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劳动争议和债务关系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6:11:07 421 人看过

被告张平曾是原告**酒店所雇用的酒店部经理。在此期间,被告为原告代销了几张消费卡,部分消费卡未能与原告结算。此外,被告签署了5份消费账单,并承诺将其记入其账户。后来由于矛盾,双方未能结算,故原告催告被告结算,但日后原告通知被告解除劳动合同。原告起诉要求被告支付消费卡20万元,支付5张消费单5000元,处理意见:本案审理期间,认为本案存在两种法律关系: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消费卡销售金额纠纷部分以劳动合同关系为基础,劳动部门尚未解决和仲裁,不属于本院直接受理的案件范围的;被告签署的5000元是被告确认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法院可以处理这部分纠纷。但在程序上如何处理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案件应当判决,实质性问题和程序性问题可以以判决的形式处理。我们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5000元消费费的主张,驳回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万元消费卡的主张

第二意见:判决驳回原告起诉。原告与被告之间的消费卡纠纷不属于法律直接受理的范围,是本案诉讼请求的主体。虽然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消费债务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可以由法院审理,但只是债权的一小部分。本案的处理方式应根据主要诉讼请求确定,驳回原告诉讼

第三意见:裁定驳回原告消费卡20万元的诉讼请求,裁定生效后,原告要求赔偿5000元,应当有判决支持。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分析:

一般来说,案件只能由双方法律关系产生的纠纷引起。然而,在实践中,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着许多法律关系。当纠纷发生时,原告往往为了解决双方的矛盾而将所有纠纷集中在一起,或认为双方实际上存在法律关系,并将其全部纳入一项申诉中,可以受理,是因为申诉陈述相对简单,或者从原告提供的材料看不出各种法律关系的结合。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在审判过程中很难操作,程序法和实体法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依照程序法的规定,认定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驳回原告起诉的诉讼。它是针对不符合法律条件的起诉。立案后、审判终结前,适用程序法上的裁定法律文书解决当事人的诉权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起诉的条件是: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人;(三)有具体的事实和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范围,由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法院认为二审、再审不应当受理的,只能发回再审,一审法院裁定驳回,是指人民法院因一方当事人的实体请求在实体法上没有正当理由和法律依据,通过人民法院以判决的形式驳回另一方当事人的实体请求,包括拒绝全部或部分索赔。事实上,当事人的主张缺乏事实或法律依据,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进行了否定性评价。适用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依据各项实体性法律法规,本案原告与被告之间关于消费卡部分的纠纷属于劳动合同关系,双方当事人尚未结算,劳工部也没有对此进行仲裁。根据法律规定,不属于法院直接受理的民事案件范围。因此,原告在这部分纠纷中不具有起诉权,如果只应起诉,则应驳回起诉程序,法院不应实质性审理这部分纠纷。双方签订的5000元是基于平等主体的双方债权债务关系,部分消费令纠纷属于法院受理范围。由于原告的诉讼请求有充分的根据,被告应向原告支付5000元的消费款

其次,如何处理同一案件涉及多种法律关系

一般来说,同一案件只有一种法律关系。立案审查中发现的,一般要求原告单独起诉。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中一个案件存在多种法律关系

在本案中,如果采纳第一意见,法院实际上取消了原告的胜诉权,而不是原告的起诉权,用程序法来解决案件的实质性问题,逻辑上很混乱。原告仅就本部分提起诉讼的,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如果原告提出上诉,二审维持原判,原告仍有权在适当的时候起诉。如双方结算或劳动管理部门仲裁后,原告仍可以就该纠纷提起诉讼,仍有胜诉的可能。但是,如果适用判决驳回原告对消费卡纠纷的诉讼请求,是没有道理的。此时,按照“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原告很难再提起诉讼。事实上,法院未经实体审理就取消了原告的胜诉权,有悖于程序和实体的公平正义

