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如果故意放火是什么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1 20:51:52 180 人看过

故意放火行为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一般的放火行为通常情况下不会被认定为犯罪。

2、放火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是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如果行为人实施放火行为,而将火势有效地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没有危害也不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就不构成放火罪,而应根据案件具体情节,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或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

3、故意放火的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也就是说,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这种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往往是难以预料的,甚至是行为人自己也难以控制的,此时一般为认定为放火罪。这也是放火罪同以放火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本质区别。因此,可以说,并非所有的用放火方法实施的犯罪行为都构成放火罪,关键是要看放火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一、故意纵火判几年?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以放火或者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据以上114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本条的法定刑处罚。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才能根据本法第115条的法定刑处罚。“重大损失”的标准,一般为损失5万元以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00: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故意放火,烧汽车承担什么后果
    行为人故意放火烧汽车,如果烧的是他人的汽车,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且可能构成放火罪,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构成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4-30
    192人看过
  • 故意放火罪怎么定性?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首先,它危及大多数不特定的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第三,不仅危及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而且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中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式破坏工厂、矿山、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
    2023-08-07
    420人看过
  • 一般失火罪是怎么量刑的,失火罪与放火罪有哪些
    一、一般失火罪是怎么量刑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构成失火罪的,会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较轻,则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失火罪与放火罪有哪些区别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3、主体要件处罚年龄不同,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
    2023-04-18
    307人看过
  • 什么是放火罪、放火罪判几年
    一、什么是放火罪(一)放火罪的概念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放火罪的构成特征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看,放火罪包含如下构成要件:1、犯罪客体放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种,其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既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权益。2、犯罪客观方面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并且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4、犯罪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故意,其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放火罪的预备、未遂与中止如何认定(一)放火罪的预备与未遂认定行为是属于未遂还是预备的标准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经“着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着手”是指:1、行为必须是接触或者接近了犯罪对象,对犯罪客体构成了直接的侵害或者威胁;2、行为本身具有导致犯罪结果产生的性质,即如果不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而任其发展下去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3、行为与预备行
    2023-04-28
    188人看过
  • 故意放火和失火罪怎么样划分
    一、故意放火和失火罪怎么样划分故意放火和失火罪在主观方面的区别为故意放火在主观上含有直接故意,而失火罪不含有;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放火罪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即可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怎么样认定故意犯罪中的故意故意犯罪中故意的认定: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即认定为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
    2024-02-03
    77人看过
  • 如何区分放火罪和故意杀人罪
    放火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对象不同,危害结果不同,客体不同。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放火罪。故意杀人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放火行为危害的对象是公私财物,包括工厂、矿场、油田、港口、仓库、住宅、森林、牧场、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物,而故意杀人行为危害的一般是特定的人。一、犯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判刑犯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将会按照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来进行处罚,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我国刑法确立了科学严密的犯罪体系和刑罚体系。在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量刑方式上,需要区别对待,根据具体情况,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更好地维护公
    2023-06-27
    487人看过
  • 放火罪是指什么放火罪怎样判
    一、放火罪是指什么(一)放火罪的概念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放火罪的构成特征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看,放火罪包含如下构成要件:1、犯罪客体放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种,其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既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权。2、犯罪客观方面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并且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4、犯罪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故意,其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如何认定放火罪(一)焚烧自己财物标准看其是否危害公共安全。如果威胁到公共安全,则属于放火罪;如果没有,则不以犯罪论处。一般而言,对独门独户放火不宜以放火罪论处。(二)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1、以放火的手段杀害(烧死)特定个人的行为,即为了杀人而使用危险方法,危害或者足以危害到公共安全的,以放火罪论处。2、为了杀人而使用了危险的方法即指
    2023-04-04
    376人看过
  • 故意放火罪立案需要什么条件
    故意放火罪立案标准: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6-18
    425人看过
  • 故意放火烧他人店铺定什么罪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意放火和失火罪的划分如下: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区别在哪里?实际上很好划分,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二者的主观方面不同。当然,其犯罪主体也略有差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构成失火罪。由此,我们就可以断定,与放火罪相比,失火罪判的轻多了。因为对于故意犯罪,刑法打击严厉,判的重,这符合大众对于刑法的心理预期,使刑法归于常识化。一、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基本内容传统观点认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保护法益是公共安全;行为具有公共危险时才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反之,危害公共安全意味着行为具有公共危险,因此,这些犯罪被称为公共危险犯。危险公共安全罪的保护法益,是不
    2023-02-12
    269人看过
  • 嫌疑人故意放火烧山犯什么罪
    故意放火烧山构成放火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对于放火罪法院审理的时间是多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
    2023-02-17
    128人看过
  • 在实践中一般是如何认定放火罪的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具体而言,放火罪构成要件如下:(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也就是说,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本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私建筑物或者是其他公私财物。实施的对象包括工厂、矿山、油田、港口、仓库、住宅、森林、农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物。(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即用各种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财物点燃;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放
    2023-06-03
    369人看过
  • 故意放火属于什么案件?
    1、故意放火属于刑事案件。故意放火罪,量刑标准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
    2024-05-03
    398人看过
  • 行为人故意放火罪如何处罚?
    行为人故意放火罪的处罚规定:1、《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依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2、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其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023-03-17
    221人看过
  • 故意火烧山判多少年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按照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二、故意放火烧山判多少年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依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人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
    2023-06-25
    43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放火罪是故意犯罪吗?一般放火行为与一般放火行为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07
      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又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
    • 什么是放火罪,故意放火和失火罪的区别在哪里,放火罪和失火罪如何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28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意放火和失火罪的划分如下: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区别在哪里实际上很好划分,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二者的主观方面不同。当然,其犯罪主体也略有差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构成失火罪。由此,我们就可以断定,与放火罪相比,失火罪判的轻多了。
    • 放火罪的认定,故意放火罪的量刑标准,故意放火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06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你表弟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假若被认定为故意放火,要承担刑事责任,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
    • 故意纵火判几年故意放火定什么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07
      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 一般失火罪和放火罪有什么区别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31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共安全。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