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调解程序存在哪些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4 22:17:08 255 人看过

一、民事诉讼调解程序存在哪些问题?

1、偏离法院的职能

法院是受理案件、审理案件的司法机构,不是调解部门,不是人民调解委员会。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制定的程序履行其应有的职责,而不是按照其他法律的程序进行。群众发生纠纷,能事先调解的,都不会选择到法院处理,不得已才到法院,是希望法院立案、审理,以此解决纷争,而不是不立案就调解。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在判决前的任何一个阶段,只要当事人自愿,均可以进行调解,没有必要在立案前设立调解程序。这明显违背国家设立法院的初衷和目的,也偏离了法院的职能。立案前的调解应当交给群众自己进行,或其他调解机构处理,而不是法院。

2、增加法院成本

1)增加人员成本。近年来,民事纠纷越来越多,法院系统本来人手不够,审判人员既要开庭又要调查取证、写法律文书,加班加点,辛苦劳累,法院应当增加专业的法官审理案件,以保证判案的质量。但眼见一些审判人员被调到法院的庭前调解部门,专门负责立案前的调解,担当起调解员的角色,法院又不得不接收新的审判人员以补上审判庭的空位。如此做法既浪费审判人才,又增加法院负担。

2)增加硬件成本。调解不是说说就算,总有个地方让双方坐下来谈,总要准备一台电脑、打印设备、纸张,法院不得不空出房间作为调解室,这又增加了支出,最终还是要纳税人埋单。

二、调解非诉讼必要程序

对于民事案件的受理、审理、调解、执行等一系列程序,我国制定了《民事诉讼法》进行规定,它是程序法,法院应当按照该法制定的程序履行其应有的职责。《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第112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可见,原告提交起诉状及证据,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立案受理,而不是接受起诉资料后应当调解,调解作为立案的前置程序明显违反《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此外,部分人民法院在收取原告的诉讼材料时,引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和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文件,而不引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懂法,也知道违法,但明知违法而为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

可见,人民调解应当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基层人民法只是进行业务指导,而不是由基层人民法院专门负责调解,更不应在先调解再立案。

