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执行程序之完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09:53:25 461 人看过

现行执行救济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案外人的权益免受执行行为的侵害,但该制度存在不足,不能发挥执行救济制度保护和矫正的作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没有规定程序上的救济方法和规定对被执行人实体上的救济措施,执行异议对案外人实体权利的保护不充分。执行当事人或案外人没有权利对执行行为程序上的违法或不当提出异议,执行行为程序上的违法或不当没有相应的矫正方法。在实践中,因执行程序违法、不当行为而侵害执行当事人的情况经常发生,如对于执行申请应受理而不受理,不应受理而予受理,对于应查封的财产而不采取执行措施等等。由于没有规定程序上的救济措施,发生这些情况时执行当事人无法寻求法律保护。虽然《执行规定》第130条规定了上级法院发现下级法院在执行中的裁定、决定、通知或具体执行行为不当或有错误的,应当及时指令下级法院纠正,并通知有关法院暂缓执行.但这种规定过于原则,如何操作很不规范,实践中也很少适用,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完善事执行程序的法律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法律基础

强制执行制度是民事法律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对私法权利实现的一种强制保护,同时,也是保护整个国家经济利益的强制手段,它起着收回市场经济下所投资的资本和结算信用交易的作用。对强制执行制度宗旨的理解,应从3个层面上进行。

1、实现私法上权利的层面。强制执行制度是按照民法等实体法规定的权利内容、期限、形态或者在其责任财产范围之内忠实地实现,是按照私法的要求实现私法上的权利而构造强制执行制度的。那么,及时、完全地实现债权人已确权的私法利益,是强制执行制度的宗旨之一。

2、作为执行手段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层面。执行机关为实现私法上的利益而进行一系列执行行为,是与各种私法上的效力结合在一起的,它一面对执行标的的债权人、债务人及对标的物取得权利的第三人之间形成私法性的法律关系,一面则是作为其归宿实现债权人权利的过程。在实施强制执行权时,执行机关必须为何种行为,如何为这种行为,才能把置于私法所调整的流通市场中的标的物的所有权或处分权强制从债务人手中转移到债权人手中,体现出强制执行尽可能地完全实现私法上的权利、执行制度的要求同执行关系之外的私法秩序相协调的问题。从这一层面上,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也即执行程序的设置和运用,必须力争达到迅速、完全实现私权利益的目的,即执行机关的执行程序设置必须符合强制执行制度的目的和执行工作规律。因此,实现执行程序的完美性是强制执行制度的又一宗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7日 19: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民事执行相关文章
  • 论对委托执行制度的改革及完善
    委托执行制度所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执行成本,提升执行效率。委托执行制度使用以来,在维护债权人权益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总的实施效果与制度设立的初衷仍相去甚远。为此,笔者对委托执行制度进行了研究,试图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及完善,以切实发挥其在解决执行难方面的作用。一、委托执行制度的概念及其相关法律规定委托执行制度是指负责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在执行被执行人与财产在其辖区以外的案件时,委托当地有关的人民法院代为执行的一种法律制度。这种制度主要是用来解决被执行人、被执行人的财产在异地,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不便异地执行时所产生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6条规定: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这是我国法律关于委托执行制度的基本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相互办理委托事项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
    2023-06-06
    381人看过
  • 完善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建议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和规定中,关于民事执行和解部分的规定相当粗糙,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涉及。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制度中存在各种弊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关于法院是否应当参与民事执行和解过程中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当前实际出发,根据现实的需要,法院应当参与执行和解的协商过程,但是必须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执行法官在不干涉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可以配合或者促成当事人之间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但法院在这一过程中的工作应该加以严格的限制,避免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侵害,法院参与执行和解工作的应当仅限于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一方当事人提出和解方案,经执行法院交由另一方当事人接受。此时法院充当的只是和解方案的媒介,并没有介入自己的意思;二是双方当事人要求执行法院提出执行方案并自愿接受。此时,执行法院基于协调双方利益的立场,代为拟定和解方案,起到促成和解的作用。针
    2023-06-06
    429人看过
  • 论我国破产受理程序的不足与完善
    【摘要】程序法是实体法的载体,破产程序应该具有公开透明、多方参与、公权中立、期限科学等特征。破产程序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3]郑金玉,张保贵.我国破产案件受理程序浅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4]记者范春生.新华时评:两起破产拍卖腐败窝案的警示[DB/OL].新华网天津频道,2008年9月7日电[5]王龙刚.破产案件受理裁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参考文献】[1]郑金玉.破产程序的法理分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2]郑金玉,张保贵.我国破产案件受理程序浅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3]王龙刚.破产案件受理裁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4]张晨颖.破产制度价值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5]韩长印,郑金玉.
