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并未设立相应的过失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法》中,规定了过失致人死亡罪这一罪名,但并未设立相应的过失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
过 失 致 人 死 亡 罪 与 过 失 致 人 重 伤 罪 的 区 别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它们的区别在于犯罪行为、犯罪目的以及处罚轻重等方面。
首先,犯罪行为方面,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而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行为导致他人受伤严重,但未达到致死程度。
其次,犯罪目的方面,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故意杀人罪,而过失致人重伤罪是过失伤害罪。
再者,处罚轻重方面,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罚较重,而过失致人重伤罪处罚较轻。
综上所述,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在犯罪行为、犯罪目的以及处罚轻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行为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避免因疏忽而承担刑事责任。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法》中有所规定。前者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疏忽大意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后者也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疏忽大意导致他人受伤严重,但未达到致死程度的行为。两者的犯罪行为、犯罪目的以及处罚轻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行为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避免因疏忽而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杀人与自杀:过失致死与故意杀人之别
264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
438人看过
-
法律规定过失致死判刑吗
293人看过
-
法律规定过失致人伤害如何处罚
382人看过
-
防卫过当与过失杀人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59人看过
-
过失伤害罪致死判几年,法律如何规定
270人看过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
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杀人罪一样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2在我国《刑法》中没有过失杀人罪的规定,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而非过失杀人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过失犯罪与失职,过失杀人应该如何判刑呢?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如何认定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转化为故意杀人行为?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7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如何认定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
-
杀人过失如何定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2-01-02所谓的过度杀人是激情杀人,是刑法理论上的激情犯罪,与预谋杀相对应,即没有故意杀人的动机,但在受害者的刺激下,失去理智,失去控制,然后杀死他人。过度杀人可以被视为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主观是故意的,犯故意杀人罪,只是由于情绪的影响,导致理解的局限性和行为控制的减弱,缺乏必要考虑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导致突发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刑法另有规定的致人死亡的过失犯罪的界限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14刑法第233条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一规定揭示了过失致人死亡罪与其他犯罪的法条竞合关系。 因为有的犯罪的构成要件中已经包含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如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爆炸罪、医疗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交通肇事罪等。这些犯罪是本罪的特别法条,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在这些犯罪中过失致人死亡的,不在意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