但第二种意见认为,原告对部分消费欠款的原诉讼权利被非法剥夺,属于法院受理范围,法院应当依法审理,但因与其他法律关系相混淆,剥夺这部分诉权是不合理的

第三种意见可以使原告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法院驳回起诉的理由是,暂时无权就消费卡纠纷提起诉讼,与上诉的另一方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法庭不应该审理。如果将来时机成熟,原告可以依法行使起诉权。本案适用驳回原告因消费卡纠纷提起的诉讼规则。原告有异议的,可以充分行使诉权和上诉权,使原告穷尽救济手段。裁决生效后,双方应当对消费欠费进行实质性审理,并依法作出判决。在具体操作中,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驳回原告诉讼的裁定中是否列明相关诉讼费用。对于这部分诉讼请求,原告支付了相关诉讼费用,因不在法院受理范围内,故法院判决驳回起诉。笔者认为,由于本案存在两种法律关系,被驳回案件的受理费用应由原告承担,超出部分的诉讼费用应在二审判决生效后根据二审结果确定,如果二审维持,剩余的诉讼费用应当返还原告。如果是二审指定审判,诉讼费用将在随后的实体判决中决定承担责任。二是审判限制。民事案件作为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都有相应的审理限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先作出驳回起诉的裁定,当事人将有上诉期和二审期。笔者认为,这一期限应当从审判期限中扣除。在实践中,这类案件一般采用普通程序审理,防止超期审理。三是提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5日 01: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欠款相关文章
  • 疫情期间劳动关系问题如何处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第二条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
    2023-03-30
    235人看过
  • 劳务派遣劳动关系争议如何解决?
    一、劳务派遣的性质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受特定用工单位委托招聘劳动者,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其劳动构成由用工单位管理,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费等由用工单位提供给派遣单位,再由派遣单位支付给劳动者,并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等项事务的一种用工形式。简单而言,劳务派遣涉及三方,即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员工和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系劳动合同关系,系派遣员工的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据派遣协议,将员工派遣到用工单位,用工单位使用派遣员工的劳动力。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雇佣”与“使用”劳动力相分离特点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业务是近年我国人才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办的新的人才中介服务项目,是一种新的用人方式,可跨地区、跨行业进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通过正规劳务服务公司,派遣所需要的各类人员。实行劳务派遣后,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劳务派遣
    2023-04-28
    282人看过
  • 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
    一、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就是指传统的签合同、解决劳动纠纷等内容。劳动关系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信息传递与交流。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劳动关系双方(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权益得到保障,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使企业经营稳定运行。企业劳动关系主要指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普通员工和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责、权、利关系:所有者与全体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工人组织的关系;工人组织与职工的关系。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1、兼顾各方利益原则;2、协商解决争议原则;3、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4、劳动争议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二、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要求1、规范化——合法性(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统一性(全体员工执行的统一,在同一时期内的统一);2、制度化——明确性(明确职责、权限、
    2023-04-28
    204人看过
  • 劳务关系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吗
    劳务关系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以下情形属于劳动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其他。一、先仲裁才能起诉的劳动争议有哪些先仲裁才能起诉的劳动争议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劳动者先仲裁后诉讼的情况有哪些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出现以下情形,应先向申请劳动仲裁,不
    2023-06-27
    434人看过
  • 和劳动争议诉讼有何关系?
    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收到仲裁裁决后,当事人未在十五日内起诉的,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该裁决,否则对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十五日内起诉的,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当对该劳动争议进行全面审理,不受已完成的仲裁的影响。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的差异:1.性质不同劳动争议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机构是,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同级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即机构组成具有"三方性",同时在方针、政策、规章等方面接受劳动行政部门的领导;司法特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一定的裁制权,仲裁机构所作出的裁决书在当事人未于法定期间内起诉的
    2023-02-20
    295人看过
  • 如何处理发生事实劳动关系的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采取协商、调解或仲裁的方式解决。如果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以及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诉讼。1.协商解决;2.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诉;3.向法院提起诉讼。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与诉讼劳动仲裁与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两种主要方式。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仲裁机构根据申请人的请求作出裁决的活动,而诉讼则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原告的起诉而进
    2023-11-02
    153人看过
  •  问题:劳动关系如何确认?
    为了证实劳动关系,可以提供工资支付凭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劳动者填写的招工招聘登记表等招用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以下是可以用来证实劳动关系的证据: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以及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哪些?劳动关系的证据种类繁多,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会保险记录、住房公积金证明、工作记录、培训记录、会议记录、邮件通讯、证人证言、劳动仲裁裁决书、诉讼裁决书等。在劳动纠纷案件中,以上证据都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支持劳动关系的存在或不存在,以及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劳动关系的证据也具有很强的证明力。在劳动纠纷案件中,只要证据充分、真实、合法
    2023-11-11
    222人看过
  • 特殊劳动关系税务问题怎么处理?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受到法律保护。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获得工资,如果工资达到一定的数目应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由用人单位代扣。在劳动关系中还存在一些特殊劳动关系,如退休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那么,特殊劳动关系税务问题怎么处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解除劳动关系税务处理方式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2023-05-22
    337人看过
  • 浅谈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概念和区别劳动争议