尽管民事诉讼活动当中的调解程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我国在民事诉讼法当中增加调解这一程序,主要是结合着民事纠纷的这种特殊情况考虑的。对调解程序存在着的这些问题是需要我国立法部门进一步去完善的,但两被告也要知道,调解程序不是在所有的民事诉讼活动当中都是一道必要的程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4日 09: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民事调解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
    民事调解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民事调解不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坚持不愿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民事调解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一百零二条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八章 调解 第一百零二条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2022-07-20
    311人看过
  • 民警在处理投诉时存在哪些问题?
    对派出所民警察态度恶劣的或者是包庇处理不公的,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举报。涉及违法问题的也可以向当地纪委监察部门、检察院进行举报。人民警察必须做到:(一)秉公执法,办事公道;(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三)礼貌待人,文明执勤;(四)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派出所民警下班可以回家吗警察下班可以回家。在有妨害社会管理、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时,警察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有执法权的。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等都是警察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第二十条人民警察必须做到:(一)秉公执法,办事公道;(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三)礼貌待人,文明执勤;(四)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第四十六条公民或者组织对人
    2023-07-16
    196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一定调解的有哪些案件呢?需注意哪些问题?
    一、应当进行调解的案件1、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但不应久调不决。2、《最高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规定: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1)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2)劳务合同纠纷;(3)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4)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5)合伙协议纠纷;(6)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二、特殊情况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或者显然没有调解必要的除外。诉讼调解的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种:1、在调解过程中,应当保持中立地位,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2、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思想,坚持“两便原则”。3、从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原则出发,在调解的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4、根据案件的需要,在调解过程中,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调解。5、充分发挥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特别是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在诉讼调解中的积
    2024-01-19
    384人看过
  • 民事调解制度存在哪些缺陷?
    调解制度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是享有东方经验之美誉的法院调解制度,被视为法院行使审判权诉讼制度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本质上是一种合意为核心要素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是私法纠纷领域的廷伸,是一种当事人主义。在审判实践中,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民事调解制度存在如下缺陷:1、民事调解制度缺陷一:是随意启动调解程序。合法是民事诉讼调解有效的前提,含概了程序合法、实体合法。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调解贯穿于审判程序的全过程,这意味着调解没有独立的程序。法官可以随时组织当事人调解,启动调解程序的随意性较大,造成诉讼调解中法官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过于突出,有悖于当事人主义的调解原则,使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受到一定压制,当事人自由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诉讼权受到侵害,同时也为强制调解、恣意性调解留下了广泛的空间,失去法院调解所具有的独特的公正价值。2、民事调解制度缺陷二:是调解无具体期限,限制当事人
    2024-01-20
    81人看过
  • 亲子鉴定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几个问题
    [提要]我国法律未对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导致适用不规范。本文首先界定了适用亲子鉴定的案件类型,分析了进行鉴定的条件以及鉴定结果的证据效力,并提出在不同审级中进行亲子鉴定的程序问题。一、适用亲子鉴定的案件类型根据诉讼请求中对亲子关系认定结果的不同主张,该类案件分为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与请求否认亲子关系两种类型。1、请求确认亲子关系的案件在此类案件中,当事人提起的一般是给付之诉,亲子关系的认定是对其所主张权利的确认,根据亲子关系请求法院对其提供公力救济。该种基于亲子关系的给付之诉主要是对身份权的主张,包括根据继承、赡养、抚养等身份关系所产生的人身及财产上的权利。2、请求否认亲子关系的案件该类型案件多为,因对亲子关系的异议对其、或继承关系提出异议而涉讼。如果父母与子女间事实上并无血亲关系亦未形成拟制血亲关系,父母方可拒绝对子女进行抚养,可主张解除事实上已形成的抚养关系,子女对未形成抚养关系的父母可拒绝
    2023-08-18
    199人看过
  • 民事诉讼调解几次才能进入诉讼程序,调节的方式有哪些?