    2023-06-06
    426人看过
  • 论破产重整程序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内容提要本文从破产重整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出发,分析了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特点,并将破产重整制度于和解制度进行了比较,最后落足于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破产重整程序制度。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破产重整程序于破产清算程序及破产和解程序在破产法律制度中的关系,将清算与和解并列,作为破产程序开始的两种方式是科学的模式;其次要明确破产法中的重整程序不仅适用国有企业,同样适用非国有企业,但非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所适用的破产重整制度在内容和程序上均不能等同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再次,建立专门监督破产重整程序的机构,是破产企业重整的必要保障,也是执行破产法的最有效的途径,制定破产重整人监督制度,对重整进行经常性监督,最后,制定关系人会议即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债权人会议及股东等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关系人会议的监督作用。破产重整是破产预防程序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破产法称之为整顿,并将破产整顿程序置于和解程序之中。破产
    2023-06-09
    473人看过
  • 论我国无效婚姻制度之完善(四)
    无效婚姻自始无效,鉴于其严厉的法律后果,不宜对无效婚姻规定过宽的范围。目前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也是逐渐减少自始无效婚的种类,相应扩大可撤销婚姻的范围。这一趋势主要是基于对婚姻事实性的尊重和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如果将大多数违法婚姻纳入无效婚姻的范围,作自始无效处理,虽然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但不利于婚姻家庭的安定和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男女双方的结合,不符合结婚的私益要件,并未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时,将撤销该婚姻的权利赋予相关当事人,这使法律更具人文关怀的精神,更符合婚姻关系作为基本民事关系的实质,也符合无效婚姻立法的国际潮流。现行《民法典》规定的无效婚姻的四种情形,笔-者认为,重婚和近亲婚,分别严重违背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和社会伦理道德,应属自始无效。但第3种和第4种情形(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婚龄的),主要涉及个人私益,不妨将之纳入可撤销的范畴。对这两种情形,
    2023-06-14
    479人看过
  • 论公务受贿罪刑罚种类之完善
    一、公务受贿罪法定刑之立法规定法定刑,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适用于具体犯罪的刑法种类和幅度。它是司法机关对刑事被告人判刑的法律依据,也是刑罚适用的公正性的基本保证。[1]从1979年我国第一部刑法至今关于公务受贿罪法定刑有如下规定:(一)1979年刑法分则第八章渎职罪第185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赃款、赃物没收,公款、公物追还。犯前款罪,致使国家或者公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下称1982年决定)第2条: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贿赂的,比照1979年刑法贪污罪论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三)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决定》(下称1988年补充决定)第5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贪
    2023-06-03
    480人看过
  • 论WTO上诉审查程序的完善与发展(2)
    第二章WTO上诉审查程序的法律性质第一节关于WTO上诉审查程序性质的争论从法律的角度明确该机制(WTO争端解决机制)性质对于我们从宏观和本质上把握该机制以及在实践中运用机制都是首要和基本的。但机制赖以确立的法律文件——《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并未对机制的性质问题做出明确的界定,而且该法律文件所包含的独特用语和程序,又极易使人们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样,界定机制的性质便成为WTO研究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在解析上诉审查程序特点之前,先来探讨上诉审查程序的法律性质是非常必要的。关于WTO上诉审查程序的法律性质,出现过众多的理论和说法,就其意见的差异而论,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上诉审查是一种准司法体制。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上诉审查程序和专家组程序一样,还保留了较多的非司法性的成分,如上诉机构并没有采用法院或法庭这样的名称,上诉机构的报告不是裁决,而且上诉机构的报告也
    2023-06-05
    326人看过
  • 试论我国破产法律制度之完善
    我国(以下简称)的颁布和实施,对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及规范市场秩序,完善我国法律体系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以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化之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现行《破产法》的局限性及其缺陷日益显现出来,所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破产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破产法》的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项修改工作势必面临着诸多难题有待解决,鉴于破产法理论的浩瀚、中国破产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笔者的能力,本文仅拟从我国应建立统一破产法典、完善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救济制度、建立自然人破产程序三个方面来对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作一探讨。一、现行破产规范的特点和建立统一破产法典的必要性我国现行破产规范主要是1986年12月2日颁布,1988年11月1日正式试行的《破产法》,共6章43条;正1991年4月9日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中第19章“企业法人