    一、关于两者的概念劳动关系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和受劳动法律保护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现象很普遍,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相比,仅欠缺了书面合同这一形式要件,但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劳务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或个人与劳动者依据民事法律规范,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另一方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务,另一方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权利义务关系。二、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1、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体经济组织,另一方只能
    2023-04-21
    262人看过
  • 劳动部关于处理工伤争议难点问题的处理
    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8号)中就处理工伤争议的7个难点问题分别作了规定,主要内容是:(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伤认定及可否享受工伤待遇发生争议,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确定其申诉时效时,不能一概将职工负伤之日认定为争议发生之日,应依据具体情况确定争议发生之日。(2)目前处理工伤争议的主要法律和政策依据是《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和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问题解答》(已收入本书)。全总的文件是1964年前后发布的,之所以可以作为政策依据,是由其历史原因所致。(3)发生工伤认定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申诉,也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申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由社会保险行政机构处理的,当事人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由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应先委托劳动部门的社会保险行
    2024-01-23
    429人看过
  • 处理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有哪些法律法规
    1、处理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的法律法规有哪些?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14号《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的,且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按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因此,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期满后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保〔2005〕12号)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其适用的法律法规也不同。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而劳动关系受民法调整,在劳动争议仲裁和法院审判活动中,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往往被混淆,法律法规的适用也存在偏差。如何正确区分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对于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
    2023-05-07
    322人看过
  • 劳动争议如何处理一个月未发工资问题
    一、劳动争议如何处理一个月未发工资问题1.不管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员工可以先找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接到投诉后,会向拒发工资的公司责任人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公司限期支付员工工资。2.经投诉后没解决的,员工可以找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且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3.经劳动仲裁后没解决的,那么建议可以在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去法院提起诉讼。并且,到法院起诉的,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拖欠工资会犯什么罪拖欠工资会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
    2023-09-28
    442人看过
  • 终止事实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争议的处理问题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而未签订,双方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应当适用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和保护。如用人单位具有《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三十三条第2、3、4、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劳动者明示通知用人单位根据该条规定随时终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按照《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反之,如劳动者具有《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二十九条第2、3、4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用人单位根据该条规定书面告知劳动者理由并即时终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可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一、培训期可以随时辞职吗?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试用期公司可以终止合同,但是要有正当理由。《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
    2023-06-24
    365人看过
  • 劳动仲裁处理哪些争议问题
    一、劳动仲裁处理哪些争议问题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要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劳动仲裁的时间是多久?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诉人的申诉书后,应在填写《立案审批表》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仲裁委员会决定不予立案的,将在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决定立案的,将在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申诉人发出受理通知书,并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被诉人应当自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自组成仲裁
    2023-06-14
    251人看过
换一批
#债权债务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欠款
    词条

    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更多>

    #欠款
    相关咨询
    • 如何处理有争议的劳动关系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15
      解决劳动争议主要适用的途径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 (1)和解指争议当事人之间自行约定,通过协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相互让步或让一方让步,从而求得矛盾的解决,和解后当事人仍然有申请仲裁或起诉的权利。 (2)调解是由第三者居间调和,通过疏导说服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从而解决纠纷的办法,分为诉讼或仲裁中调解与诉讼或仲裁外调解,此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法律特征。 (3)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它既
    • 如何处理双重劳动关系争议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7
      多重劳动关系本身就是合法的,但不能影响上一家单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劳动争议问题如何解决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0-23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调停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与使用者协商,也可与使用者协商,与工会或第三者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无法协商或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向调停组织申请调停的调停,无法调停或达成调停协议后不履行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外,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坚持,负责
    • 劳务派遣劳动关系争议如何解决?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0-30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二十条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执行。第二十二条用工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解除劳动关系的争议能否申请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关系的争议如何处理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对仲裁范围作了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争议属于该范围。且参照第十五条的规定,达成协议后仍可仲裁。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