    一、什么是民事诉讼调解?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又称法院调解,是指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自愿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法院调解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法制教育思想疏导工作的活动;二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主持和引导当事人用平等协商的办法解决纠纷,达成协议,终结诉讼的一种方式。法院调解制度是建立在当事人处分权基础上的,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和法院行使审判权相结合的产物。二、申请民事诉讼调解需要什么条件?调委会受理纠纷有两种方式:一是当事人申请调解,二是调委会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口头或书面向调委会申请调解,申请受理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有明确的对方当事人。申请受理一方,必须说明与谁发生争议,谁侵犯了他的权益。(2)要有具体的请求目的。申请人必须说明请求调解要达到什么
    2023-03-19
    356人看过
  • 民事诉讼调解强制执行存在的原因
    (一)法院方面的原因。1、在于法院的评价系统。随着社会和谐化的提出,案件调解结案率的高低越来越被法院内部及其外部所看重。通过对法院内部评价系统的了解,笔者发现案件调解结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考察法官业绩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我国,上下级法院之间还是呈现出行政化的一种管理机制,上级法院把调解率的高低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指标下达后,下级法院就会根据上级的工作指示把调解结案率作为重点通知到各个审判庭室的法官。法官作为案件的审判人员,为了业绩的提升、职务的调遣、工资的涨跌等不免会加大对调解结案格外的重视。基于此目的,强制调解的现象就会凸显出来。强制调解是在双方当事人非自愿的情况下做出的,即使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强势下暂时同意了调解,一旦将要履行时,一方当事人就会不情愿,此时问题就会显现出来,调解结案后的案件不得不进入到强制执行阶段。2、在于法官对事实问题的规避。一件民商事案件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023-02-25
    337人看过
  • 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有关民事诉讼证据部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部分有19条,对证据的种类和举证责任,举证期限,证人作证的义务及费用等方面作了规定,但对此前反应强烈的部分案件需要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证人出庭作证后的安全保障问题;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垫付范围及标准、垫付问题;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规定不明确,实践中较难操作。对一些不需要上升到法律的司法解释又纳入民诉法,但对急需以法律规定的问题尚停留在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证据的司法解释之中。这不利于法律的实践和操作。1、对关键证人应规定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和范围、标准及垫付人应作出明确规定,对证人出庭作证的安全保障问题应当明确规定。某些案件需要关键证人出庭作证,但证人碍于各方面的原因以种种理由和借口拒不出庭作证,人民法院的证人出庭作证通知往往仅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证人鉴于利害关系、作证的麻烦及法院谁来垫付出庭作证费用的问题,往往以
    2023-03-19
    128人看过
  • 民事诉讼调解程序律师的作用
    一、律师在诉讼调解中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1、独立于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和律师处于不同的法律地位。法官作为裁判者,要准确把握诉讼的争议焦点、准确把握当事人双方的心里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以公平正义为前提,合理促成当事人之间的和解。而律师作为谈判者,也是当事人进行诉讼的辅助者,应该运用自己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当事人做出判断,并且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从维护当事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化解矛盾纠纷是法官与律师的共同愿望,诉讼调解即是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2、独立于当事人律师作为民事诉讼中的诉讼代理人,其诉讼地位是由其代理权限和律师本身特性决定的。其一,律师在民事诉讼中不是诉讼主体。律师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活动,代为和解、变更、承认、放弃诉讼请求应该征得当事人的特别授权,并且不得与当事人的意愿相违背。其二,代理律师在民事诉讼中具有相对的对立性。尽管代理律师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即
    2023-06-03
    182人看过
  • 民事执行程序问题三解
    在集中清理积案的过程中,有这样一起执行案件,李先生与周某原先是生意伙伴,二人关系非常要好,后来周某自己做生意需资金周转,向李先生借了60万元,但投资失败,血本无归,周某的妻子与其离婚,分得房子后带着孩子离他而去。在勉强归还李先生5万元后,周某也从此杳无音信。无奈,李先生将周某诉至法院,缺席审理后法院支持了李先生的诉讼请求,判令周某返还李先生借款本金55万元及相应利息。李先生申请执行后,执行法官发现周某名下无存款、无住房、无工资,且周某根本找不到。在此情况下,法院出具了一份民事裁定书,内容为因该案不具备继续执行的条件,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故裁定本次执行程序终结。一晃三年过去了,最近,李先生发现了周某,并打听到周某做生意赚到了钱,但打电话给周某时其并没有还钱的意思。李先生想执行程序已经终结了,现在应该怎么办?实际上,李先生取得的民事裁定书裁定内容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
    2023-06-06
    238人看过
  • 民事诉讼前置程序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我国的民事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置,对于当事人妥当解决纠纷,减轻法院的诉讼压力,节省国家司法资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诉讼前置程序立法及其运行情况来看,诉讼前置程序尚存在一些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当前,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前置程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置程序存在缺陷。对限制诉诸法院权利行使的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置,应当由法律予以规定,而我国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置存在随意性。此外,在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置上,未考虑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立法没有承认纠纷当事人双方可以通过约定设置诉讼前置程序。第二,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的设置不利于公正、高效解决纠纷。首先,劳动争议仲裁中,行政干预比较严重,从而影响仲裁的公正性。另外,相当一部分当事人只把仲裁程序作为走过场,只希望仲裁庭早日作出仲裁裁决,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提起诉讼的依据。对于某些劳动争议而言,劳动争议仲裁事实上构成了当事人行使诉权的障碍。
    2023-06-05
    340人看过
  • 行政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