    2023-04-21
    205人看过
  • 健全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执行措施
    执行措施是执行行为的核心。目前法律规定的执行措施有扣留、提取、冻结、查封、评估、拍卖、强制搬迁、罚款、拘留等,面对当今各种繁杂多样的执行案件,这些措施因存在强制力较弱且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等弊端和缺陷,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各法院自行制定了一系列执行措施,如执行申请权登记、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公开执行听证、执行审计、准许调查权等。由于社会环境、法律水平、法律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取得的效果大不相同,加之在全国范围内未统一规范,有的执行措施往往难以实施。因此,在制定强制执行法时,应总结各地经验,增加和完善一些切实可行的执行措施。1.执行令制度。取消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后在三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的规定,改为受理执行案件后,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同时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令。执行令是法院强制执行的命令,规定被执行主体必须按此令履行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执行令较执行通知书更具有法
    2023-02-22
    346人看过
  • 民事执行法中拍卖制度之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执行案件数量的急剧增加,执行难问题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制定单独的强制执行法已迫在眉睫。我国对于强制拍卖制度的研究还很不够,这与拍卖在强制执行法中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本文以强制拍卖的性质为基础,对拍卖的法律关系、拍卖的效果、善意第三人的救济等作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对此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关于强制拍卖性质的各种学说及其比较关于强制执行法上拍卖的性质,学界观点不一,众说纷纭,可分为私法说、公法说以及折衷说三种。三种学说对拍卖的法律关系、拍卖的法律效果作出了不同的诠释。(一)私法说。私法说的观点在早期民事诉讼法学占统治地位。早期民事诉讼法学,由于大部分依赖于私法范畴,具有浓厚的私法色彩。作为强制执行行为之拍卖在性质上自属私法行为,属于民法中买卖的一种。德国在1913年以前,即视强制执行行为为私法行为,执行吏为债权人之代理人,执行拍卖为私法行为。日本在民法买卖一节
    2023-04-24
    63人看过
  • 探讨如何完善我国民事执行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立法只有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更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对强制执行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建立以提高债权实效性为基本原则的执行措施。民事执行制度的基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最快地实现债权人的债权。为此,各国民事执行制度均十分注重债权实现的实效性,在保护债务人基本人权的同时,完善和优化执行手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债权。如英国,所有的执行措施都围绕效率原则展开。效率原则要求民事程序功能不能被任何人破坏、干扰或削弱。借鉴其有益经验,在未来民事执行程序法中,确立实效性原则是大势所趋。第二,建立全面有用的执行措施体系。执行措施的建立应根据经济生活出现的多变情况而不断完善与修改,在现阶段,拟建立:对现金和存款的执行措施;对收入的执行措施;对动产的执行措施;对知识产权的执行措施;对股权及其他投资权益的执行措施;对债权的执行措施;对不动产的执行措施;对船舶及航
    2023-06-06
    125人看过
  • 论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及其制度之完善
    关键词:结论/质证制度/鉴定人/出庭内容提要:司法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目前,对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尚存认识上的分歧,诸多原因导致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流于形式,应正确认识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完善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制度。一、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一)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司法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将司法鉴定结论规定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司法鉴定结论具有证据方法的功能,其具体表现为:1、鉴定结论是一种必要的证据方法。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均将鉴定结论规定为证据之一,但同时又规定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由此可见,作为法定证据的鉴定结论应包括未经查证属实的鉴定结论。人们常常混淆法定证据
