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诉讼如何异地立案处理
在面对行政诉讼需要异地立案的情况时,首先需明确行政诉讼的管辖原则。根据《行政诉讼法》,行政案件原则上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允许异地立案。例如:
1.经复议的案件,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原告可选择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而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则必须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4.当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其管辖范围时,会依法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在特定情况下,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并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5.若多个法院均有管辖权,原告享有选择权,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
二、行政诉讼的费用如何承担
行政诉讼费用的承担原则明确规定,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若双方均有责任,则根据责任大小共同分担。这一原则在《行政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具体分担方式包括:
1.一方败诉则由其承担全部费用;
2.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根据责任比例分担;
3.共同诉讼中败诉时,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费用承担;
4.原告撤诉的,费用由原告承担;
5.因不正当诉讼行为产生的费用,由该当事人承担;
6.而诉讼资料副本制作费及实际费用,则按实际支出收取,由申请人预交。
三、行政诉讼书撰写及提交要求
撰写行政诉讼书时,需确保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以便法院能够准确理解原告的诉求和事实依据。
1.行政诉讼申请书应包含原告与被告的基本信息,这是确定诉讼主体的关键;
2.明确具体的诉讼请求,并阐述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这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基础;
3.还需列出证据及其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以便法院核实证据的真实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提起诉讼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包括原告资格、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只有当起诉状符合这些条件时,人民法院才会予以登记立案。因此,在撰写和提交行政诉讼书时,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
-
如何在异地进行诉讼立案程序
239人看过
-
请问如何进行异地行政诉讼?
149人看过
-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异地起诉是如何
411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地如何确定,行政诉讼案件审理期限
208人看过
-
怎样提起行政诉讼案件异地审理
65人看过
-
如何做好行政诉讼立案登记
410人看过
-
行政案件异地审理如何处理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19提起行政诉讼案件异地审理的,需要存在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事由。此类情况下可以申请上级法院指定异地法院审理。异地审理很大程度防止了地方权力妨碍审判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是应对反腐很有效的司法模式。
-
异地如何起诉行政诉讼?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29如果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理由需要法院整体回避,可以申请上级法院指定的异地法院审理。 为了有效消除和防止审判干扰,最高法明确要求当地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异地审理的做法。省级高级官员腐败跨省异地审理,省级局级干部腐败案件异地审理是比较固定的司法惯例。实践证明,近年来异地管辖案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异地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了地方权力阻碍审判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有效消除了案件调查中的各种干扰和阻力,
-
如何跨地区提起行政诉讼,异地行政诉讼,如何异地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08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
-
有关异地行政诉讼立案的问题贵州在线咨询 2025-02-061、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4、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
-
行政诉讼案件法院如何处理?应如何处理?行政诉讼案件一经审理后?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12首先,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