    行政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原告不敢告。原先不敢向法院起诉行政机关的原因是怕打击报复,秋后算账,因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原告处于行政机关的某方面管理之下。如果原告起诉某行政机关,即使赢了,该机关要找个理由来治一下原告也是小菜一碟。二是原告不知道告。在我国很多公民,尤其是部份农民不清楚能就哪些事情到法院控告行政机关;在机关很多干部未系统学习行政诉讼的法律知识,不知道哪些事不能提起诉讼,哪些事可以提起诉讼,因而当其合法权益受到违法行政法律论文行为侵害时,也不知道在法院解决。三是原告不会告。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当行政机关实施某具体行政行为时总是抓住了当事人(原告)的不是,而原告由于不知道区别某种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即使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严重违法也不会去告行政机关,例如行政批法中,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的处罚超过法定罚种,明显违反法定处罚程序,甚至对原
    2023-06-02
    116人看过
  • 当前民事诉讼调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调解是我国的一项优良司法传统,是我国所独有的审判制度,被誉为“东方经验”。调解是在法官的主持下,当事人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的方法达成协议,解决矛盾的一种处理、解决案件的方法。实行调解制度,有利于缓和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提高审判效率。但目前全国各地法院均实行了当庭宣判、立、审、执分离,错案追究制为主要内容的审判方式改革,审判方式改革,审判方式改革与传统的调解制度出现碰撞,从而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这问题的出现需要在今后的审判实践和审判方式改革中加以完善和解决。一、调解中存在的问题司法实践证明了我国的调解制度是一种优良的司法制度,它体现了尊重人权、尊重当事人意志的法制基本原则。但同时,我们在实施调解的方式解决纷争时,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1、强迫调解的问题。调解应贯彻自愿、平等的原则,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却有些审判人员和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强迫调解,主要表现在:(1)以判压调。目前,我国司法制度中的
    2022-05-01
    118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管辖冲突刑事诉讼中,刑事案件一般由犯罪地法院管辖,被告居住地更适合管辖的情形下也可以管辖。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损害结果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地与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侵权行为地,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住所地与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被告住所地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重合的。故,从地域管辖角度来看,刑事诉讼与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冲突不大。从级别管辖角度来看,则存在较大的问题。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一般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民事公益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审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此,则会导致大部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基层人民检察院提起、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中级法院管辖,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则由基层法院管辖,相较而言,是否与立法者当初规定
    2023-05-01
    33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调解中存在哪些问题怎么纠正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4
      如果认定事实错误,可以申请再审的,最好马上申请,要不过了宿舍时效就不行那。如果需要律师帮助,可以联系我。
    • 什么是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民事诉讼调解程序中对当事人有哪些规定?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3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又称法院调解,是指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自愿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法院调解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法制教育思想疏导工作的活动;二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主持和引导当事人用平等协商的办法解决纠纷,达成协议,终结诉讼的一种方式。法院调解制度是建立在当事人处
    • 民事调解是必经程序吗,民事调解需要哪些程序
      江西在线咨询 2021-08-03
      法院调解不是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法院调解作为《民事诉讼法》一项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除了以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外,所有民事争议事件,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在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中,均可适用法院调解。如当事人不愿调解或无调解基础的案件,法院不经调解而作出判决。在执行程序中也不适用法院调解,因人民法院的裁判
    • 离婚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2
      当前的离婚诉讼中的调解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离婚诉讼中的调解制度缺乏必要的组织与程序保证,我国的离婚调解往往都是由承办法官进行,然而许多时候法官仅仅知晓法律知识,而并非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的专业人士,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调解的效果无法尽如人意。 其次,我国的法律对主持离婚调解的法官的条件并无特殊要求,而在处理婚姻案件时,承办官的年龄、婚姻经验、社会阅历都对最终调解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我
    • 民事调解在诉讼的哪些阶段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9-08
      1、诉前调解。诉前调解是在诉讼活动开始前,人民法院利用近年来开展的“干警送法下基层”活动,同已建立的民调网络相结合,所进行的调解,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化在初始状态。2、立案调解。立案调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及早介入,对案件进行调解,是对诉前调解的一种有效补充。3、庭前调解。庭前调解指在诉讼程序启动后,之前,由法院组织纠纷当事人进行和解,并促使当事人达成合意从而解决纷争的诉讼活动。庭前调解是对适合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