    2023-06-06
    77人看过
  •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进与完善
    一、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六章确立的审判监督程序,规定了人民法院依职权可以提起再审、当事人依法享有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依法可以抗诉,从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审理裁判不当的案件。也就是说,法律在二审终审制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一个纠错和制约生效裁判的再审机制,用以纠正那些因一时的证据、时限不足及当事人、审判人员的不当行为所导致的错误裁判,以维护司法的公正。从审判工作的实践及结果来看,它为纠正某些错案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弊端与缺陷-即许多作法都与生效裁判的严肃性、权威性、稳定性相矛盾。一方面是造成当事人无休地纠讼-或直接向法院申请再审,或是向检察院,人大反映意见,请求他们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另一方面是导致外部监督不断介入法院,造成司法的独立受干扰及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动摇司法应有的权威与效力。同时,由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在规定及设计上的不科学性
    2023-06-11
    195人看过
  • 完善招投标程序关上“方便之门”
    《招标投标法》严禁招标方或代理方与投标单位串通合谋,严禁泄露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标底等信息(第五十条、第五十二条)。问题是,政府发包项目从招标信息发布、投标、评标,再到开标等环节,几乎不可能做到全程监督不遗漏。晚于《招标投标法》出台的《政府采购法》则提出,政府采购项目应公开进行,采购、审核、验收各环节要实现分离(第六十一条)。这个条款的推行难度就要小得多,然而《政府采购法》出台后,各地各领域仍频频曝出政府发包、采购项目中的招投标丑闻,政府发包价或采购价甚至远远高出市场均价,而这些曝出的丑闻仅仅是招投标管理乱象的冰山一角。大量丑闻案例揭示指出,分离政府采购项目各操作环节、强化管理尽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却被故意搁置。莫佛素案目前所能反映的信息,也印证了政府发包项目招投标程序空置,就源于有关主管官员、主办部门有意为之的事实。此案中,保洁公司获得区长签名,经区城管局会议讨论就可获得承包商资
    2023-06-07
    93人看过
换一批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执行也称民事强制执行或者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机关依债权人的申请,依据执行根据,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债权人的民事权利的活动。 民事执行是指当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执行名义确定的民事义务,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公权力,依法采取民事... 更多>

    #民事执行
    相关咨询
    • 如何完善行政诉讼程序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2
      当前政府在法律制度方面的纰漏:法律监督不完备:涉及到权力的法律监督不是完全畅通,尤其在问责方面,应该建立“假问责”的追究体系。行政法律有欠缺:应该进一步完善行政案件的审理机制,不能停留在“百姓打不过政府”的水平上,应该考虑行政案件听证制。应该在法律层面进一步完善举报制度:应该建立和强化“越级管辖”机制,设立“首问制”,建立相对应的权力监督,谁接到举报谁负责。
    • 民事执行程序执行有什么程序条件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03
      执行程序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①必须具有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 包括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书、调解书,公证机关制作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行政机关制作的依法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决定书。②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必须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并具有给付内容。③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故意拖延、逃避或拒绝履行义务。
    • 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3
      这两者是没有关系的,审判程序是确定法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执行程序是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因此这两者是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认为审判是执行的前提,也不能认为执行是审判的继续。
    • 执行程序违法之处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6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4条之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 执行和解在执行实务中的完善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0
      3.建立对恶意“和解”者惩罚制度。除情势变更等原因外,对故意借用和解手段达到拖延时间、拖垮和玩弄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实行训诫、罚款、拘留等制裁措施。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是被执行人对自己履行能力的一种预期确认,除情势变更等原因外(应由被执行人举证),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内容,均应按拒不履行立即追究法律责任。此举有利于促使被执行人履行和解协议,这一点应在立法上予以保障。ttttt