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员工违纪、离职管理和劳动争议司法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7 16:14:35 340 人看过

1、劳动关系确认的实践

1.劳动关系的一般确认标准

2.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明

3.承认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提前退休人员、无薪人员之间建立的雇佣关系,下岗待业人员,,为企业和新单位休长假停产的人员

4.退休人员劳动关系的认定

5.建筑领域劳动关系的认定

6.工人与多个附属单位劳动关系的认定

7“两不找”情况下劳动关系的认定8.雇主内部承包商与从国外招聘的雇员之间劳动关系的认定9.在校实习学生之间劳动关系的认定10.只有劳动办理就业登记手续或缴纳社会保险的关系识别。工作地点差价调整数和薪金调整数的处理1.工作地点差价调整数的一般原则2.雇主与雇员协商工作地点差价调整数做法3.雇主依法单方面协商雇员的工作地点差价调整数做法4.雇员与双方单位工作中的制约关系结婚,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调动其中一人

5.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调动从事涉密工作的员工,使其在离职前不被保密

6.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根据员工的违纪或渎职行为调动该职位职位协议不清楚该职位是否可以调整

8.在职位调整期间是否可以调整工资

9.不接受职位调整是否被视为旷工

(1)工人对雇主的职位调整不满意,不去上班在单位工作

(2)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岗位调整不满意,仍停留在原岗位

三倍工资和双倍工资的典型问题

1劳动合同期满后是否支付双倍工资

2.是否免除双倍工资反向签订劳动合同

3.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支付双倍工资

4.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或用人单位负责人未签字是否支付双倍工资

5.受伤员工是否支付停工留薪期间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

6.女员工怀孕期间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产假或哺乳假

7.员工在病假期间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未签订合同时是否支付双倍工资

8.雇主的法定代表人和高级管理层未签订合同时是否支付双倍工资合同

4加班工资争议实践

1.加班事实的识别

2.考勤记录的识别

3.职务和加班的识别

4.如果每周工作总小时数不超过40小时,但工作时间超过30小时,是否支付加班费6天

5.约定的月薪是否包含加班工资是否合法

6.未安排哺乳时间是否视为加班

7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是否可以约定

8、工资单、辞职单等文件,以及如何处理已结算的加班工资争议

9.工资单、辞职单等文件约定的已结算费用包含具体的项目明细,但不包括加班工资。如何处理争议

10.如何处理因双方同意在一段时间内解决费用或辞职时的所有费用而产生的争议,而不区分具体项目的细节

11.工人单方面发出承诺所有工资在一定时间内结算,或单方面承诺所有费用在辞职时结算

12.在达成加班工资结算或调解协议后,如何处理工人因金额过低而要求雇主补足差额的纠纷

13.如果工人在法定假日工作,14.24小时值班人员的加班问题15.加班工资仲裁的限制。竞业禁止的实践1.竞业禁止无经济补偿的竞业禁止协议是否有效2.竞业限制是否适用于所有工人3.竞业限制是否适用于在职期间用人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经济补偿的处理

5.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解除竞业限制

6.员工承担违约责任后是否需要继续履行竞业限制

7.员工是否雇主恶意终止劳动合同,员工是否仍然承担竞业限制责任

8员工是否可以同时承担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

9.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如何处理竞争,新用人单位应承担连带责任员工违纪处理和离职管理技能

高级劳动法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专家组特邀专家、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饭店业协会法律专家委员会专家、高级顾问、,广东省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成员,在劳动法研究方面有着深厚造诣,尤其在企业用工法律风险防范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任深圳市法律协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在《法律出版社》上发表了多部劳动法实务著作,题目1:处理员工违纪行为和实际操作技巧

处理员工违纪行为一直是最重要的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处理不当往往导致劳资矛盾激化。当员工“犯小错误,不犯大错误”,“请病假”,滥用“三阶段”权益,不辞而别,以及各种违纪行为。。。企业应如何应对

本课题从员工违纪行为的细节入手,结合案例告诉您违纪行为的操作方法,尽可能避免法律风险

1.员工违纪行为的定义和类型;典型违纪行为分析

2.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在实践中的运用

3.违纪处理的基础工作:法规合规性审查和填补法规漏洞的方法

4.处理的困境《员工违纪行为的选择和处理方法》中的员工违纪行为和处理方法纪律取证方法和技巧(包括电子证据)

