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专利权的必要条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3 08:56:31 282 人看过

1.行为人是享有专利权的人。

滥用专利权的行为人应为享有专利权的人,或推定为专利权人。专利被许可人能否成为滥用专利权人,有学者认为专利被许可人一般不能构成专利权滥用的行为人,因为专利被许可人并不享有专利权,他只有权在专利权人许可的范围内实施专利技术,但获得独占许可的被许可人有可能滥用其获得的专利权独占实施许可。

2.行为方式是在专利权范围内行使专利权,此项行为违背了专利权设置的目的。

关于行使专利权的状态,有学者认为仅包括动态的权利行使行为,权利的享有并不构成专利权滥用,也有学者认为对于权利的行使应从广义上理解,可以包括不作为行为。

3.造成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损害。

这个损害可能是已经发生的,也可能是如果不加以制止就将要发生的。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更侧重于个人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衡平。该原则首先关注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受到损害;其次权利滥用也要包括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主要目的的行为。

4.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的。

一般来讲,滥用专利权行为人的目的是追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利益的结果的出现,主观状态是故意的。

一、什么是滥用专利权

专利权滥用是专利权人未依法律规定在国内尽可能地实施其专利,以致给本国技术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二、滥用专利权防止手段

为了兼顾和平衡专利权人与专利技术的使用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合理地照顾公共利益和保证公共健康,防止专利权的滥用,力求使专利制度收到最佳的社会效益,专利法还规定了如下一些防止权利滥用的手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18: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专利权相关文章
  • 行使代位权的条件,滥用权利的危害?
    一.行使代位权的条件1、债务人陷于履行迟延如果债务人已经处于迟延履行状态,而又不积极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债权,并且自身客观上又无清偿债务的能力,则此时债权人的债权已经面临不能实现的危险,就应当允许债权人行使代位权。2、债务人的债权已经到期代位权以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为客体,因此,代位权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债务人对第三人有可以实现的权利。因此,这就要求不仅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债权,而且还必须是到期债权,否则,所谓代位权也无从谈起。比如,甲是乙的债权人,其债权于2009年到期,而乙是丙的债权人,其债权于2010年到期。如果乙到期不能偿还对甲的债权,那么即使乙对丙享有债权,甲也不可以直接向丙行使代位权,因为乙对丙的债权没有到期。3、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合同不成立,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等,债权人就不能行使代位权。
    2023-02-16
    366人看过
  • 侵犯专利必备条件
    侵犯专利必备的条件是,有被侵犯的对象,有法定的侵权行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有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专利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专利侵权证据的保全方式主要有公证保全方式和法院证据保全方式。一、侵犯专利必备条件侵犯专利必备条件:1.有被侵犯的对象:即侵犯的必须是受《专利法》保护的专利产品或方法,对于已经过期,宣告无效或放弃的专利的实施,不构成侵权;2.有法定的侵权行为:如制造、使用、销售或许诺销售、进口别人的专利产品,或使用了别人的专利方法,使用、销售、进口了以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即以赢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如果专门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技术或个人出自爱好或自用等非盈利目的制造、使用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的行为,也不属于侵犯专利权;4.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如果是经专利权人许可或默许的实施行为,则不构成侵权。二、专利侵权证据的保全方式专利侵权证据的保全方式主要有
    2023-04-30
    213人看过
  • 享有专利先用权的条件
    (1)做好了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必要准备,是指己经完成了产品图纸设计和工艺文件,已准备好专用设备和模具,或者完成了样品试制等项准备工作;(2)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原有范围,是指专利申请日前所准备的专用生产设备的实际生产产量或者生产能力的范围。超出原有范围的制造、使用行为,构成侵犯专利权。(3)在先制造产品或者使用的方法,应是先用权人自己独立研究完成或者以合法手段取得的,而不是在专利申请日前抄袭、窃取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从专利权人那里获取的。(4)先用权人对于自己在先实施的技术不能转让,除非连同所属企业一并转让。对依据先用权产生的产品的销售行为,也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2023-04-23
    122人看过
  • 浅谈专利权的滥用的立法控制
    专利权滥用行为是指专利权的所有人在现实权利的过程中超越了正常的界限或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导致该权利的不正当行使,损害他人正当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它实质上体现了专利权所有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冲突,过分强调对专利权所有人的利益,则忽视了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保护。但是,目前我国对专利权滥用行为的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对专利权滥用的种类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我国有关专利滥用立法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完善我国对抗专利权滥用的法律体系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专利权滥用立法控制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专利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WTO的加入,不仅要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力度,有效地制止他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同时也要规范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控制权利滥用,以期达到既能保护专利权人之私人利益,又不损害社会之公共利益,确保专利制度的健康运作,充分发挥专利制度的应有作用。但在我国,恰
    2023-06-07
    266人看过
  • 专利权的专利权人自己是否必须使用?
    专利权的专利权人自己是必须要使用的。专利权人是享有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人包括专利权所有人和持有人,前者可以是公民、集体所有制单位、外贸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后者是全民所有制单位。专利权人又包括原始取得专利权的原始主体和继受取得专利权的继受主体。专利权人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一、专利权人的三种类型是什么?专利权人包括三种类型:1、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2、发明人、设计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完成的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有。法律中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其他从事辅助工作的人,不应当被认为是发明人或者设计
    2023-06-28
    50人看过
  • 申请专利的必要条件及所需材料
