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4
      政府信息分开程序是作为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政府机关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的时限。 信息公开流程依据不同的部门为群众办理的事务不同具体的流程有所不同,具体的还是要看当事人需要办理的事务咨询当地政府的信息分开流程来进行办理。
    • 信息公开的时限要求是怎样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六条,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及时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
    •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是怎样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8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信息,政府应当自该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得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
    • 怎样进行信息公开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2
      信息公开的方式是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以及重大诉讼等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刊登在中国XX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同时还可以在XX指定的地方报刊上公布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