8.雇主对违纪员工工资扣除的合规性分析和操作细节

9.违纪经济处罚(罚款)的合规性分析和实践

10.程序严重违反员工试用期和纪律规定的处理p>13.员工“小错误常犯,大错误常犯”的处理办法

<14.员工严重失职渎职的法律风险控制和实际操作

<15.兼职行为的处理,员工在雇佣期间的法律风险控制和实际操作

16.员工雇佣欺诈的处理、法律风险控制和实际操作

解雇风险的法律责任和控制

18.女性员工的处理和操作细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10: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员工违纪处理相关文章
  • 员工劳动争议处理办法
    劳动争议处理
    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实践中,职工与单位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而解决纠纷的情况非常多,效果很好。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2、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除因签订、履行集体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外均可由本企业劳动争
    2023-03-17
    426人看过
  • 员工劳动争议处理办法
    劳动争议处理
    一、员工劳动争议处理办法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实践中,职工与单位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而解决纠纷的情况非常多,效果很好。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2、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除因签订、履行集体劳动合同发生的
    2023-04-28
    407人看过
  • 员工劳动争议处理办法
    劳动争议处理
    一、员工劳动争议处理办法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实践中,职工与单位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而解决纠纷的情况非常多,效果很好。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2、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除因签订、履行集体劳动合同发生的
    2023-04-15
    474人看过
  • 如何处理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
    1、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商量,使双方消除矛盾,找出解决争议的方法。当然,协商解决并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只是国家对当事人自行解决劳动争议这种方式予以认可。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并有权申请调解或仲裁。2、企业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企业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另外,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达成协议后反悔的,也可直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一般由所在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当发生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4、法院判决。当事人任何不服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法院将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程序进行。首先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民事调解,如果双方当事人就劳动争议达成协议,法院将制定民事调解书,调解书一经送达当事人立即生
    2023-03-08
    169人看过
  • 劳动争议如何预防和处理
    一、何为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行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发生的纠纷。它是劳动关系内在利益差别和矛盾的外在表现,是由于劳动关系不协调、不稳定所致。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目前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劳动者都应共同地积极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预防。1、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政府虽不能对劳资纠纷直接进行干预,但对劳动关系具有指导和调整的功能。政府应积极调查研究,培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劳动关系,出台符合时代特征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支持政府职能部门正确行使监督检查职权,协调劳动保障部门与各经济主管部门、工商、税务、财政、工会的配合。2、强化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察手段,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劳动监察运用行政手段规范企业行为是调整劳
    2023-03-26
    252人看过
  • 如何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
    1、什么是劳动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不同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争议。有的是既有权利纠纷,即因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既有内容而产生的纠纷;劳动争议的范围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的范围为: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劳动合同的终止和终止3.退市、辞退、辞职、辞职引起的纠纷4.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纠纷5.劳动报酬纠纷医疗费、经济补偿金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如何预防劳动争议,有法可依。企业要有预防措施的思想。在劳动争议发生前,员工在入职前有一套详细而具体的企业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管理规定。企业规章制度和其他管理规范是企业的内在规律。企业的整个运作都是以这些规律为基础的,所以有法可依。由于这是企业的内部法,所以这一制度首先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才能具有
    2023-05-07
    368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员工违纪处理是指企业对员工违反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后续惩戒处理模式。 员工违纪的处理方式如下: 1、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2、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即时辞退,因严重违纪而辞退、预告辞退; 3、除名。是只适用... 更多>

    #员工违纪处理
    相关咨询
    • 劳动者主动离职劳动争议如何处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7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 员工违纪如何处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4
      1、员工多次违纪,已经构成了严重违纪,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最后通牒可以发个通报,只要按事实说明事由,并写明触犯哪一条规章制度,最后强调如果再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让当事人签收即可; 3、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 如何处理员工违纪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23
      用人单位想要辞退员工,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规定来,那么,怎样处理违纪员工才不违法呢以下是关于处理违纪员工的正确方法的一些介绍:依据《劳动法》和《工会法》制定完善的内部规章制度,与员工签订好劳动合同,与工会签订好集体合同,以避免在处理违纪职工时出现的法律风险。用人单位处理违纪员工也应避繁就简。 (一)经济处罚。包括罚款(最多不超过当月工资的20%);经济赔偿(由用人单位酌情确定具体数额,可以由违
    • 处理自动离职争议如何处理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24
      处理自动离职争议的方式是职工自动离职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可以要求职工赔偿或交付违约金。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
    • 如何处理自动离职争议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2
      处理自动离职争议的方式是职工自动离职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可以要求职工赔偿或交付违约金。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