    申请专利需要的东西包括:请求书、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名称、与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有关的人员和机构名单、申请文件和附加文件。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所属技术领域、有用的背景技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目的、发明内容、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该权利要求用于确定申请人要求保护的专利范围。申请专利需要哪些步骤1)写专利申请材料,包括包括专利请求书、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等文件,上述文件一个不能少,文件的写法要求很严格,一般人无法独立完成,需要找代理机构或专业人士协助。2)将专利申请材料寄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等待受理通知书。3)接到受理通知书后及时缴纳专利申请费,发明专利还要交审查费,交费后等待专利授权通知书。4)收到专利授权通知书后及时交证书费和第一年的年费,等待专利证书。拿到专利证书,表示申请专利成功。我的发明不知道应该申请那种类型的专利?专利有三种:发明专利、实用
    2023-07-01
    424人看过
  • 股东滥用权利的主要表现形式,股东滥用权利的判定
    一、股东滥用权利的主要表现形式股东滥用权利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1.股东在涉及公司为其担保事项进行表决时,应当回避,如股东违反这一规定强行参与表决,则构成滥用股东权利。2.如果股东为个人经营的目的,以查账为由,窃取公司商业秘密,则构成股东滥用权利。3.公司章程规定公司出售重大资产需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通过,公司的控股股东无视章程的规定,不经法定程序,强令公司经营层出售该资产,也构成股东权利的滥用。二、股东滥用权利的判定股东滥用权利的判定应当综合考虑股权资本显著不足、涉及公司未履行必要的正式的手续、股东与公司之间人格高度混同等因素来确定。1.股权资本显著不足,是指股东投入公司的股权资本与公司从债权人筹措的债权资本之间明显不成正比例的公司资本现象。2.涉及公司未履行必要的正式手续,即公司是股东的第二自我或工具。3.股东与公司之间人格高度混同是指以下几种情况:(1)股东对公司存在过度控制或不公平的管理
    2023-06-26
    208人看过
  • 专利转让的流程和必备条件
    一、专利转让概念简述专利转让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的所有权或将持有权移转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通过专利权转让合同取得专利权的当事人,即成为新的合法专利权人,同样也可以与他人订立专利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包括专利申请权转让。二、专利申请权转让的流程1、签订转让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是指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转让给受让方,而受让方支付约定的价款所订立的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合同名称、发明创造名称、发明创造种类、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技术情报和资料清单、专利申请被驳回的责任、价款及其支付方式、违约金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争议的解决办法等。2、到专利局办理登记手续,并由专利局公告,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3、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若专利申请人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专利申请权的转让必须经全体权利人同意;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
    2023-05-01
    365人看过
  • 法律规定什么叫专利权滥用
    专利权滥用是指专利权人在行使权利时超越了法律规定的范围,采取了不实施或利用优越地位不正当地限制交易或竞争并由此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对于专利所有人而言,在申请被授予专利之后,则能成为专利权人,享受相应的专利权。具体如下所述:1、独占实施权:指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依法享有的进行制造、销售或者使用的专有权利;2、进口权:指将专利权人在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禁止他人未经许可或授权,以经营为目的的进口专利产品的权利;3、转让权:指专利权人将其获得的专利所有权转让给他人的权利;4、实施许可权:指专利权人通过实施许可合同的方式,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收取专利使用费的权利;5、放弃权:指专利权人在保护期限届满前的任何时候,以书面形式声明或以不交年费的方式放弃其专利权的权利;6、标记权:指专利权人享有在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容器上、说明书上、产品广告上作上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
    2023-02-21
    269人看过
  • 中国将修法限制专利权滥用
    中国企业在今后或可通过国家强制许可现有技术抗辩等方式来对抗跨国公司的专利侵权指控【《财经网》专稿/记者秦旭东】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和外国政府希望中国继续加强专利权保护,比如延长药品专利保护期限;但与此同时,不少国内企业则呼吁立法限制专利权的滥用。在这种尖锐对立的不同利益诉求中,《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即将于8月25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财经》记者获悉,限制专利权滥用,将成为此次法律修订的重点内容。不过,这次法律修订也有所保留,今年2月的草案版本中曾规定的一些有关限制专利权滥用的引起争议的内容已被删除。完善强制许可制度有关限制专利权滥用的修改首先涉及强制许可制度。专利强制许可,也称非自愿许可,一般是指政府根据一定理由,不经专利权人的同意,授权他人实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制度。它主要是为了防止专利权人不合理地行使其独占权,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增进公共福利。中国现行《专利法》对强制许可
    2023-06-08
    321人看过
  •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条件::(1)新颖性(即前所未有):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创造性(即技术进步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即可重复实施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2)不视为丧失新颖性的公开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新颖性、实用性、富有美感、不得与在先权利
    2023-06-07
    364人看过
  • 专利权停止侵权的条件
    一、专利权停止侵权的条件对于停止侵害这种民事责任形式而言,其构成要件只有一条,那就是:行为人违反法律实施了侵害专利权的行为,而且该行为仍在继续。侵害专利权的条件所谓侵害专利权的行为,根据我国《专利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二、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1.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1)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2)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4)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5)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6)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7)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三、专利
    2023-06-15
    328人看过
  • 简述专利权的定义和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专利权,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一、专利申请是否要有实物专利申请不需要实物。只要专利技术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具备专利法要求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即可。《专利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请
    2023-04-01
    211人看过
  • 专利的先用权人取得的要件
    ①时间条件:在先使用行为必须是在该项专利的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了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②独立性条件:先使用人所使用的发明创造必须是独立完成或者合法获得的且应与专利权人无关,以非法途径得到的发明创造不能产生优先权。③使用性条件:先使用人必须在他人专利申请日前至少已经做好了制造或者使用的必要准备。④使用范围条件:先用权的制造或使用行为,只限于原有的范围之内,不得扩大使用范围。一、专利先用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专利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在专利申请前就使用专利技术的人享有的权利称为先用权,该行为人一般称为先用人。先用权产生的必要条件是该技术成果应是先用人独立研究开发或是通过其他合法途径所得。如果以盗窃商业秘密等非法
    2023-02-20
    195人看过
换一批
#专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专利权
    词条

