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和盗窃罪是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两种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在实际案例中,盗窃罪也会牵扯到欺诈手段,使得两者更容易混淆。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欺骗他人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盗窃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占有不仅包括自己占有,也包括为第三者或集体占有。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1.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被害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盗窃罪属于违反被害人意志而转移占有的取得型财产犯罪;诈骗罪属于基于被害人有瑕疵的意志而转移占有的取得型财产犯罪。
2.盗窃罪表现为秘密窃取,犯罪分子采取公私财物所有人、保管人未发觉的方法,将财物据为己有;诈骗罪表现为犯罪分子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后主动处分自己的财产。
3.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罪与盗窃罪处于这样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不存在同一行为同时成立诈骗罪与盗窃罪,二者处于观念竞合关系的情况。
-
关于罚金你了解多少
184人看过
-
盗窃罪和诈骗罪同时犯罪吗
104人看过
-
盗窃罪的和解金要交多少
235人看过
-
关于劳动合同,你了解多少?
293人看过
-
关于生育保险,你了解多少?
368人看过
-
关于行政复议,你了解多少?
121人看过
-
盗窃罪重于诈骗罪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28法律分析 盗窃罪重于诈骗罪。从立案标准看,一般盗窃1000元就能达到立案标准。而诈骗罪需要3000元才能立案。且盗窃罪最高量刑为无期徒刑,转化为抢劫罪的可以达到死刑,诈骗罪没有死刑。
-
关于盗窃盗窃诈骗抢劫罪的条件问题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22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刑法第263条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这种情况在刑事法学理论上称为转化型抢劫罪,亦称为事后抢劫罪。 而在此过程中,对方没有使用暴力或者其他行为对抗你(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暴力、威胁行为,就不能成立抢劫罪。)
-
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如何正确区别盗窃罪和诈骗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8诈骗罪和盗窃罪是常见的两种侵犯他人财产权利的犯罪,这两种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客观方面。所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
北京市关于盗窃罪诈骗罪该怎么办?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7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联合发布的在1998年7月实施《北京市关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抢劫罪等八种侵犯财产犯罪的数额标准》,关于八种侵犯财产的文件中规定:关于诈骗罪犯罪数额(以人民币计算)认定标准,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并规定:数额是认定侵犯财产犯罪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除根据侵犯财产数额外,北京市关于盗窃
-
关于盗窃罪盗窃多少会判一年以下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0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