    专利权,是指国家根据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申请,以向社会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以及发明创造对社会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益为前提,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期限内授予发明人或设计人的一种排他性权利。... 更多>

    #专利权
    相关咨询
    • 我国专利权专利权滥用制度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7
      滥用专利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 1、专利许可、专利池中的专利权滥用; 2、专利网布局中的专利滥用; 3、“专利渔翁”(PatentTroll)策略; 4、“放水养鱼”策略; 5、“恶意诉讼”策略。
    • 专利侵权诉讼中权利滥用的认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04
      诚实信用原则对权利滥用的限制,专利制度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专利权,而在于通过赋予专利权人垄断性的专利权,以激励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专利侵权是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60条所称的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这里的实施是指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依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 专利先用权的适用条件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25
      1、某人(自然人、法人)已经申请并获得了一项专利权; 2、他人在上述专利权的申请日前已经开始实施该发明创造或者为实施该发明创造做好了必要准备; 3、先用者在授予专利权后或者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继续其实施行为; 4、专利权人认为先用权人侵犯了其专利权,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专利行政部门进行处理; 5、在先实施行为并未构成能够使该专利权丧失新颖性、创造性的现有技术和现有设计。
    • 有专利后就把被公司滥用,专利权滥用含义哪些内容?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9
      (一)实施许可权 它是指专利权人可以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技术并收取专利使用费。许可他人实施专利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二)转让权 专利权可以转让。转让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三)标示权 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
    • 滥用权利的危害;滥用职权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5
      浪费司法资源。债权人滥用财产保全权利,必然会增加法院财产保全方面的工作量,进一步加剧了当前面临的案多人少矛盾,对有限的司法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加大调解难度。债权人滥用财产保全权利,导致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更趋激烈,且债权人自以为掌握主动权,不同意对债务人让步,给法院调解工作加大了难度,不利于纠纷的有效化解。损害司法权威。债权人滥用财产保全权利,而法院最终的判决数额通常远远小于查封标的,致使债务人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